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p-47機體堅固,裝甲保護好,且發動機功率大,垂直機動效能優良,fw-190高空效能出色,盤旋性好,兩者的效能基本相當,但必須使用合理的空戰戰術,如p-47陷入與fw-190的盤旋格鬥,則必須馬上俯衝改出,否則很容易被擊落,而如果p-47已佔據了高度,則fw-190就得采取機動躲開p-47的俯衝機動攻擊,要想法與p-47基本等高度後才與其交戰.fw-190的改型很多,最終d型機體增大很多,發動機也更強勁,減小了p-47的垂直優勢,但產量較少,而美戰鬥機型號眾多,主要發展p-51,且後期德優秀飛行員幾乎損失怠盡,且已掌握了歐洲的制空權,後期p-47效能雖稍差於fw-190,也基本能壓制住德機,雖p-47改進到d型,但改進力度較小.
雷電」飛機的最大優勢是採用了新型的 r-2800 型氣冷式活塞發動機、廢氣渦輪增壓系統和發動機注水等技術。r-2800 型發動機,最大功率為 2,000 馬力,瞬時應急功率可達 2,300 馬力。專門配備的這種渦輪增壓系統,不像一般的增壓器那樣與發動機直接傳動,而是在機身座艙下方單設一個渦輪機,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來驅動,再由渦輪機帶動增壓葉片工作。
空氣經過增壓後,可大大提高壓縮比,為在氣缸內燃燒提供更有利的條件。而工作過的廢氣則由專門的排氣管排出機身外。
fw190總產量為20001架,先後派生出從a到s等許多改型。fw190a是生產和使用最多的改型,從2023年9月開始,主要用於與英國皇家空軍進行空戰及對地戰術支援(對地攻擊)。其中又分成a—0至a—10共十一種亞改型和一百多種更細的改裝型。
在眾多改進中:
2樓:匿名使用者
fw190基本沒戲。雖然p47體積龐大,機動性相對較差,但是由於p47的高空機動性遠遠超過fw190,而fw190的寶馬發動機在高空動力嚴重下降,根本不是p47的對手。fw190自身的質量也不輕,靈活性也一般,只有在低空和海平面才對p47有明顯優勢。
抗打擊能力沒有任何戰鬥機能接近p47,產量上p47是美國二戰中產量最大的戰鬥機,當然比fw190還是少一點。速度上fw190在海平面也佔不到優勢,隨著高度的增加發動機的效能差距越來越明顯,高空速度p47遠優於fw190。航程上差不多。
3樓:s忍者神歸
額,長見識了~我一直以為只有暴風鳥~
美蘇戰鬥機對比 從二戰至今
4樓:
實力相當,但美國總體佔優。
第一回合 米格15 vs f-86
f-86
米格15
這兩種戰機在朝鮮戰場上實打實的正面對抗了一次。這種對抗對未來的戰鬥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影響力。美蘇在戰鬥機領域有各自的特點,但雙方實際也是在好幾個回合中互相學習,甚至經常出現第二個回合中雙方互換優勢領域的事情。
眾所周知米格15在爬升等垂直面上優於f-86,而f-86佩刀這是水平面上有優勢。所以米格15經常從更高的位置衝下去襲擊f-86,但是f-86則是用自己水平面的優勢擺脫對手。因此樹立了戰後雙方空軍領域第一個追求目標,那就是高空高速,具體化就是——奔向2馬赫。
第二回合 米格21 vs f-4和f-104
米格21
f-4f-104
這三種戰機都是2馬赫飛機的典型案例,其實2馬赫這個二代機的典型特徵之前,還有一個過渡時代,蘇聯方面的選手是米格19(可能也有人認為是米格17),美國方面是f-100超級佩刀。其實超級佩刀這個名字很好,一看就知道是佩刀的超級化的產物。本質這個過渡時期就是第一回合選手的超音速化和超級化。
因為冷戰剛開始,雙方還認為戰爭會一觸即發,因此趕緊研製了第一回合超級化的戰鬥機。雖然米格19跟米格15差距很大,一個是雙發,一個是單發。一個是t翼,一個是常規尾翼。
但是思想上很接近的。雙發僅僅是因為蘇聯正好沒有能推動他進入超音速的單發發動機。而t翼本來米格19也打算採用,只不過死了的試飛員阻止了米高揚的這個想法,讓這個t翼的追求者放棄了他的設計習慣,當然米高揚是幸運的,因為f-104付出的代價可不僅僅是試飛員了。
f-100
米格-19
美蘇雙方都在2馬赫大目標推進的時候,雙方的設計理念有所區別。美國人被米格15高超的爬升所震驚,特別是洛克希德聽取了很多飛行員的意見,樹立了爬升在戰鬥機效能中的重要性。f-104除了眾所周知的2馬赫以外,剩下的唯一的特點就是爬升和速度。
這款戰機的水面機動性接近0,飛在空中就是個人操火箭。對於水平機動性至關重要的機翼面積只有18平方米,起飛降落要靠給機翼吹氣。按說f-104這麼好的爬升應該丟給國土截擊部隊,結果該機航程又太短,截擊部隊死活不要,寧願使用自己定製的三角箭。
於是洛克希德就把f-86的水平機動性忘的一乾二淨,直接追求蘇聯式的爬升了。美國人裝備f-104並不多,大部分仍然使用f-100超級佩刀。主要是f-100當做戰鬥轟炸機,可以掛著核彈丟到蘇聯國土上去。
當然美國人並不是只會生產爬升機器的,到了60年代前期,f-4服役了。f-4明顯比f-104好了很多,即便是不算擅長的水平機動性也不至於像f-104那麼糟糕。雖然f-4一樣有大迎角過差的罵名,但是怎麼說也比t翼好一些。
f-4是一款全面發展的重型2馬赫戰鬥機。
而米格21同樣也是作為2馬赫大目標的產物。爬升雖然不如f-104那麼厲害,但是好歹也是全面發展。水平機動性還是比較優秀,畢竟在增升措施比較愚蠢的當時,翼載還算比較低,這表示f-104勝在了爬升,而米格21則是勝在了水平機動性上,雙方位置互換了。
這裡還特別強調一點,f-104跟米格21都是2023年進入部隊,f-4則是因為有一些改進(比如下反的平尾和上反的機翼端),於2023年交付空軍。2023年交付海軍。米格21和f-104歷次交戰中,每次都是米格21獲勝(在南亞地區),被幹掉了4架f-104。
據此判斷f-104應不如米格21,這令蘇聯在冷戰裡維持了短短3年的空中優勢。除此之外,蘇聯沒佔據過什麼空中優勢。二代半出現的太晚,導致不幸對上了美國三代的服役。
第三回合 米格23、米格25 vs f-15
米格23
米格25
f-15
看到了垂直機動性優秀的f-104和f-4之後,蘇聯設計師也開始發奮,特別是米格21設計時候,手頭缺乏大推力的渦噴發動機的窘境逐漸解決,雖然沒有f-100這種神器,但是畢竟還是有大推力的渦噴。所以蘇聯人也毅然決然的走上了高空高速的路線,不惜捨棄水平機動性。代表作就是米格23和米格25。
米格23的垂直機動性非常優秀,簡直就是加速機器。美國飛行員飛了之後也紛紛表示這貨加速給力。米格23也學習f-4,給機頭加上了雷達。
而和米格23同期的米格25徹底走向了超音速截擊路線,不惜用鋼材製造了大空重來提高高空高速效能。大空重帶來的極其低劣的低空低速效能根本無法彌補,所以只好戰術規定米格25升空時候必須米格21伴飛。
但是米格25的一個作用卻立竿見影,那就是給西方的震撼。隨著冷戰後期雙方最先進戰機在天空的接觸越來越少,更多的接觸通過航展進行。米格25在68年左右的航展的出現,也震驚了西方同行。
蘇聯人稱這是一款3馬赫的飛機,僅僅這點西方人也不會太震驚,畢竟手頭有sr71呢。但是西方人真正震驚的是米格25的小後掠機翼和粗大的發動機。粗大的發動機意味著極高的推力,而小後掠翼則表明該機機翼能提供極大的升力(當然實際上被巨大的空重抵消了),而且反過來小後掠的機翼產生的超音速阻力也只有巨大的發動機推力才能抵消。
在不清楚飛機材料和空重的前提下,西方人能得出的唯一結論就是蘇聯人的高機動性高速度效能的一代神機誕生了(特別強調當時f-15還沒誕生)。實際上不清楚機身材料和米格25空重的人,得出這個結論是必然的。如果米格25把空重降低為13噸,那麼他能成為一個全空域的空中霸主。
對於2023年的西方人,他們親眼看到了神機的誕生。這種引發恐慌的感覺立即讓他們回去加快了f-15的研製。實際上f-15就是他們眼中堪堪比上蘇聯的戰機,一個具備高空高速而且高機動性的制空飛機。
這個高機動性、高空、高速的制空飛機,又反過來讓蘇聯人陷入了噩夢。
第四回合 蘇27、米格29 vsf-15、f-16
su-27
米格29
f-15
f-16
因為西方軍事透明度高,蘇聯人很快瞭解到一個棘手的對手——f-15誕生了。不過趕在自家趴窩的時候,蘇聯人先只好用一幫二代改來撐場子,但是這些二代改(也就是米格23和米格21比斯,米格25)在以色列的天空(或者說以色列人自認為是自己的天空)已經證明自己都是別人案板上肉,只有米格25在逃命方面表現出了自己的水平。
米格25
找不到蘇軍的米格21比斯了,用張印度的
就在這種絕境下,蘇聯人在晚了美國人大約10年左右推出了自己的三代機蘇27和米格29。蘇27明顯是水平佔優的飛機,優秀的升阻比,讓蘇27比連前緣襟翼都沒設計的f-15在水平機動性上好了很多。米格29則基本是個全空域的打手,因為是前線戰鬥機,前線起飛,爬升效能也不錯,但是付出了航程的代價。
當然米格設計局很快清楚,這個代價實在是不划算的買賣。對比f-16,基本是最失敗的產物。在南聯盟,米格29碰上了自己設計師預料到的作戰環境,在敵人重壓下,在前線機場,利用自己爬升快速起飛,然後很快被萬劍射穿。
美國蘇聯戰鬥機在設計上,經常是互相參考對方的設計。雖然大方向上一致。但是設計思想上因為互相借鑑,導致經常捨棄了自己的優勢,追求了別人的優勢。
從總體上看,美國雖然一度走入誤區,但在大多數時候,仍然憑藉強大工業實力和技術優勢,取得戰鬥機對決的優勢。
二戰時期啥戰鬥機最厲害?
5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德國飛機--he111中型轟炸機
製造公司
ernst heinkel ag
用 途
中型轟炸機 乘員5人 he111h-6 2023年
發動機2*990kw jumo211f-2
最大速度
405km/h
升 限
8500m
航 程
2060km
重 量
空重:8680kg 最大起飛重量:14000kg
外形尺寸
翼展:22.60m 長:16.40m 高:4.00m
軍 械
1*20mm機炮 1*mg13mm機槍 5*7.9mm機槍 3250kg炸彈
日本飛機資料 (96式4號艦上戰鬥機 [ a5m4 ] )
翼 面 積 :17.80m2
自 重 :1,075kg
最大重量 :1,707kg
最大航速 :432km/h(高度3,160m)
續航距離 :1,200km
上升限度 :9,830m
螺 旋 槳 :3葉定矩螺旋槳
發 動 機 :標稱610馬力 中島 [ 壽 ] 41型氣冷9缸發動機 ×1
乘 員 : 1名
武 裝 : 7.7mm機槍×2
總生產數:990架
主要型號
1號(a5m1):初期生產型,安裝中島 [ 壽 ] 2型改1(標稱460馬力)發動機
2號改(a5m1a):主翼上安裝了20mm機炮的試驗機
2號1型(a5m2a):安裝[ 壽 ] 3型(標稱600馬力)發動機
2號2型(a5m2b):機體,風擋,尾舵修改設計的a5m2a改良型
3號(a5m3):安裝式 [ ヒ式 ] (標稱650馬力)發動機的試驗機
4號(a5m4):安裝 [ 壽 ] 41型(標稱610馬力)發動機,風擋重新設計
英軍最著名的當屬「噴火」式戰鬥機,它因為在不列顛之戰中打敗德國空軍而獲得了「英倫三島的救星」的美譽。在其基礎上還發展了航母用艦載型「海噴火」戰鬥機。「噴火」系列一共生產了兩萬架。
還有「颶風」式戰鬥機,它也參加了不列顛之戰。它可謂空中多面手,不僅可以充當戰鬥機,還可以用作俯衝轟炸機和攻擊機,在對敵攻擊上發揮了很大作用。它也發展了艦載型「海颶風」。
「颶風」系列一共生產了18000多架。
英軍的「蚊」式戰鬥機頗具傳奇,因為它整機都是木頭製造的!正因如此,它重量很輕,時速可以達到620千米,堪稱一絕。它可以當作偵察機、戰鬥機、轟炸機來使用,也是一個很好的多面手。
「蚊」式一共生產了1萬多架。
二戰爆發式,英國皇家海軍主要使用較落後的「大鷗」式艦載戰鬥機,後來被「管鼻燕」式戰鬥機代替,不過這兩型戰鬥機不足以抗衡德軍先進戰機,因此英國皇家海軍後來用「海噴火」和「海颶風」代替了「管鼻燕」。
皇家海軍中最著名的當屬「箭魚」式魚雷機,這種產於一戰的雙翼老式魚雷機卻在二戰不可思議地立下赫赫戰功,連德軍引以為傲的「俾斯麥」號戰列艦也逃不過「箭魚」的追捕。「箭魚」一共生產了2391架,2023年,英軍開始用「梭魚」式魚雷機代替了「箭魚」。
英軍著名的轟炸機當屬「哈利法克斯」和「蘭開斯特」。這兩型轟炸機均參加了對德國的戰略大空襲。尤其「蘭開斯特」,它的機腹彈艙空間極大,可以攜帶重達9噸多的巨型炸彈,德國的很多水壩就是被它炸燬的。
英軍還有一種「英俊戰士」的夜間戰鬥機,裝備有雷達,主要用來在夜間空戰。
在二戰後期,英軍裝備了「流星」噴氣式戰鬥機,但英軍為了保密,嚴禁其升空作戰,因而失去了與德軍me262噴氣式戰鬥機交手的機會。不然,世界上第一場大規模噴氣式戰機的較量就不會發生在朝鮮戰場,在二戰或許就上演了。
f-14戰鬥機
美國海軍的戰鬥機群中,最受到軍機迷喜愛的機種,莫過於暱稱為 tomcat (雄貓)的 f-14 雄貓式戰鬥機了,此型戰鬥機之所以受到軍事迷喜歡的原因。除了是 tomcat 超酷絕美的造形外,強大的戰鬥力更是另一重點,像是 f-14 雄貓式戰鬥機所掛載的不死鳥導彈,更是讓「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戰略名句徹底實現的代表性**。
英國二戰期間採用什麼戰鬥機,二戰中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主要是什麼?
噴火 飛機的設計成功之處在於採用了大功率的活塞式發動機 如梅林63型的功率為1710馬力 和良好的氣動外形設計。半紡錘形機頭,有別於當時大多數飛機的平禿粗大機頭,整流效果好,阻力小。發動機安裝在支撐架後的防火承力壁上,背後便是半硬殼結構的中後部機身。機翼採用橢圓平面形狀的懸臂式下單翼,雖製造工藝複雜...
二戰時期各個國家的戰鬥機,你覺得哪個最強
有好多呢,以下一一列舉。美國二戰期間還偏保守,但是人家造的好啊,美國的話是p51相當不錯,另外還有f6f地獄喵和f8f熊喵。英國個人感覺就一個噴火,其他不太看好。德國後期的ho229 著名的262和bf109 日本的話偏多,拋開政治不談,日本在二戰期間軍力相當強大,整體也偏創新,光噴氣機就有景雲 橘...
蘇聯二戰時期戰鬥機La 5FN與德國Bf 109G 6相比優勢在哪裡
沒有任何優勢,兩者其實設計思路基本相同,特點也很相似。都是在自身航空工業實力有限,遠遠不如美國的情況下,通過犧牲一些效能來換取突出一些效能。由於德國和蘇聯都沒有強大的大功率發動機支援,飛機制造搞不大,蘇聯還需要美國的稀有金屬支援,因此德國和蘇聯都是儘量把戰鬥機做小,bf109初期空重不過24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