1樓:邱晨曦金寅
害怕別人聽到鐘聲,然後來把鍾搶走了。
2樓:顏白似悅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翻譯:害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隻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以後多給幾個句子,這樣好聯絡,你給個單句不好翻譯。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的之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語出《呂氏春秋·自知 掩耳盜鈴》,現代漢語的意思是:他害怕別人聽到鐘聲把鍾從自己手中奪走。恐:害怕。聞:聽到。己:自己。
4樓:我是少雲
整句話的意思是:害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隻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5樓:
這個要根據上下文來給你解釋哦,怎麼不發來,這個之是代詞哦,必須有上下文
很開心為你解答,希望你能採納
6樓:丿既生花何生柳
全句應該是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
整句話的意思是:害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隻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之”,代詞,這裡代指鈴聲,即盜鈴時鈴發出的聲響;
《掩耳盜鈴》文言文"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是什麼意思?
7樓:_____愛是剋制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意思是:害怕別人聽到聲音後把鍾奪走,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
原文: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
範氏滅亡了,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揹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背不動;於是用槌子把鍾砸碎,剛一砸,鍾鍠鍠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
他以為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就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出處:
《呂氏春秋·自知》
寓意:
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採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鐘”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
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採取閉目塞聽的態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苦果。
8樓:溫布衣
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意思是: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隻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
9樓:來自萬華巖樂悠悠的冬青
123456225635473573 7567765757757558 754757 753253
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的“之而”是什麼意思
10樓:普通小女子一枚
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
恐人聞之 而奪己也
之應該是怕別人聽到鐘聲(之),來奪取鍾,(而)是承接詞,沒有意思
11樓:鈕祜祿冬菇
首先,這句話的意思是“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會來把鍾奪走,就急忙把自己的兩隻耳朵緊緊捂住”。
然後,“之”在這句話中指代的是鐘聲,“聞之”就是聽見鐘聲。“而”在此句中沒有具體的含義,可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就”,也可表示目的關係,相當於“來”。
所以,這個“之而”並不是連著的一個詞,而是各有指代。
12樓:l做ov夢
之和而應該分開來看。之是代詞,指代鐘聲,“而”承接上文,沒有具體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隻耳朵緊緊捂住.
14樓:
22問問j還是覺得九生九死手機手機單機
掩耳盜鈴文言文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的意思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害怕別人聽見了會來抓我,所以要掩住我的耳朵.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
原文:“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晉國的大夫範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揹走。只是鐘太大,沒法背。
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隻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16樓:慕容紫幽公主
》:“範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鍾②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③;以錘④毀之,鍾況然⑤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⑥掩其耳。
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註釋】 (1)範氏之亡也——範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合打敗後,逃在齊國。亡,逃亡。
(2)鍾——古代的打擊樂器。 (3)負——用背馱東西。 (4)錘(chuí)——槌子或棒子。
(5)況(huàng)然——形容鐘聲。 (6)遽(jǜ)——急速。 (7)悖(bei)——糊塗。
【譯文】智伯消滅範氏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準備揹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 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
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隻耳朵緊緊捂住。 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糊塗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解釋: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便把鍾奪走了,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18樓:夢想世界
他怕別人聽到響聲來跟自己搶鍾,就急忙堵住自己的耳朵
全文翻譯
19樓:
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隻耳朵緊緊捂住。
20樓:吳小
害怕主人聽到鈴聲而出來抓住自己,所以把自己的耳朵掩住
21樓:匿名使用者
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
22樓:斑駁的流年
他怕別人聽到響聲來跟自己搶鍾,就急忙堵住自己的耳朵
恐人聞之而奪已也的“而”什麼意思?
23樓:
“而”為音節助詞 不譯。
(他)恐怕別人聽說這個東西並且抓住自己,就掩住他自己的耳朵。
恐:恐怕
遽:遂,就
這是掩耳盜鈴裡面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害怕別人聽到鈴的響聲而導致自己被抓,就把自己的耳朵給捂住。
2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而是連詞,不具備意義的 恐怕別人知道了這個東西(事情)爭奪他 而有連詞的意思
一點淺見,高中畢業不知道多少年了.也只能這麼理解了!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的聞的意思
25樓:尉遲仁偉溪
聞是聽到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害怕別人聽到這件事情,來和他搶奪啊!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這句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26樓:夜色罌粟
代詞,指鍾發出的聲音。
27樓:匿名使用者
代詞,無意義!!!!!!
28樓:唐家嶺的憂傷
代詞,指的是這件事情。
《掩耳盜鈴》文言文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是什麼意思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意思是 害怕別人聽到聲音後把鍾奪走,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原文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 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譯文 範氏滅亡了,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揹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
不患人之不己知的患是什麼意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什麼意思?
出處 論語 學而 和 論語 憲問 原文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註釋 患 憂慮,擔心。人 指別人。不己知 不知己 的倒裝,不瞭解自己,是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之 助詞,無意。不能 沒有能力 才能 也 一樣,相等 翻譯 孔子說 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什麼
百戰百勝並不是擅於打仗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真的擅於作戰。版所謂上兵伐謀 攻城權為下攻心為上 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攻心的效果 就如淝水之戰 符堅所觀 草木皆兵 先自心怯。還有長阪坡 張飛讓士兵馬尾掛草在林中賓士塵土飛揚 疑做伏兵 張飛大吼退敵 記得采納啊 是故百戰百勝 非善之善者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