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志大才疏文言文翻譯,怎樣翻譯文言文啊?

2021-09-17 22:21:47 字數 5993 閱讀 7881

1樓:瑞春楓

原文項羽名籍,字羽,秦末時期起兵反秦,三年入咸陽破秦。後與劉邦爭天下而敗。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

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白話翻譯

項羽名籍字羽,秦末時起兵抗秦,三年攻入咸陽打敗秦國主力。後來與劉邦爭奪天下,戰敗在垓下項羽年少時,讀書沒有學成;就放棄(離開)了,學習劍法,又無所成。項梁對他的這種行為很生氣。

項羽說:"讀書,只能夠讓我記住姓名而已。學劍法,只能抵擋一人,不值得學。

我要學能抵禦萬人的本領。」因此項梁開始教項羽兵法。項羽很高興,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時候,又不願意深入學下去(又不願學完)。

啟示項羽年少時,讀書沒有成就,就放棄讀書去練劍,又無所成。項梁對他(這種行為)很生氣。項羽說:「讀書,只能夠讓人記住姓名而已。

學劍,又只可以戰勝一個人,不值得學。要學就要學能戰勝千萬人的知識。」因此項梁開始教項羽學習兵法,項羽很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完。

2樓:313傾國傾城

《項羽志大才疏》原文:

項羽名籍,字羽,秦末時期起兵反秦,三年入咸陽破秦。後與劉邦爭天下而敗。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

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註釋:①籍:項羽。項羽名籍,字羽。

②書:指古書典籍,被項籍曲解為僅僅是識字記名姓。

③去:拋棄。

④項梁:項羽的叔父。

⑤足:值得。(足夠,只要。)

⑥竟學:學習完成。竟,完畢,最終。

成語有「有志者事竟成」,「竟成」即最終能成功。《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

」此指「完畢」。《屈原列傳》:「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又,「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這兩個「竟」均解釋為「最終」。

譯文:項羽名籍字羽,秦末時起兵抗秦,三年攻入咸陽打敗秦國主力。後來與劉邦爭奪天下,失敗了。

項羽年少時,讀書沒有學成;就放棄(離開)了,學習劍法,又無所成。項梁對他的這種行為很生氣。項羽說:

"讀書,只能夠讓我記住姓名而已。學劍法,只能抵擋一人,不值得學。我要學能抵禦萬人的本領。

」因此項梁開始教項羽兵法。項羽很高興,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時候,又不願意深入學下去(又不願學完)。

3樓:心花朵朵開呀

【版本一】項羽名籍字羽,秦末時起兵抗秦,三年攻入咸陽打敗秦國主力。後來與劉邦爭奪天下,失敗了。項羽年少時,讀書沒有學成;就放棄(離開)了,學習劍法,又無所成。

項梁對他的這種行為很生氣。項羽說:"讀書,只能夠讓我記住姓名而已。

學劍法,只能抵擋一人,不值得學。我要學能抵禦萬人的本領。」於是項梁開始教項羽兵法。

項羽很高興,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時候,又不願意深入學下去(又不願學完)。

【版本二】項籍年少時,讀書沒有成就,就放棄讀書去練劍,又無所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說:

「讀書,只能夠讓人記住姓名而已。學劍,又只可以戰勝一個人,不值得學。要學就要學能戰勝千萬人的知識。

」於是項梁開始教項籍學習兵法,項籍很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完。

4樓:尋找康逸

項羽志大才疏

項籍1.少時,學書2.不成,去3.

學劍,又不成。項梁怒4.之。

籍曰:「書,足5.以記名姓而已。

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6.。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註釋]:

1.項籍:項羽。

項羽名籍,字羽。 2.書:

指古書典籍,被項籍曲解為僅僅是識字記名姓。 3.去:

拋棄。 4.項梁:

項羽的叔父。 5.足:

只要,足夠。 6.竟學:

學習完成。竟,完畢,最終。成語有「有志者事竟成」,「竟成」即最終能成功。

《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此指「完畢」。

《屈原列傳》:「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又,「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這兩個「竟」均解釋為「最終」。

翻譯: 項籍年少時,讀書沒有成就,去練劍,又無所成.項梁對他很生氣.

項籍說:"讀書,只能夠讓人記住姓名而已.學劍,又只可以戰勝一個人,不值得學.

要學就要學能戰勝千萬人的知識."於是項梁開始教項籍學習兵法,項籍很高興;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時候,又不願意深入學下去

怎樣翻譯文言文啊?、

5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翻譯文言文有以下幾個手段:

1、錄:凡是人名、地名、

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物名、度量衡單位、器具、數量詞、廟號、諡號、特殊稱謂、專門術語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

2、釋: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一些虛詞等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絡上下文,選準它的確切解釋。

3、理: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

4、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

5、刪: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而無法譯出的,可刪去不譯。

擴充套件資料

常見虛詞

1、而:表並列、遞進、承接、轉折、假設、修飾、因果關係。

2、且:相當於「啊」。

3、何:什麼;怎麼樣;**;多麼;為什麼;怎麼;啊;通「呵」,喝問。

4、若:如同,像。

5、乎:表疑問;相當於「嗎」;表感嘆;表祈使或命令,相當於「啊」「呀」。

6、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難道;怎麼。

常見的虛詞還有:也、則、以、者、因、之、為、於、兮、焉、與、莫等。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有個大蝦已解答

18個虛詞是得分點,句子大意其實可以結合前文連蒙帶猜得出,句子大意寫出基本可以得個一半分吧。我高中就這樣,多閱讀幾篇文言文就有感覺了,

7樓:不吃豬肉了

文言文翻譯要求信達雅。信是要求 文言文翻譯力求準確,達要求 文言文翻譯後語句通順 無語病,雅 是要求翻譯出來的句子有文采。翻譯時先把人名地名等 畫出來不用翻譯,然後把實詞虛詞翻譯出來 然後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子的句式,轉換成現代漢語句式

8樓:桃花

應該要有些文言文的基礎才好翻譯,就像我就很喜歡古代的文言文呢,應該先去找些資料填充一下自已

翻譯成文言文?

9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的感**彩比較豐富,不能直譯文言文,試以詩句翻譯,看能入眼不?行就採納了吧

嗚呼吾友,志同道合。

相見恨少,相聚無多。

其處愈遠,其念愈深,

其別愈久,其思愈多。

10樓:zjc**座

【現代文】我們縱使無法朝夕相處,常伴身旁,但這份溫情與牽掛卻不曾因為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減淡與改變。

【文言文】吾等縱不能朝夕常伴左右,此情豈能以時與距減淡而改變?

順便說一句:您出示的現代文,文采不錯。我覺得比我轉換的文言文要好得多。

中文翻譯成文言文?

11樓:匿名使用者

謝卿之來信,屆時吾將回訪

文言文 [wén yán wén]

古代漢語是與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內,它指的是「五四「運容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來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其特徵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經過歷代文人修飾越顯浮華,唐代起大文學家韓愈等發起「古文運動」,主張迴歸通俗古文。

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中文名文言文

外文名literary chinese

創作年代

古代包含內容

策詩詞曲八股古文多種文體

特點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望採納

12樓:誰在等待誰的心

謝爾之來信,復

屆時自會回訪制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是相對新文化運動之後的白話文來講的。 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隨著歷史的變遷,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成了讀書人的專用。其特徵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

翻譯文言文

13樓:逄德覃癸

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他曾經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應該是蘇軾遊覽赤壁的情景。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推開窗子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杆左右相對。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了一個長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小船從頭到尾長約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麼高。

蘇、黃共閱一手卷:蘇東坡、黃庭堅共同看一幅橫幅的書畫卷子。

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那個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14樓:房桂枝喻媼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

直,友諒①,友多聞,益

矣;友便辟②,友善柔(3),友便佞(4),損矣。」

【註釋】

(1)諒:信。「諒」有時特指小信,如《衛靈公)篇說:"君子貞而不諒。"

「諒」與「貞」相對,指小信。但這裡卻泛指守信,無大信、小信的區別。

②便(pian)闢:謅媚逢迎,主要指舉止行為方面。③善柔:假裝和善,當面一套,背後一套。(4)便佞:花言巧語,主要指言談方面。

【譯文】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守信的人交朋友,與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兩面三刀的人交朋友,與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讀解】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世界上恐怕找不出一個完全沒有朋友的人吧?就連那飄流在孤島上的魯濱遜,不也有一個土人「星期五」作朋友嗎?

但是,朋友有好有壞,有真正知心,遇事願為你兩肋插刀的朋友;也有虛情假意,遇事在你背後插刀子的朋友。

那麼,到底哪些朋友好,哪些朋友壞呢?這是我們大家都時常感到困惑,時常感到苦惱的一個問題。

那就仔細琢磨琢磨聖人的話吧,再回過頭看看你身旁--到底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損友?

「損友敬而遠,益友親而近。」

不用多說,你也知道該怎麼辦了罷。

第二句有錯誤.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註釋】

①亡:無。

【譯文】

子夏說:「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識,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經學會的東西,這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讀解】

「日知其所亡」是知新;「月無忘其所能」是溫故。兩方面結合起來,正好是孔子「溫故而知新」(《為政》)的意思。

從心理狀態上來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又是孔子「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的寫照。

子夏手中所棒的,原本是聖人的「衣缽」,儒學可真是勸學之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無論是從方法還是心態上來說,我們今天所宣傳而要求於學生們的,也還是與儒學的精神相通的吧!

翻譯文言文,怎樣翻譯文言文啊?

李斯相秦,用刻薄變詐以屠諸侯,不知易之以寬和,卒至土崩,此不知變之禍也。李斯輔助秦國,用刻薄欺詐手段 諸侯,不知道及時改變為寬大溫和,終於土崩瓦解,這是不知道變化的禍害。出自資治通鑑 鄭朱敬對武則天刑罰太重的諫言 李斯任秦國宰相,以欺騙的手段刻薄寡義的對待六國諸侯,建立秦朝後不知道要以寬和的政策養民...

翻譯文言文,怎樣翻譯文言文啊?

世祖在秦地稱王,思考如何教化秦地的百姓,於是徵召 衡 進入京城教學。世祖在秦地稱王,又思考怎樣才能教化秦地的百姓,於是就徵召 衡 作為京兆提學進入京城教學。陳曉諮擅長於射箭,百發百中,世人把他當作神射手,陳曉諮 常常自稱為 小由基 等到駐守荊南迴到家中,他的母親馮夫人問他 你掌管郡務有什麼新政?陳曉...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原文 豐樂亭記 歐陽修 永州八記 文言文翻譯啊!10 文言文翻譯 漢書 爰盎晁錯傳 中從晁錯潁川人也到世哀其忠 的翻譯是什麼。有誰告訴我?晁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4663035錯傳 晁錯者,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chenjie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