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尋求平和的心態
德國孩子對於事物的理性反映能力在各國的同齡人當中顯得非常突出,一位久居德國的美國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實踐,也對此予以確認。例如面對雨過天晴窗外的迷人景色,正在讀書學習的一位德國少女和一位美國學生的反應會截然不同。典型的美國孩子式的作法是:
情不自禁地起身跑到外面玩上一會;而德國孩子很可能就會想到:我應該先做完作業再出去玩。熱愛玩耍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為什麼德國的孩子會有如此強烈的意識來約束自己,是與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分不開的。
幫助孩子培養理性的品質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也像種樹一樣,需要對其悉心栽培,需要有適宜生長的土壤,在某些時候甚至還需要綁縛以實行限制。德國的孩子在學校裡可以有較自由充分的空間來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但在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必須嚴格遵守的準則。如學生不上學?
除非不想活!起床太晚,便面臨放棄早餐、或是遲到的選擇;忘了將髒衣服放進洗衣袋中便意味著得繼續穿髒衣服;人人都有記事本。
一、「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
曾有人問過德國的學生關於逃學的問題,那些孩子的回答是:「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
」在這一點上德國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只要有一個孩子不接受教育,社會將來就會多一個禍根。所以萬一真有孩子逃學,成年人看到後會對其嚴厲呵斥,警察會將他扣留,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此的態度非常嚴格,會令孩子馬上返校,而家長還要受到罰款或加稅的處分。
所有這些都是讓孩子意識到,在上不上學的問題上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德國人的教育也異常關注孩子的文明修養,他們認為孩子在行為舉止上遵守規範,不僅可以促進他們具備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品德,為其日後的成功打下堅固的基石,也能為全社會創造一種團結合作的美好的人際關係,——這在德國引起了全民的重視,報名參加專門的禮儀講座、禮儀講習班的做法已經蔚然成風。
而家長從細微之處起就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個德國孩子在餐桌上都會受到嚴格的教育,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由此孩子樹立勤儉節約的觀念意識,同時這又是一種磨練。比如德國人在午餐後有吃一些冰淇淋、巧克力和水果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很具有**力,但這時父母更不會通融,前提是必須先吃完飯菜。
隨著父母對正確行為的反覆訓練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思想教育,時間一長成為自然,孩子就會把遵守這些規則當作自己的本分。於是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把維護公共紀律,愛護公共環境,在各種場合講究文明和秩序成為無可置疑的事情。在德國常可以看到人們在耐心地排隊等候,或是為他人、為公眾著想的舉動,全社會形成一種高度自覺、井然有序的文明道德風尚。
二、「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
對於孩子的獎懲,,賽裡希先生的建議是,「儘管獎與罰都不宜太頻繁,但它們確實起著重要的作用。我知道有一些家長常用物質獎賞來激勵孩子獲得好的成績,或是以此讓孩子做些家務事。但是這樣會使孩子前進的動力僅停留在外部獎賞上,而體會不到奮鬥與創造的真正喜悅;同時他們也會產生錯覺,以為不論主動乾點什麼都能得到錢的報酬。
孩子必須懂得上學讀書、品學優良是為他自己,而家務活本身也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履行的職責。當然如果孩子有相當出色的表現,或是作出瞭如清理花園、油漆房屋等分外的貢獻時,也應當享受獎賞的快樂。可以給他們發獎金,也可以帶孩子去一個他很嚮往的地方。
對孩子的懲罰也要講究原則,否則懲罰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懲罰之前應該先對孩子予以警告,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在孩子犯錯以後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對他講清楚家長的要求和實施懲罰的原因,懲罰的開始和結束要明確,不要讓家中一整天都瀰漫著怨憤的氣息。
」他們的孩子菲力克斯曾有幾次起床太晚,但隨之賽裡希夫人一次巧妙的懲罰便糾正了他的錯誤,她告訴菲力克斯,自己不能開車送他去學校,「我很遺憾,但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作出選擇,是放棄你的早餐,還是想遲到。」明確適當的獎懲原則和方式是讓正直、誠實、盡職盡責等觀念深入孩子的心靈,讓它們確確實實成為他們的行為準則。
三、很遺憾,你還得繼續穿髒衣服
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下,在整個社會大環境的薰陶下,無論是父親忠於職守的敬業精神,母親一絲不苟的勞動態度,還是老師和社會其他階層的高度職業道德感,這些都令孩子的責任意識不斷增強,並把恪守信條、盡心盡責當作一種榮譽。德國的法律上還有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裡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茨格拉夫人教育孩子的做法很具有典型意義,「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學得很有責任感的。」一次她的兒子從學校回家晚了半個小時,母親對此予以了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確地告訴孩子,「你玩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半個小時,這個時間我們可要遵守。」茨格拉夫人認為在生活細節上尤其能夠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家庭教育對此採取了很多措施,譬如讓孩子自己保管自己的儲蓄存摺,在鍛鍊了孩子自我管制的能力以外,也讓他們懂得了勤儉。
茨格拉夫人承認,「有時候作父母的內心也會在愛與公平之間搖擺猶豫,但是不能因為孩子的藉口而一味地遷就他的喜好,讓他逃避責任。於是,如果孩子忘了把自己的髒衣服放進洗衣袋中,這隻能意味著他還要繼續穿髒衣服;而如果沒有按規定整理好他的書櫃,那麼面對他喜愛的電視節目,我們也只能作出很『遺憾』的決定。」
四、人人都有自己的記事本
在德國同時還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人人都有自己的記事本,甚至連家庭主婦和中小學生也不例外,德國人把近期和遠期的大大小小的約會,計劃,公事私事等生活日程都預先記錄在其中,所以有人也把德國稱作是記事本的社會,人們在作出決定之前多半會參閱一下自己的記事本。也許有的人認為按部就班的生活太過枯燥呆板,可能還有的人認為沒有必要人手一本,但是德國人卻認為這不僅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同時更關係到對待生活的嚴肅態度。
德國人認為與時間形成的散亂的關係反映出其自身的雜亂無序的狀態,所以很早就會鍛鍊孩子過一種有計劃的生活,孩子學習分配他的零花錢、支配他的時間,完成他的學習任務,發揮他的興趣愛好,其間形成一種井然有序的關係。而他們認定,筆記本有助於孩子更加準時、守秩序、愛清潔和準確,同時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採取一種鑑別的態度。
孩子在周密地設計自己時間,同時也就開始了對其自身的周密設計。由此可見德國人幫助孩子確立面對生活的理智觀念,並非是要把他們限制在條條框框之中,而是要讓他們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達到自我實現的更高境界。
2樓:含情妙妙
他們教德語,我們用普通話
3樓:匿名使用者
德國不重視讀書,德國父母不管孩紙,德國人不怕事大敢於面對一切認為有成就,中國就知道賺錢
德國的教育體系如何?
4樓:匿名使用者
風靡全球的諾貝爾獎已經揭曉,但留給了我們很深刻的思考,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德國教育的快樂天性教育。德國教育學家支援兒童學前教育。
他們認為,兒童到7歲之前的教育極為重要。但是不同於中國的學前班,德國學前教育的重點在於創造自主學習空間,培養孩子能力。
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象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那麼到底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兒園裡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在這期間,德國孩子都學到了些什麼呢?
一位旅居德國的媽媽告訴我們,她兒子在幼兒園裡受到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個是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使用暴力、不大聲說話等。另外一個是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主要通過遊戲的方式。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諸如傳話遊戲、角色扮演之類的遊戲卓有成效。
孩子們在幼兒園裡的主要任務就是:玩!
一個是孩子的創造力、動手能力和感受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塗鴉、手工製作。
那麼何謂感受能力呢?幼兒園的理念是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感受這個世界,比如通過"畫出你眼中的世界" 、"跳一支春天的舞蹈"等等,技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感受、並且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從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幼兒園注重培養孩子情商和社交能力。孩子們經常會得到小組任務,一般一個人是完成不了的。而學會跟來自不同文化的小朋友相處,也極其重要。
德國早教注重寓教於樂、寓教於動。孩子在幼兒園相當一部分時間,都是在玩遊戲。幼兒園內部設有各種型別的遊戲房,室內的、室外的,像跳跳床、滑梯、爬杆、兒童自行車這些都不稀奇。
老師們每天還會帶著孩子們出門散步,或在幼兒園周圍,或去小樹林,或在田埂上。
同時德國擁有非常多用於兒童早期教育的家庭教玩具、繪本,及其注重培養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專注力、探索創造能力。德國人將穩重、嚴謹的品質通過早教傳遞到了每個孩子身上。
作為早期教育的先驅者和領軍者,德國的早期教育仍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對全世界嬰幼兒早教領域產生著深遠影響。德國教育模式倡導的不正是我們孔子倡導的學練用,正是中國億萬家庭父母所追求的理想早教。通過家校結合的方式,能夠真正讓孩子在整個幼年成長過程當中,充分按照德系早教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和培養。
目前的早教市場上,以德國教育理念為主要教育方式的品牌少之又少,放眼望去,也只有bbunion真正將德國的早教根據中國的國情融洽的結合在了一起。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bbunion國際早教國貿概念店如何將德國教育融入到教育體系中。
bbunion國貿概念店全新設計靈感來自於德國著名大師卡爾.魏特舒的「love and responsibility」設計理念,並聯合國際國內專家傾力鉅獻,結合孩子多遠成長需求,感官教室、情景教室、運動教室、愛閱森林、叢林瞭望塔、神祕洞穴、綠野仙蹤、天空之城、stem教育體驗區、角色扮演等不同主題教室及多功能遊戲互動區域,努力創造符合幼兒生理、心理特點的環境空間,賦予每一個孩子更加幸福快樂的童年!
感官教室
偉大的民主主義教育家 -誇美紐斯說:「一切知識都從感官開始」。
作為早期教育的先驅者和領軍者,德國的早期教育仍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對全世界嬰幼兒早教領域產生著深遠影響。德國的感官設計理念更是聞名世界,bbunion源自德國教育理念,根據據嬰幼兒腦神經發展的科學理論,以德國授權的「多維感官」為教學亮點,建設多樣性的多維感官教室,讓孩子在玩習中鍛鍊與感觸身體對光線、環境、氣味、聲音、觸覺等。讓寶寶出生後不能錯過的一堂課,解鎖每個孩子的無限潛能。
運動教室
情景藝術教室
充滿趣味的情景藝術教室利用環境、情感、藝術等因素來調動寶寶無意識的心裡活動,以協調有意識的心裡活動,最大限度的發掘人的生理和心裡潛能,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拓展思維空間。
為2-6歲的孩子量身定製情景劇場與混齡語言開發場景,bbunion獨家引入韓國pdm情景藝術課程將認知、品德、藝術與探索完美融合在課程體驗過程中,在遊戲中鍛鍊孩子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提高對周邊事物的認知水平。在bbunion,孩子們永遠會在課程體驗中「發現」知識獲得知識,原本無聊的概念性學習變得令人充滿期待。下一堂課,又有什麼樣的驚喜在等著我呢?
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bbunion汲取國際前沿幼兒教育實踐精髓,按照適齡發展原則,引進全球超39個國家1000多種品牌教具,源自德國、韓國、西班牙、英國、奧地利、荷蘭、法國、瑞士、美國等各地品牌教研團隊的成效,並結合bbunion專業課程體系,解鎖每個孩子的無限潛能。
bbunion全新概念店的設計理念完整的詮釋了我們對孩子的愛與責任,我們的所有努力就是為了讓孩子出生後不能錯過的一堂課。諾貝爾獎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bbunion立志培養創造世界的人。
美國教育方式,美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與中國有那些區別??
有.有exam和quiz兩種.根據各個學校或者老師自己決定.當然有考試了,而且這裡的學校都要統計考試的成績,每個學期,每個季度,學校之間都是用考試的總成績來評比的,也會選出學分最高的學校.當然有啊 有的好學校每科每週都有考試 期中期末肯定有 記得有時候還會有州立的同一測試 中國和美國的教育方式有什麼...
英國教育模式是怎樣的,英國教育和中國教育有什麼區別
英國bai實行5 16歲義務教育制度。du1998 1999財政年度教育經費zhi 佔國內dao生產總值的4.9 公內立學校學生免交學費。私立容學校師資條件與教學裝置都較好,但收費高,學生多為富家子弟。英國是世界上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擁有世界較好的高等教育水平,是近現代高等教育體制的發源地。英國有世...
中國教育部承認的美國大學有哪些,獲中國教育部認可美國大學名單上有哪些大學
教育部的涉外監督網 詳細列明瞭認可的美國大學名單 不過美國學校在中國被接納的程度 特別是企業認可的學校一般要看名氣的 比如常春藤 比如top50 top100 或者一些行業內的知名學校 不說耳熟能詳 至少有所耳聞 老實說中國大多數人也不瞭解美國學校 不然也不會出現唐駿們了 獲中國教育部認可美國大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