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樓說的只是皮毛,外部的環境,自行車配置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個人的實力,個人的身體情況以及技術!自行車只是輔助的作用,騎車技術是內因,希望以下的方法對您有所幫助!踏蹬動作是自行車運動中關鍵的技術動作,也是最複雜、最難掌握的動作。
良好的踏蹬技術可使運動員以最小的 能量消耗得到儘可能大的功率,達到高速度。為此,自行車運動員一定要在改進踏雕技術上狠下功夫。
踏蹬動作的用力分析
踏蹬動作是週期性運動,即在一個固定範圍內,以中軸為圓心,以曲柄為半徑,重複地進行運動。我們以一週為例,來進行受為分析:
當腳踏蹬到與地面垂直的a點時,作用力f的方向通過中軸(支點),它的力臂等於零,力距也就等於零,因此不做功,也就無法使自行車前進。我們稱它為上死點(上臨界點)。
當腳踏到b點時與水平面成45度,作用力f的方向如圖所示。根據平行四邊形法則,作用力f可分為f1(與腳蹬杆垂直)與f2(沿腳蹬杆)兩個分力。分力 f2的作用方向通過支點(中軸),力矩等於零,只有f1才能作功。
這時,產生動力矩m=f1xd。因此,我們應設法加大分力f1,減少分力f2 。因為f1=f· cos0,所以,0減小,f1越大,當0角為零時,cos0=1,f1最大,此時f1=f。
由此可知腳的用力方向應儘量與腳蹬杆成垂直。其踏蹬方法應該是,腳跟下垂,腳尖稍稍抬起。
當作用力f與腳蹬杆處於垂直部位時,動力矩m=f·d,力矩最大,這是運動員踏蹬用力的最重要階段。
當腳蹬轉到d點時與圖8所示的b點相似, 只是方向有所變化,所以腳的用力也應隨之改變。這時腳跟應向上抬起,腳尖下垂一些。
當腳蹬轉到e點時作用力f的方向又通過支點(中軸),動力矩為零。我們稱它下死點(下臨界點)。
通過以上各點的受力分析可見,每踏蹬一週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上臨界區(上死點)。
第二階段:工作階段(用力階段)。
第三階段:下臨界區(下死點)。
第四階段:迴轉階段(放鬆階段)。 沿著圓周進行踏蹬的力量都是通過切線來傳遞的踏蹬到每個階段時,肌肉用力各不相同,兩隻**替進行踏蹬,當一隻腳處於迴轉階段時,另一隻腳已進入用力階段。
踏蹬到上下臨界區時,應儘量使肌肉放鬆,並儘量縮短在臨界區停留的時間。
用力階段是踏蹬主要階段,運動員在這個階段內使用的踏蹬力是自行車前進的主要動力。因此,要把力量充分、合理地運用在這個階段。這個階段內踏蹬力量愈大,車子前進速度就愈快。
迴轉階段叫放鬆階段。這段時間裡一隻腳踏蹬作功,而另一條腿主動向上抬起,不能給腳蹬任何壓力。並利用抬腿短暫的一瞬間讓肌肉放鬆一下,以便把力量集中起來用於作功階段。
有時需要採用“提拉式”踏蹬,即利用抬腿動作給 腳蹬以拉力,以加大另一隻腳做功階段的踏蹬力量,達到取得更高速度之目的。腳掌在腳蹬上的位置
腳掌應平穩地踏在腳蹬上,腳蹬應在腳掌中部和腳趾之間,也就是腳掌正好踏在腳蹬軸上,腳掌的縱向與腳蹬軸保持垂直。鞋的前端 可伸出腳蹬5一7公分左右(根據腳的大小決定)。
鞋卡子的位置應正好卡在腳蹬框上。鞋卡子要釘正、釘牢,皮條繫緊。加強在用力時兩腳的有機配合, 幫助運動員正確地完成踏蹬動作。
踏蹬方法
自行車運動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腳尖朝下式和腳跟朝 下式三種。
自由式踏蹬方法:
目前,一些優秀運動員大都採用自由式踏蹬方法。這種踏蹬方法,就是腳在旋轉一週的過程中,根據部位不同,踝關節角度也隨著發生變化。腳在最高點a時,腳 跟稍下垂8~10度, 踏蹬力量是朝前下方;用力逐漸加大到b點時,腳掌與地面成平行狀成,踏蹬力量最大;再向下, 用力逐漸減小,進入下臨界區,肌肉開始放鬆,腳跟略向上抬起,到c點時,腳跟逐漸上提到 15~20度;當腳迴轉到d點時又與地面平行,往上行,腳跟又向上提起。
重新進入a點。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學原理,用力的方向與腳蹬旋轉時所形成的賀周切線相一致,減少了膝關節和大腿動作幅度,有利於提高踏蹬頻率,自然地通過臨界區,減少死點。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對的放鬆。
但這種踏蹬方法較難掌握。
腳尖朝下式踏蹬方法:
目前不少運動員,尤其是短距離 運動員採用腳尖朝下式踏蹬方法。其踏蹬特點是,在整個踏蹬旋轉過程中腳尖始終是向下。當腳踏蹬到a點時,腳尖向下與腳跟成 8~10度的俯角;當腳踏蹬到b點時仍保持原角度;到c點時腳尖更向下與腳跟成15度~18度的 角度;到d點時,恢復到原來的8~10度。
這種方法踝關節活動範圍較小,有利於提高頻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自然通過臨界區。
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
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腳尖稍向上,腳跟向下8~15度。這種方法在正常騎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數人 在騎行過程中做過度性調劑用 力時才使用腳跟朝下式踏蹬方 法。它的特點是肌肉在短時間 內改變用力狀態,得到暫短休息,達到恢復肌肉疲勞的目的。
踏蹬動作的訓練
踏蹬動作從現象上看很簡單,但要準確掌握,達到動作協調完美,卻十分困難,必須反覆地進行訓練。
開始訓練時,最好不要用皮條捆腳,傳動比要小,速度不宜過快,讓運動員用較多的注意力體會踏蹬動作,培養踏蹬 “感覺”。經過一段訓練,基本上能輕鬆自如,圓滑有力地進行踏蹬時,可逐漸加快速度,繫上皮條進入正常系統訓練。
訓練踏蹬動作,不論是新運動員還是有訓練素養的運動 員,都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負擔過重,更不宜在疲 勞情況下訓戲練。同時要注意發展髖、膝、踝關節的靈活性及力量,以助提高踏蹬技術。
踏蹬技術訓練,也可以在練習合上進行,其好處是能及 時得到教練員和同伴們的指導,能使運動員集中注意力改進 踏蹬技術。
2樓:匿名使用者
不需要很長的答案,很簡單,鍛鍊你自己。躺在床上踢腿可以較快的鍛煉出你的腿部肌肉。至於量就看你自己的承受能力啦。
3樓:憶逝丷
上述回答的都是煞筆,人家這樣問變數當然與人有關。騎車要更快,首先車要輕,7kg的車很容易上50kmh,第二,必須使用彎把下把位或者休息把,否則會車頭不穩,而且風阻沒有達到最小。最後就是用鎖踏,買不起的用死飛狗嘴代替,騎車時用大腿肌肉往後拉,感覺大腿肌肉發力就對了,剩下就要練搖車,不搖我都上不了50kmh
4樓:匿名使用者
室內騎固定自行車鍛鍊的運動量。主要取決於車速。車速可根據每分鐘蹬車的次數來決定,也可根據自行車輪的周徑,推算每分鐘象徵性騎的距離。
一般在騎車幾分鐘後,應停一下在1—2秒鐘內計數脈率,以便掌握運動量。如果脈率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應減慢車速;如脈率慢,則應增加車速。開始進行騎固定自行車鍛鍊時,一般進行10—20分鐘,然後逐漸增加鍛鍊時間。
最初幾天,可能會感到下肢肌肉痠痛,但堅持數天後便可消失。以後可逐漸地將鍛鍊肘間延長到30分鐘或更長些。此外,也可利用加阻的方法增大運動量。
對於功率自行車和固定自行車,加阻是十分容易的,利用舊自行車進行鍛鍊的,則可以利用剎車來調節一定的阻力,以提高運動強度。
騎自行車遠行的自行車選擇,騎自行車遠行有什麼好處?
十一前和一個朋友去過一次杭州,騎初級公路。也算是長途了。個人感覺,騎什麼車要根據你走的路來決定,我們這一行主要走的是國道,一個是圖路好找,另外是想速度快一些,事實也是這樣,除過快到蘇州時後輪胎車圈鱉了之外 晚上快速下坡碰到路坎上了 可以說一路非常順利。青藏線聽說路況也還過得去,但爬坡的機會比較多,山...
學騎自行車的作文,學騎自行車的作文1000字3篇
如果要我說印象最深刻的事,那一定是第一次學騎自行車。秋季的一個星期天,我們全家到外婆家作客。爸爸不知從 借來一輛輕型自行車,要教我騎車子。雖然我一直嚷著要騎自行車,但真的學習時,卻有點害怕了,心裡忐忑不安。爸爸嚴肅地說 都十二歲了,怎麼還這麼膽小?有我呢,你只管騎,不要怕 聽了這句話,我懸著的心終於...
我學會了騎自行車,作文 《我學會了騎自行車》怎麼寫
不錯嗎,多了一種健身和方法了!恩,有待發展,加入cb。作文 我學會了騎自行車 怎麼寫 看見別的同學都會騎自行車,我心裡羨慕極了。於是我就要爸爸媽媽教我騎車。終於,爸爸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開始騎自行車時有輔助輪,我騎上它很平穩,不用學,一騎就會了。但是同學們說 把輔助輪去掉,才能學會。於是我就把輔助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