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高遠球老是打不好, 羽毛球 為什麼我的高遠球老是打不好

2022-02-09 03:09:52 字數 5555 閱讀 4348

1樓:

根據你的情況我判斷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1、擊球前步伐後退不到位,擊球點會靠後,這樣給擊球造成了很大的難度。應該注意對方手上的動作,迅速做出判斷,及時後退到位。

2、擊球前握拍不夠放鬆,導致擊球瞬間發不出力量。擊球前握拍一定要放鬆,這樣才能使你在擊球瞬間握緊拍使出手上的爆發力。換句話說:有鬆才有緊。

3、擊球前沒有側身對網或整個腳掌著地,這樣都會使你無法用上整個身體特別是下半身的力量。

4、擊球點太低,沒有直臂擊球而是屈臂擊球,這樣很難使出手上的力量。

5、也許一樣都沒有問題,就是擊球時手臂用的太多。我們打後場所有的球包括網前很多球和發球都是手臂帶動手腕來發力,力量主要來自手上抖動的爆發力。如果手臂甚至大臂用的太多,不僅適得其反發不出力量,而且球飛行的質量也不好,甚至會受傷。

6、後場的高遠球肯定是需要長期的多練才能提高,而且高遠球不好的話其他後場技術也無法提高,所以高遠球必須堅持練好。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更希望你能早日提高!

2樓:城隍牌樓

(一) 接發球站位

1.單打站位:一般站在離前發球線約1.5米處(可根據自己的身高和對手發球特點加以調整),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時,站位應偏靠中線一些,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時,則應站在左發球區的中間為好。

2.雙打站位:由於雙打發球區較之單打時要短0.76米,所以比賽中通常都以髮網前球和平快球為主,因此,接發球時應站在靠近前發球線附近的地方。

(二) 準備姿勢:身體側對球網,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兩腳自然開立,單打接發球時身體重心落在左腳上,右腳跟自然提起,雙膝微屈,含胸收腹,兩臂自然提起,球拍舉止身體前方,兩眼注視對方。雙打接發球時,身體重心則相對要比單打下蹲一些,並應根據對對方的的發球意圖的判斷在兩腳間調整,球拍也應比單打時舉得更高一些。

基本步法

羽毛球步法是指在大約35平方米的本方場地上,進行快速、合理並又有一定規律的上網、後退和兩側移動的方法。步法是羽毛球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學習和能否掌握好正確擊球技術的基礎。根據場上移動的方向和場區的位置,通常將羽毛球步法劃分為:

上網步法、後退步法、兩側移動步法和前後場連貫步法(如「殺上網步法」等)。而每一次完整的步法,均包括起動、移動、協助完成擊球和回動四個環節。

而根據動作的結構,羽毛球步法通常由以下一些基本步法組成:

跨步:指向擊球點邁出較大步幅的移動方法。通常在上網步法的最後一步時使用。

墊步:在移動到最後一步,與擊球點尚有較短的一段距離時,用另一腳再加一小步的移動方法。這一種步法比較輕捷、靈巧,不但能使移動的步數比較經濟,而且,還能保持移動中身體重心的穩定和有利於協助擊球動作的完成。

並步:離擊球點方向遠側的一個腳,向前一個腳墊一小步,同時前腳在其尚未落地時,又馬上向前跨出的一種移動方法。這種步法較多地運用在上網、接殺球和正手後退突擊扣殺時。

交叉步:側對擊球點方向,兩腳採用前、後交叉的移動方法。這種步法的步幅較大,移動中身體重心比較穩定。

蹬跳步:在移動到最後一步時,採用單腳或雙腳起跳擊球的一種移動方法。如網前撲球時,為加快速度搶點選球,後腳用力蹬伸,前腳呈弓步前躍;在後場突擊扣殺時,先轉體用墊步或並步移動,最後一步再用單腳或雙腳起跳扣殺。

使用這種步法,要求協調性好,彈跳力強,在擊球后還要善於控制自己的身體重心,以便連貫好下一拍的擊球。

兩側移動步法

通常是指在接殺球和平抽擋時,向球場兩邊的腳步移動方法。主要有兩側蹬跨步、並步右側移動步法和左側前交叉移動步法等。

(一)兩側蹬跨步

通常在對方來球速度較快,落點比較偏內時運用較多。向右側蹬跨步時,身體重心先移至左腳上,隨即左腿迅速用力蹬伸,在右腿向右側跨出的同時,髖關節旋外,落地後成側弓箭步狀。擊球后,右腿隨即旋內蹬伸回動。

向左側蹬跨步則相反而行。

(二)並步右側移動步法

從起動開始,身體側向右側,身體重心移向右腳,左腳向右腳並步靠攏,並以前腳掌著地向右側蹬伸,右腳在左腳並步未落地時,髖關節旋外後向右側跨出一大步,落地時腳尖朝向右側方向。擊球后,右腿隨即再旋內蹬伸回動。這種步法,通常在對方來球距邊線較近時運用。

(三)左側前交叉移動步法

起動時,左腳先向左側邁一小步,隨即以左腳為軸,身體左轉,右腳向左側跨一大步,呈背對球網姿勢擊球。擊球后,右腿迅速蹬伸右轉體還原成面對球網姿勢,並利用左腳並步調整身體重心和回動。這種步法與並步一樣,通常在對方來球距邊線較近時運用。

頭頂區後退步法

指在用正手或頭頂擊球技術,還擊對方擊向本方左後場區高球的腳步移動方法。

頭頂區後退步法與正手後退步法相差無幾,區別在於:起動時,右腳向右後側蹬轉的幅度更大一些,以保證髖關節能帶動身體轉向左後方,使自己的左肩能接近朝向右側網柱。最後一步起跳擊球時,左側髖部迅速轉向左後方,帶動左腿後撤到身後,用左腳掌和腳跟內側著地緩衝以支撐身體重心,同時右腳前跨,著地時身體前傾,身體重心移至右腳上,左腳開始回動。

發球規則

1 發球時任何一方都不允許非法延誤發球;

2 發球員和接發球員都必須站在斜對角發球區內發球和接發球,腳不能觸及發球區的界線;兩腳必須都有一部分與地面接觸,不得移動,直至將球發出

3 發球員的球拍必須先擊中球託,與此同時整個球要低於發球員的腰部。

4 擊球瞬間,球拍杆應指向下方,從而使整個排頭明顯低於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部

5 發球開始後,發球員的球拍必須連續向前揮動,直至將球發出。

6 發出的球必須向上飛行過網,如果不受攔截,應落入接發球員的發球區內。

7一旦雙方運動員站好位置,發球員的球拍頭第一次向前揮動即為發球開始。

8 發球員須在接發球員準備好後才能發球,如果接發球員已試圖接發球則被認為已做好準備。

9 一旦發球開始,球被發球員的球拍觸及或落地即為發球結束。

10 雙打比賽,發球員或接發球員的同伴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擋對方發球員或接發球員的視線。

單打發球

1 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2 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3 如「再賽」,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得分來站位。

4 球發出後,由發球員和接發球員交替對擊直至「違例」或「死球」。

5 接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員就得一分。隨後,發球員再從另一發球區發球。

6 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隨後,接發球員成了發球員,雙方均不得分。

雙打發球

1 一局比賽開始和每次獲得發球權的一方,都應從右發球區發球。

2 只有接發球員才能接發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觸及,發球方得一分。

3 自發球被回擊後,由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然後由接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4自發球被回擊後,運動員可以從網的各自一方任何位置擊球。

5 接發球方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方得一分,原發球員繼續發球。

6 發球方違例或應球觸及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原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雙方均不得分。

7 每局開始首先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8 每局開始首先接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

9 上述兩條相反形式的站位使用於他們的同伴。

10 如有再賽,則以該局本方總得分來站位。

11發球必須從兩個發球區交替發出

12 任何一局的首先發球員失去發球權後,由該局首先接發球員發球,然後由首先接發球員的同伴發球,接著由他們的對手之一發球,再由,另一對手發球,如此傳遞發球權。

13運動員不得有發球順序錯誤和接發球順序錯誤,或在同一局比賽中連續二次接發球

14 一局勝方中的任一運動員可在下一局先發球,負方中的任一運動員可先接發球。

重發球有裁判員宣判「重發球」,用於中斷比賽。

1 遇不能預見或意外的情況,應重發球。

2 除發球外,球過網後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應重發球。

3 發球時,發球員和接發球員同時違例,應重發球。

4 發球員在接發球員未做好準備時發球,應重發球。

5 比賽進行中,球託與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離,應重發球

6 司線員未看清,裁判員也不能作出決定時,應重發球

7 「重發球」時,最後一次發球無效,原發球員重新發球

死球 下列情況為死球∶

1 球撞網並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

2 球撞網或網柱後開始在擊球者這一方落向地面;

3 球觸及地面;

4 「違例」或「重發球」已被宣報。

發球區錯誤

以下情況為發球區錯誤:

l. l發球順序錯誤;

1.2在錯誤的發球區發球;

1.3在錯誤的發球區準備接發球,且球已發出。

2如果發球區錯誤在下一次發球擊出或擊出後發現,則錯誤不予糾正。

3如果發球區錯誤在下一次發球擊出前發現:

3.l雙方都有錯誤,應『重發球」;

3.2錯誤一方贏了這一回合,應「重發球」;

3.3錯誤一方輸了這一回合,則錯誤不予糾正。

4如果因發球區錯誤而「重發球」,則該回合無效,糾正錯誤重發球。

5如果發球區錯誤末被糾正,比賽繼續進行,並且不改變運動員的新發球區和新發球順序。

單打基本戰術

一個球員掌握的技術越全面、熟練、正確和實用,那麼他的戰術的運用和實現也就越***。因此,戰術必須建立在熟練和正確地掌握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技術動作的前提下,伺機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合理地、靈活地組合運用才能構成。

所以,就技術和戰術的關係而言,技術是戰術的基礎,是組成戰術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先進的技術必然促進戰術的發展和變化。而戰術的不斷變化和發展,同樣也反過來促進原有技術的更新與發展。

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絡、互為影響、共同發展的辯證關係。

一、控後突前戰術

採用後場的高遠球和平高球,網前的推球和挑球等技術,重複壓對方後場兩角,造成對方被動,然後伺機採用殺球、吊球、搓球、勾對角球等技術攻擊對方空檔。此戰術用來對付後場技戰術進攻能力相對較弱者和後退步法慢或擊球后急於上網的球員較為有效。

二、控制網前搶點突擊戰術

通過運用各種技術主動搶先放網,或迫使對方先放網後再憑藉自己良好的網前手法,靈活運用搓、推、勾技術,造成對方網前直接失誤,或抓住其被動擊球的有利時機進行中後場的殺、劈、吊和網前的撲球得分。

三、拉開突擊戰術

先以快速而準確的落點控制對方場區四個角落,迫使對方前後左右地來回奔跑,當對方來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失去身體平衡時,抓住空檔和其弱點進行突擊。這種戰術通常用來對付步法移動較慢、靈活性和體力較差的球員。

四、發球搶攻戰術

以髮網前球或平快球為主,限制對方進攻,迫使對方出高球。然後運用殺球和吊球攻擊對方的弱點或空檔。發球搶攻戰術主要用於對付防守技能較差或後場進攻技能相對較強的對手,從而為自己創造更多的進攻機會。

五、對角線球路戰術

無論在進攻或防守,前場或後場,都是以打對角線球路為主,從而迫使對方球員在移動中多做轉體,多走曲線。它主要用來對付場上靈活性較差、轉體較慢的球員。

六、重複球戰術

通過自身出球的節奏變化和良好的擊球動作一致性,針對對方隊員的某一個技術薄弱點,或擊球后回中心位置較快的特點,重複地將球攻擊到對方場上的某一區域。如運用「重複壓後場」戰術來對付後場移動較慢或技術相對較差的對手;運用「重複壓頭頂」來攻擊對方反手區的薄弱還擊;運用「重複放網」來控制網前擊球后習慣後退較多,缺乏封網意識的對手。

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和反手髮網前球的基本要領

正手發高遠球 身體形成左肩向球網,身體重心移植右腳,右臂向右後方擺起,完成引拍動作。完成引拍動作之後,緊接著身體重心隨著上體由側面轉向正面而移植左腳,右腳跟提起,上體稍微前傾,右前臂向側下方揮動至上體由側面轉向正面是,左手開始放球。此時腕部動作儘量伸展,做最後擊球動作,右前臂完成向側下方惠東後,緊接...

我打羽毛球老是使不出力氣來怎樣改善啊

1 練習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否則很容易受傷 2 要養成正確 靈活多變 正 反手 的握拍方法,堅決糾正 拳握法 和 蒼蠅拍握法 3 練每項手法技術都要採取多球訓練的方法,這樣才能強化技術 4 發球要從發高遠球練起,熟練掌握後逐步練習其他 5 後場技術也要把高遠球掌握好再練習平高球 吊球和殺球,並且注意後...

我打羽毛球有段時間了但技術老是不能提高是什麼原因

1.你的發力不一定是對的。2.整個羽毛球是要有一定天生的協調性與敏捷。3.大部分人的動作都非常的僵硬,整個動作必須舒展4.找高手 5.看球賽的時候主要要盯著他們的步伐 6.最好找一個教練,不一定很貴 7.無論是學習,發展還是工作,都會遇到一個瓶頸期,不要沮喪,熬過去了就是強者。7.不管怎樣,有這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