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欲留客飲者出自哪篇文言文,這篇文言文出自哪裡

2021-07-15 19:36:20 字數 3409 閱讀 9666

1樓:匿名使用者

《八錢宴客》

有欲留客飲者,有酒無餚,搜囊止得八文錢,窘甚。老奴承言易辦,以六文買二雞蛋,一文買韭菜,一文買腐渣。第一餚,韭面鋪蛋黃,奴捧上曰:

雖不成餚,卻有取意,名為“兩個黃鸝鳴翠柳”。第二餚,韭面砌蛋白一圈,奴曰:是名“一行白鷺上青天”。

第三餚,炒腐渣,奴曰:其名“窗含西嶺千秋雪”。第四餚清湯浮蛋殼,奴曰:

是名“門泊東吳萬里船”,奴愛此詩,勉湊成此,幸勿哂。

翻譯:古時候,有一位秀才,家境貧寒,只有一位老僕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一天,一位朋友來秀才家做客,賓主交談非常投機。不知不覺,時間已近中午了,秀才留朋友飲酒。但家中只有酒,沒有下酒菜。

於是,秀才吩咐老僕人去買菜。但遍搜囊中,發現只有八文錢了。囊中羞澀,秀才面露難色。

老僕人察覺到主人的難處,笑著接過八文錢說:“主人不必擔心,這事交給老奴去辦,保證讓客人高興。”

不大一會兒,老僕人買菜回來:他用六文錢買了兩個雞蛋,一文錢買了些韭菜,用最後一文錢買了些豆腐渣。秀才見家人買的都是特別便宜的東西,感到很慚愧。

老僕人對他擠擠眼示意讓主人放心。秀才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陪客人喝酒。不一會,老僕人端上第一道菜:

翠綠的韭菜葉子鋪於盤子裡,上面是兩個煎蛋黃。秀才剛要對客人說些抱歉的話,老僕人搶著說:“客人請開懷暢飲。

這第一道菜,雖然簡單,但卻有名。”客人問道:“不知這菜叫什麼名?

”老僕人答道:“老奴給這個菜取名叫‘兩個黃鸝鳴翠柳’。”客人看看盤中金燦燦的蛋黃和翠綠的韭菜葉,不禁叫了聲:

“好!不知老人家下一道菜是什麼?”“客人請飲酒,老奴馬上給您奉上。

”說完轉身從廚房端上第二道菜,賓主一看,卻是韭菜根平鋪於盤子裡,蛋白切成小塊,排列其上。客人問道:“此菜可有名?

”老僕人笑著答道:“這叫做‘一行白鷺上青天’。”客人擊掌說道:

“實在是妙啊!”老僕人又端上第三道菜,乃是一盤清炒豆腐渣。家人說道:

“客人請品嚐,這道菜也有名字,我叫它‘窗含西嶺千秋雪’。”客人頻頻點頭讚歎:“妙,妙啊,虧你怎麼想得出來!

老僕人鞠躬說:“客人勿笑,老奴還有一道湯奉上。”說著又從廚房端來一道湯,細看,原來是清湯之—上浮蛋殼。

老僕人勸酒說道:“請客人多飲酒。這最後一道菜,名為‘門泊東吳萬里船’。

老奴很喜歡杜甫這首絕句,今天酒菜簡陋,勉強湊成詩意,請客人不要見笑。”客人站起來拍手嘆道:“太好了,太好了。

家人尚且如此高雅,何況主人啊!”說完,賓主都哈哈大笑。秀才和朋友暢飲敘舊,盡歡而散。

2樓:匿名使用者

*的政治老師說中華文化需要傳承

這篇文言文出自**?

3樓:蘭英民

陶淵明《桃花源記》賞析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背景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標誌著古樸的歌詩所能達到的高度。陶淵明又是一位創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註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並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

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裡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

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這個空想是十分可貴的。

[賞析] 這是作者所寫《桃花源詩》前面的一篇小序。

文章描繪了一個既無剝削、又無壓迫、人人勞動、生活安寧、環境優美的理想社會。通過它,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和對這種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

本文語言質樸簡練,筆調細緻流利,描繪逼真,令人如同身歷其境,藝術上的成就很高,不愧是一篇傳誦至今的名作。

[譯文] 晉朝太元年間,在武陵這個地方有個以捕魚為職業的人,有一次,他沿著一條溪水划船行駛,忘記了路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一棵雜樹,散發著清香的草又鮮豔又美麗,落下來的桃花瓣散亂在地上。漁人感到很奇異,就再向前行駛,想走完這片桃樹林子。

桃樹林的盡頭,是溪水的發源地,一到就看到一座山。山腳下有個小洞,好像有點發亮。漁人就棄船登岸,從洞口摸進去。

開始極狹窄,只能通過一個人。又走了幾十步,突然感到開闊明朗。只見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齊,那裡有肥沃的土地,優美的池塘和桑樹、竹林之類。

田間小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到處可以聽到。眾來來往往,耕種操作,男男**的服裝,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孩子全都愉快的自在逍遙。

他們看到漁人,就非常驚訝,問他是從**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有人就邀請他到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請他吃喝。

村裡聽說來了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己說,上代因為逃避秦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親們來到這塊和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斷了來往。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居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用說魏和晉了。

漁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件一件地全都給他們說了,他們都驚奇感嘆。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的家裡去,都拿出酒飯來招待他。漁人在洞裡停留了幾天,才告辭回去。

洞裡的人囑咐他說:“不能對外面的人講這裡的情形呀。”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經過的路,處處做上標記。回到郡裡,漁人就到太守那裡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去,尋找先前做好的標記,竟然迷失了方向,不能再找到那條道路。

南陽有個叫劉子驥的人,是個清高的人。他聽說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去尋找,沒有實現,不久,他就患病去世。以後就不再有去尋找桃花源的人了。

4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見風使舵出自哪篇文言文

出自宋代 釋普濟 五燈會元 看風使舵,正是隨波逐流。解釋為根據風向來操縱船舵,比喻看風向 動舵柄。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根據形勢的變化而改變方向或態度。也可以說是人處事圓滑。現在多含貶義。連動式 作謂語 賓語 定語 狀語 含貶義,注意一定不要寫成 見風駛舵 示 例朱自清 論且顧眼前 他們也就...

這是哪篇文言文要題目有翻譯更好,急需短小的文言文10篇,要求有翻譯,有題目,並且還有題目的答案

顏淵復,子路,陪侍在孔子身旁。制孔子說 何不各說你們的志願。子路說 我願以我的車 馬 衣服 皮衣,與朋友共享,敝之而無憾,用壞了,沒有遺憾。顏淵說 我願不稱讚自己的善事,不以勞苦施加於人。皇疏 有善而自稱,曰伐善也。孔注 不以事置施於人也。子路說 願聞夫子的志願。孔子說 老者安之。撫卹老年人,使老年...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這篇文言文的名字叫什麼,誰有全

名字 成衣匠 原文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詢主人之性情 年紀 狀貌並何年得科第,而獨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 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長而後短 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傴,需前短而後長。肥者其腰寬,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緩者宜衣長。至於尺寸,成法也,何必問耶!餘謂斯匠可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