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個朝代開始稱呼中國為中國

2021-10-17 14:57:55 字數 4918 閱讀 7663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之城」或「**之邦」。古代文獻記載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

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華夏)或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從古代的漢朝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國號。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的簡稱。2023年,「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在北京

2樓:匿名使用者

從古代的漢朝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國號。

辛亥革命後,2023年成立「中華**」簡稱「中國」,這個稱謂才正式成為中國國號。2023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定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簡稱「中國」。

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在北京。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這些都說明:

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

那麼"中國"指誰呢 《公羊傳·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齊桓公救援邢,衛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3樓:擾龍凡巧

事實上根據法條考證,各朝代都有叫**或中國的例子。最早的確切考古物件中,以文字形式出現中國詞彙,前11世紀的青銅器上。

考證表示,歷朝代都有使用自稱中國的例子,並不只有漢族建立的政權才說自己是中國,宋金之間就發生過誰才是正統中國的爭議

在春秋戰國後,中國成為統治王朝的泛稱,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九州地區皆稱為「中國」,如《漢書·西域傳》雲:「及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然西不過臨洮」,

在描述與匈奴等戰爭中以「中國」與異域外邦相對稱,可見於《史記·大宛傳》,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或相對描述異地民族,如描述安息人為:

「其俗人長大平正,似中國人而胡服」,描述新羅人為:「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

韓愈《諫佛骨表》:「夫佛者…,自後漢時傳入中國…」。《宋史卷列傳第一百九十四》 胡安國子:「自古中國盛強, 如漢武帝、唐太宗,其得志四夷」

《明史/志/卷三十一志第七歷一/曆法沿革》「大西洋歸化遠臣龐迪者、熊三拔等,攜有彼國曆法,多中國典籍所未備者。」

又如明萬曆帝寫信給豐臣秀吉寫 諮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 (你崛起在海外的國家,也知道我們中國?),還有關於西域,鄭和下西洋的書籍 介紹『』其國去中國十萬餘裡,民物鹹若 : 熙皡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如馬歡與瀛涯勝覽描述中,對外也自稱中國 ,自己查查史書就可以知道,非常多 。

近代清朝的人確實會稱呼自己是叫中國的,如大清法律中便有明確規定對外需稱呼為中國,如《欽定大清會典》,《禮部·主客清吏司·賔禮·朝貢》卷五十六皆有。

另外,凡涉及中外國際交涉部分,稱本國為「中國」,並本國人為「中國人」「中國人民」等,可見《修訂法律大臣沉家本等奏進呈刑律》《修訂法律大臣沉家本等奏進呈刑律分則草安折並清單》…等

在很多的著作都有寫到,最明顯的是來當時到中國的外國傳教士記錄,2023年,美國傳教士倪維斯著作《中國與中國人》中,有清楚描述到中國人講起自己的國名,最常用的是「中國」,發音是「chung-kwoh」,另一個是中華,發音是 「chung- hua」 ,意思是在**的國家。

其他方面有不少舉例

劉銘傳:中國自與外洋通商以來,門戶洞開,藩籬盡撤,自古敵國外患,未有如此之多且強也。《劉壯肅公奏議/卷

二、謨議略/籌造鐵路以圖自強摺》

張之洞:此時朝鮮已與中國無涉,俄據韓則雄於東方,倭踞韓則俄永無出路。此次和約雖言韓為自主之國,但伊藤與李相明言中國不得再管韓事《張文襄公選集/張文襄公選集三/致俄京許欽差》

連橫:日本與中國為鄰,脣齒之國也。明亡之季,士大夫之東渡者,絡繹於途。而鄭氏復有渭陽之誼,往來尤繁。《臺灣通史/卷十四外交志/日本聘問》

從哪個朝代開始稱呼中國為中國?

4樓:匿名使用者

從古代的漢朝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國號。

辛亥革命後,2023年成立「中華**」簡稱「中國」,這個稱謂才正式成為中國國號。2023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定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簡稱「中國」。

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在北京。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這些都說明:

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

那麼"中國"指誰呢 《公羊傳·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齊桓公救援邢,衛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5樓:匿名使用者

事實上根據法條考證,各朝代都有叫**或中國的例子。最早的確切考古物件中,以文字形式出現中國詞彙,前11世紀的青銅器上。

考證表示,歷朝代都有使用自稱中國的例子,並不只有漢族建立的政權才說自己是中國,宋金之間就發生過誰才是正統中國的爭議

在春秋戰國後,中國成為統治王朝的泛稱,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九州地區皆稱為「中國」,如《漢書·西域傳》雲:「及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然西不過臨洮」,

在描述與匈奴等戰爭中以「中國」與異域外邦相對稱,可見於《史記·大宛傳》,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或相對描述異地民族,如描述安息人為:

「其俗人長大平正,似中國人而胡服」,描述新羅人為:「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

韓愈《諫佛骨表》:「夫佛者…,自後漢時傳入中國…」。《宋史卷列傳第一百九十四》 胡安國子:「自古中國盛強, 如漢武帝、唐太宗,其得志四夷」

《明史/志/卷三十一志第七歷一/曆法沿革》「大西洋歸化遠臣龐迪者、熊三拔等,攜有彼國曆法,多中國典籍所未備者。」

又如明萬曆帝寫信給豐臣秀吉寫 諮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 (你崛起在海外的國家,也知道我們中國?),還有關於西域,鄭和下西洋的書籍 介紹『』其國去中國十萬餘裡,民物鹹若 : 熙皡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如馬歡與瀛涯勝覽描述中,對外也自稱中國 ,自己查查史書就可以知道,非常多 。

近代清朝的人確實會稱呼自己是叫中國的,如大清法律中便有明確規定對外需稱呼為中國,如《欽定大清會典》,《禮部·主客清吏司·賔禮·朝貢》卷五十六皆有。

另外,凡涉及中外國際交涉部分,稱本國為「中國」,並本國人為「中國人」「中國人民」等,可見《修訂法律大臣沉家本等奏進呈刑律》《修訂法律大臣沉家本等奏進呈刑律分則草安折並清單》…等

在很多的著作都有寫到,最明顯的是來當時到中國的外國傳教士記錄,2023年,美國傳教士倪維斯著作《中國與中國人》中,有清楚描述到中國人講起自己的國名,最常用的是「中國」,發音是「chung-kwoh」,另一個是中華,發音是 「chung- hua」 ,意思是在**的國家。

其他方面有不少舉例

劉銘傳:中國自與外洋通商以來,門戶洞開,藩籬盡撤,自古敵國外患,未有如此之多且強也。《劉壯肅公奏議/卷

二、謨議略/籌造鐵路以圖自強摺》

張之洞:此時朝鮮已與中國無涉,俄據韓則雄於東方,倭踞韓則俄永無出路。此次和約雖言韓為自主之國,但伊藤與李相明言中國不得再管韓事《張文襄公選集/張文襄公選集三/致俄京許欽差》

連橫:日本與中國為鄰,脣齒之國也。明亡之季,士大夫之東渡者,絡繹於途。而鄭氏復有渭陽之誼,往來尤繁。《臺灣通史/卷十四外交志/日本聘問》

中國從哪個朝代開始有行省制度,中國最早在哪個朝代提出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源於魏晉時的行臺,當時為 政權處理軍國大事時的臨時派出機構。金朝曾在邊境廣置行臺尚書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時仿金制,設行尚書省統轄一個大區的路府州縣,演變成地方最高政治機構。元世祖中統年間,尚書省併入中書省,地方機構也改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從此,地方政治制度進入劃省而治的階段。中國最早在哪個朝...

歐洲人稱中國為「絲國」,最早是在中國的哪個朝代

是在漢朝時期。古代 希臘 和 羅馬 人稱 中國 為 絲國 郭沫若 中國史稿 第三編第八章第四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蠶絲的國家,中國 絲織品在那時已經享有國際盛譽,特別是在 羅馬帝國 人們把 中國 絲織品當作極珍貴的物品,對於東方 絲國 充滿著憧憬和嚮往。他們知道 絲國 是個大國 他們讚揚絲國的人民...

中國哪個朝代最先進

唐宋時最先進,最落後是清朝 那些說清朝的先看看李約瑟難題再說這話 眾所周知。中國是享譽世界的文明古國,在科學技術上也曾有過令人自豪的燦爛輝煌。除了世人矚目地四大發明外。領先於世界的科學發明和發現還有百種之多。美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在著名地 中國,發明的國度 一書中曾寫道 各項獎金地得主,就會毫無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