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簡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宇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題含義:為仲永的經歷遭遇而感傷。
對文中的“之”“於”進行歸類:
『之』忽啼求之:它,指書具,代詞。
借旁近與之:他,指仲永,代詞。
餘聞之也久:這事。指仲永父“不使學”、“環謁於邑人”,代詞。
不能稱前時之聞:的,助詞。
卒之為眾人:語氣助詞,不譯。
『於』環謁於邑人:到,介詞。
於舅家見之:在,介詞。
賢於材人遠矣:比,介詞。
愛於人者不至:從,介詞。
詞類活用的詞語:
①邑人奇之:以…為奇,形容動詞作動詞。
②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名詞作動詞。
③利其然:以…為利,名詞作動詞。
④傷仲永:哀傷,感傷,形容詞作動詞。
語句的停頓:
①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③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④自是|指物作詩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③餘聞之也|久
通假字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扳”通“攀”,牽,引)
詞的積累:
①重點詞語
世隸耕(屬於) 稱前時之聞(相當) 仲永之通悟(通達智慧)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係)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眾人矣(完全) 賢於材人(賢:勝過。材人,有才能的人) 環謁於邑人(四處拜訪)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賓客其父(漸漸) 或以錢幣乞之(求取)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沒有達到要求)
一詞多義
自:1.並自為其名(名詞,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介詞,從)
聞:1. 餘聞之也久(動詞,聽說) 2. 不能稱前時之聞(名詞,名聲)
其:1.其詩以養父母(代詞,這) 2.稍稍賓客其父(代詞,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詞,這樣) 2泯然眾人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賓客:1稍稍賓客其父(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 2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名詞,客人)
為:1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動詞,成為)
古今異義: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古義:此,與“自”組合意為“從此”。今義:判斷動詞)
或以錢幣乞之(古義:不定代詞,有的。今義:或許,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古義:文采或道理。今義:表示文章,內容或語句方面的條理)
稍稍賓客其父(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泯然眾人矣(古義:平常人。今義:許多人,大家。)
2樓:匿名使用者
傷仲永譯 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
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
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3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金溪縣人方仲永,世代務農。方仲永五歲時,還不認得筆墨紙硯,一天忽然哭鬧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父親很奇怪,就向近鄰借來給他。
方仲永馬上寫下了四句詩,並且寫上自己的名字。那詩表達了孝養父母,團結宗族的意思,詩被鄉里一位讀書人拿去閱讀。從此以後,旁人只要指定某一物作詩題,方仲永就能揮筆立就。
詩的文字技巧及意境都達到一定水平。鄉里人對他非常器重,並漸漸對他的父親也禮待起來,有的施捨錢財給他。方仲永父親覺得這是件有利可圖的事,就每天攜帶仲永向鄉里人到處乞討,不讓他進校學習。
我很久就聽聞此事了,明道年間,我跟從父親回到家鄉,曾於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們叫他作詩,已經與我過去所聽聞的水準不能相比了。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到舅家去,問起方仲永,人們告訴說:
“他已天才泯滅,同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了。” 我認為:方仲永的聰明穎悟,是上天賦予的。
他有天賦,比起力學而成的人要優越得多;然而最終還是和平常人差不多,那是因為沒有受到常人所受的教育的結果。他的天資是那樣的好,只因為沒有受到教育培養,尚且淪為普通人一樣;現在一般說來天分不高的人自然是很多的,如果再不加以教育培養,恐怕會連一個平常人都不如吧?(丁如明)
2017七年級下冊語文書文言文有哪些
4樓:一**浪樂園
第五課《傷仲永》
第十課《木蘭詩》
十五課《孫權勸學》
二十課《**》
二十五課《短文兩篇》
(夸父逐日、公共怒觸不周山)
三十課《狼》蒲松齡
2015屆7年級下冊語文小書的答案第五課《傷仲永》
5樓:匿名使用者
1. 屬於 完成 (感到)詫異 給予
2. 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 泯然/眾人矣3. 立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提上自己的名字(同縣的人)漸漸以賓客之禮款待仲永的父親
4.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5. 筆、墨、紙、硯 仲永 仲永的詩 仲永的才能6.
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7.五歲時忽提求書具 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不學能書 不學能詩
8.他的父親貪圖小利、目光短淺,不讓仲永學習,使他後天的教育達不到標準
9.酷愛 完成
10.像這樣反覆六七次才停止
11.學習要勤奮刻苦
12.天資聰穎後天不學小神童淪為普通人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翻譯。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傷仲永》習題
1,為下文寫方仲永的天資做鋪墊 2,仲永的父親 愛錢誤才,沒有遠見是仲永人生悲劇的製造者邑人 從眾心理,是仲永悲劇製造的參與者 3,童年時不學而有天資會寫詩,少年時不能稱其文名,成年後成了普通人傷仲永的故事告訴人們成才之路取決兩大因素 一是天資二是後天教育有天資是前提,不接受後天教育,即使天資聰明也...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第4課答案,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第4課答案 人教版
1 縹 列 閒 鮫 2 b 3 c 4 不好。量詞 朵 用在 流星 上,與燈籠的比喻相應,而且讓讀者感到 流星 像 花朵 一樣美麗。5 美麗 富饒的天上的街市 6 傳說中的牛郎織女被王母娘娘拆散,受盡夫妻分離之苦,每年只有七月初七那一天才能在鵲橋相會。而詩中的牛郎織女則可以自由來往,愉快閒遊,非常幸...
你知到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第6課是什麼
第六課 黃河頌 黃河頌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啊!黃河!你是我們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