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這裡是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器,你直接輸入收入就有結果了.(這個計算沒有減掉五險一金的金額)
如果自己算,如下: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 45% 15375
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全部工資-2000-五險一金)*比率-速算扣除數;
比如你的工資是4000,五險一金是300,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4000-2000-300)*10%-25=145元
2樓:能乃村步已
[(2300+4000)-2000]*15%-125=520
3樓:
幾十塊稅,加班費和補貼應該不算稅的。
交個人所得稅是指所有的薪資(是否包括加班費和其他補貼呢)還是隻是基本工資呢?
4樓:匿名使用者
所有的勞動所得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財政部門確定徵稅的其他所得。
5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所得稅徵收範圍包括了個人在所在單位時所取得的各項收入。也包括加班費、補貼和各類獎金。只有一點是不包括的,那就是沒有人願意領取的撫卹金。
6樓:匿名使用者
交個人所得稅所指的工資、薪金所得, 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帖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
7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所得稅所指的工資薪金包括基本工資,加班費及其他福利費所得。
個人所得稅中的「個人所得」包含加班費各種補貼嗎?
8樓:匿名使用者
請問我們的餐費補貼,夜班補貼和加班費是否也要交個人所得稅
夜班補貼和加班費這個是肯定要交的。但餐補如果不是以貨幣的形式發放,直接撥給食堂是不用的。如是補錢也要併入算
9樓: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法重來
包含,2000+1500+600+200=4300,9月1日後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3500元,4300-3500*3%=24元,所以應交稅24元
10樓:
包含各種名目的獎金、津貼、補貼。除國家規定可以扣除的補貼外,都應當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11樓:匿名使用者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
所以你所說的全部包括,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要扣除5險1金,如果扣掉後不到3500,就不需要繳稅了
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徵稅機關與自然人 居民 非居民人 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個人所得稅 personal income tax 是調整徵稅機關與自然人 居民 非居民人 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工資薪金 3200 2...
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幾個點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徵稅機關與自然人 居民 非居民人 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工資稅,即個人所得稅。因為個人所得稅裡有一項是工資 薪金,故名。根據規定,從2018年10月1日起執行新政策,起徵點調整至5000,計算方法是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關於個人所得稅問題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 扣除標準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1900 1600 5 15元 扣除標準1600元 月。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 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 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超過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