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福達李劍橋律師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定都許昌,淮南袁術得傳國玉璽,自立為帝,曹操率軍征討,途經麥田,曹操命令,不得踐踏小麥,結果座駕受驚,踏進麥田,曹操欲拔劍自刎,以正軍法,左右勸止,遂割發代首,以儆效尤。古代有五刑,剃頭便是其中之一,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故割發與梟首同為五刑之一。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亂世中的權臣和梟雄,雄才大略,精力充沛,又陰險、狡詐
《三國演義》曹操割發代首是哪一段的?求章回名
2樓:匿名使用者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操留荀□在許都,調遣兵將,自統大軍進發。行軍之次,見一路麥已熟;民因兵至,逃
避在外,不敢刈麥。操使人遠近遍諭村人父老,及各處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詔,出兵
討逆,與民除害。方今麥熟之時,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
斬首。軍法甚嚴,爾民勿得驚疑。」百姓聞諭,無不歡喜稱頌,望塵遮道而拜。官軍經過麥
田,皆下馬以手扶麥,遞相傳送而過,並不敢踐踏。操乘馬正行,忽田中驚起一鳩。那馬眼
生,竄入麥中,踐壞了一大塊麥田。操隨呼行軍主簿,擬議自己踐麥之罪。主簿曰:「丞相
豈可議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眾?」即掣所佩之劍欲自刎。眾急救
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義:法不加於尊。丞相**大軍,豈可自戕?」操沉吟良
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於尊之義,吾姑免死。」乃以劍割自己之發,擲於地曰:
「割發權代首。」使人以發傳示三軍曰:「丞相踐麥,本當斬首號令,今割發以代。」於是
三軍悚然,無不懍遵軍令。後人有詩論之曰:「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
發權為首,方見曹瞞詐術深。」
三國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
3樓:金果
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經過麥田時,曹操命令官兵們不準踐踏麥地,否則要殺頭。於是官兵們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翼翼地蹬過麥田,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相互傳遞著走過麥地。
沒一個敢踐踏麥子的。老百姓看見了,沒有不稱頌的,有的望著官軍的背影,還跪在地上拜謝。曹操騎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裡飛起一隻鳥兒,驚嚇了他的馬。
他的馬一下子躥入田地,踏壞了一片麥田。他要執法官為自己定罪,被執法官拒絕。曹操要舉刀自殺,被眾人勸住。於是,他就用劍割斷自己的頭髮說:「那麼,我就割掉頭髮代替我的頭吧。」
4樓:亓官亦玉勞通
曹操是三國時期人。他雖然野心很大,但卻在自己統領的軍隊中留下了誠信的美名。
一次,麥熟時節,曹操率領大軍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沒有一個敢回家收割小麥的。
曹操得知後,立即派人挨家挨戶告訴老百姓和各處看守邊境的官吏;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討伐逆賊為民除害的。現在正是麥熟的時候,士兵如有踐踏麥田的,立即斬首示眾,請父老鄉親們不要害怕。
老百姓開始不相信,都躲在暗處觀察曹操軍隊的行動。
曹操的官兵在經過麥田時,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地蹬過麥田,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相互傳遞著走過麥地,沒一個敢踐踏麥子的。老百姓看見了,沒有不稱頌的。有的望著官軍的背影,還跪在地上拜謝呢。
曹操騎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裡飛起一隻鳥兒,驚嚇了他的馬。他的馬一下子躥入田地,踏壞了一片麥田
曹操立即叫來隨行的**,要求治自己踐踏麥田的罪行。**說:
「怎麼能給丞相治罪呢
?」曹操說:
「我親口說的話都不遵守,還會有誰心甘情願地遵守呢
?一個不守信用的人,怎麼能統領成千上萬的士兵呢
?」隨即抽出腰間的佩劍要自刎,眾人連忙攔住。
這時,大臣郭嘉走上前說;
「古書《春秋》上說,法不加於尊。丞相統領大軍,重任在身,怎麼能自殺呢
?」曹操沉思了好久說:
「既然古書《春秋》上有
『法不加於尊
',的說法,我又肩負著天子交給我的重要任務,那就暫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說話不算話。我犯了錯誤也應該受罰。
」於是,他就用劍割斷自己的頭髮說:
「那麼,我就割掉頭髮代替我的頭吧。
」曹操又派人傳令三軍:丞相踐踏麥田,本該斬首示眾,因為肩負重任,所以割掉頭髮替罪。
現在的人覺得剪頭髮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認為:頭髮是從父母那裡繼承來的,隨便割掉不僅大逆不道,而且還是不孝的表現。曹操作為封建社會的政治家,能夠割發代首,嚴於律己,實屬難能可貴。
三國中關於曹操割發代首怎麼看待
5樓:匿名使用者
曹孟德命世之主,總不能自己拔刀砍死自己吧。
能這樣做的已經不錯了,歷朝歷代多少君主死要面子的。
6樓:匿名使用者
電視劇裡應當是第十二集: 白門樓(上)
曹操割發代首在這一集的剛開始的時候.
三國演義書上是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7樓:匿名使用者
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時代的大背景下,曹操割發代首的舉動正說明了他治軍的嚴明,和胸懷天下的氣魄;
作為一軍統帥,能夠用這樣的辦法服眾,正說明的曹操的智慧出眾,和姦詐過人;
8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說曹操狡詐,作為政治家收攏人心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也不能指望他是真心的……
9樓:坦無厘頭
曹操這樣做是想用中國傳統文化去收買人心,
謝謝,望採納
10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曹操割發待首,我覺得曹操做的極好。首先為了安撫百姓,定下軍令要求士兵不許擾亂百姓,侵佔破壞百姓財物,這個軍令下的必要。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是曹操的坐騎卻被驚擾導致違令卻是一個意外中的意外。曹操明白,如果天子犯法不與庶民同罪,那麼,他將很難得到軍心,也會影響本條軍令的實施力度。所以,情急之中,曹操想出了這樣的辦法,之所以假作自刎,我覺得是因為曹操知道自己的舉動絕對會被阻止,身為一個幾十萬大軍的將領,如何能輕易死去?
從假意自刎到割發代首,都是曹操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如此,掩蓋了突如其來的過失,還大大穩定軍心,增加了自己在軍中的威信,更能保證軍令的雷厲風行。一石多鳥,可見曹操果然城府極深,頗有心計。
11樓:予意在山水
給《三國演義》註解的毛氏父子看到這裡大罵曹操真是「奸雄」:好你個曹操,死刑你就這樣給免了! 其實這是不對的,其實這也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叫做:
「髡(kun四聲,音昆)刑」。我們知道,古代人都是長髮,用簪子固定住。而短髮的只有一種人:
奴隸! 古代越國人都是短髮,所以被說是野蠻人,在中原人看來,短髮是低賤的象徵。包括曹操手下的崔琰就被曹操罰為奴隸,但是不肯能會真的讓堂堂一個士人去挖煤吧!
他受的刑罰正式這種刑。 這種刑罰對人身沒有傷害,但卻是心靈上的極大處罰,尤其在古代,階層分工明顯,這種刑罰施予到士人身上,更甚於殺掉他!! 曹操沒有殺掉崔琰而僅僅是對他施予這種刑罰,由此可見一斑。
而另一方面。曹操身為一個君主,能夠自己將自己處以奴隸的刑罰,這也算是很少見的了。 至此,曹操手下「眾軍皆驚」,沒有一個敢違背曹操命令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規範軍隊紀律,很出色。
13樓:西西小貓咪
命都快沒了 那些都不算什麼了有腦袋瓜子在 以後什麼事都好辦 曹操就是這樣的人 無賴先跑了再說 完事在報仇 厲害呀
14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只能說明曹操馭下手段高超
三國演義的具體過程是,簡述 三國演義 的成書過程 謝謝
回答者 寶寶 試用期 一級 3 14 20 07 三國演義與歷史的區別zt歷史與現實 三國的真相 對中華民族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古典名著,無疑首推 三國演義 它的許多人物和故事,很早以前就在中華大地上廣為流傳。很多人都知道 三國演義 是 七分實,三分虛 認為看過 三國演義 後,對三國曆史就有了比較深入...
求三國演義中曹操的經典語錄,求三國演義裡曹操的一段經典臺詞。
曹操語錄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寧要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梟雄啊 備來奔。程昱說公曰 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公曰 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既下射犬,生擒種,公曰 唯其才也!釋其縛而用之。唯才是舉,曹操最得人心的政策 公曰 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
三國曹洪怎麼死的三國演義中曹洪是怎麼死的?
曹洪伯父曹鼎為尚書令,曾任曹洪為蘄春長。隨曹操追襲董卓滎陽時,曹軍為董卓部將徐榮所敗,曹操失馬,曹洪捨命獻馬並救護曹操,使曹操免於厄難。後多隨軍征伐,討黃巾 張邈 呂布 袁紹,鹹有功勞。曹丕即位時,封為衛將軍,遷驃騎將軍,進封野王侯,進邑千戶。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嗇,後獲罪將死,幸得卞太后求情,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