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恰檸檬一號選手
沒有。郭子儀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郭子儀從不居功自傲,始終寬厚待人,無論是對皇帝,同僚,下屬,乃至奸臣,所以在朝中有著極高的人氣,可理解為「裝孫子」。
但是不是有野心,很難說,王莽謙恭未篡時,也是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當時朝野的名流都稱讚歌頌王莽,可結果呢……而平定安史之亂後並不具備稱帝的環境,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大約有30個以上藩鎮,郭子儀只是其中的朔方節度使而已,實力不足以稱帝。大多數藩鎮名義上都還算是聽命於****的,藩鎮之間互相結盟自強還可以,一旦有誰貿然稱帝,肯定群起攻之,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和涇原軍的朱泚就是例子。
如果要稱帝的話,估計中國歷史就提前進入五代十國,而貿然稱帝失敗的可能性很大。朱溫篡唐建樑時,已經控制了半壁江山,結果後梁只存在十幾年還是被其他藩鎮給滅了所以象郭子儀那樣聰明的人是絕對不會稱帝的。
郭子儀率兵打敗吐蕃後,唐代宗不敢回長安,決定將洛陽作為國都。郭子儀便上疏說:「長安的地理、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近來被吐蕃侵犯,是因為軍隊不精,政務荒廢。
陛下若憂慮長安遭到掠奪後物資匱乏,只要組織重建,安撫百姓,訓練軍隊,不出一個月就會有起色。」
唐代宗看到郭子儀的上疏,感慨地說:「郭愛卿對國家一片公心,功在社稷,朕要及早回到長安。」唐代宗回京後,親自下車扶起叩拜在地的郭子儀。
其後,唐代宗又賜給郭子儀免死牌,並在凌煙閣為郭子儀畫像,以表彰其功績。
2樓:渣黔涼
他不會稱帝,他是個很聰明的人。如果要稱帝的話,估計中國歷史就提前進入五代十國,而貿然稱帝失敗的可能性很大。朱溫篡唐建樑時,已經控制了半壁江山,結果後梁只存在十幾年還是被其他藩鎮給滅了所以象郭子儀那樣聰明的人是絕對不會稱帝的
3樓:蠟筆小新快樂
郭子儀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亂」,救唐朝大廈於即倒的功勳。「安史之亂」是唐朝最致命的打擊,使一個貌似強大、盛況空前的唐朝幾乎傾覆,唐朝的幾十萬**大軍不堪一擊,唐明皇李隆基出逃成都成為流亡**,太子李亨被大臣百姓們留在河朔之地肩負收復長安的重任
4樓:這很撩妹
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乾元元年(758年)八月,進位中書令。
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閒官。寶應元年(762年)初,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平定叛亂,不久又被解除兵權。
5樓:大長腿黑呀
郭子儀從不居功自傲,始終寬厚待人,無論是對皇帝,同僚,下屬,乃至奸臣,所以在朝中有著極高的人氣,可理解為「裝孫子」。但是不是有野心,很難說,王莽謙恭未篡時,也是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平定安史之亂後並不具備稱帝的環境,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大約有30個以上藩鎮,郭子儀只是其中的朔方節度使而已,實力不足以稱帝。
大多數藩鎮名義上都還算是聽命於****的,藩鎮之間互相結盟自強還可以,一旦有誰貿然稱帝,肯定群起攻之,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和涇原軍的朱泚就是例子。
6樓:小黑娃
郭子儀就開始了平叛之路,755年十一月,郭子儀因喪母在家裡守孝,朝廷將之「奪情」啟用,也是強行派他出兵抵禦叛軍的。只不過他沒有參與洛陽以及長安附近的戰鬥,而是被充朔方節度副大使,率朔方軍跟叛軍作戰。就是說剛開始,郭子儀的戰事並不在唐朝核心區。
因為當時安祿山造反已經蓄謀已久,他一發兵就是全方位的,並非一點爆破;除他外,還有史思明等,幾乎同時向唐朝**,氣勢洶洶,史無前例。
7樓:那天又會被封號
我也很奇怪,郭子儀比諸葛亮更有識才之能。無論軍事,還是內政都是一把手。他兒子又多,很多都成了一方將領,而且和同事的關係都好,聯合那些被害的有能力的將領。如果造反不是輕兒易舉嗎?
8樓:輪迴者
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後,沒有稱帝的打算郭子儀從不居功自傲,始終寬厚待人,無論是對皇帝,同僚,下屬,乃至奸臣,所以在朝中有著極高的人氣,可理解為「裝孫子」。但是不是有野心,很難說,王莽謙恭未篡時,也是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這樣的人不會篡位。
9樓:不想工作的一天
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具備了稱帝的實力,但他沒有那個野心且忠於大唐。說白了老郭就是大唐最識相的家將,他一直明白李家的皇帝們,一直都是心眼很小,猜忌很多,要伺候這幫大爺們,就應該做到如下幾點:絕對聽話、任勞任怨、有非凡的領軍才能和戰功、有極高的情商,
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是大唐的保護神,經歷了七代帝王,他為什麼能夠不倒?
10樓:慕曉曉曦
自古帝王多薄倖,帝王免不了要猜測那些手握兵權的大將,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歷經七代帝王,卻依舊能夠善始善終,他憑藉的是什麼呢?
郭子儀擁有超級高的情商,當時,唐朝的官職沒有幾個比郭子儀高的,他每次接待一個小官的時候,都恭恭敬敬以最高賓客的禮儀對待,子孫不解,他說道,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這個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一旦得勢,從前對他不恭敬的人,他一定會報復,我們即便不與他交好,也不能得罪他,後來果然那個人得勢了,以前得罪過他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卻始終對郭子儀客客氣氣。
郭子儀始終對唐朝的統治者抱有一種謙恭的態度,相信醉打金枝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他的兒子娶了公主,再一次喝醉酒之後打了公主一巴掌,郭子儀親自綁著自己的兒子上殿請罪,表達自己對皇室絕對的恭敬之意。
郭子儀不僅具有超高的情商十分會做人,在朝堂上的人員非常好,而且絕不居功自傲,一生戰功無數為人卻非常謙遜。
郭子儀是七朝元老,始終明白自己的責任,皇帝讓郭子儀卸掉兵權,郭子儀就乖乖聽話,國家危難之時,郭子儀依舊能夠站出來力挽狂瀾,國家需要郭子儀這樣的人,皇帝也不會猜忌這樣的人,因此,郭子儀能夠得到善終。
11樓:淡年華
郭子儀是個非常能忍的名將,他自己家的祖墳被別人刨了都沒有急眼,而是很冷靜的處理,他的政治智慧很高,他在保全自己的情況下取得了君主的信任。所以他才能這麼經久不衰。
12樓:歷史中的輪迴
郭子儀這個人可謂是德才兼備之人,有能力,而且忠心低調,所以能夠歷經七朝。
13樓:匿名使用者
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得到了足夠的權力,而其後的君主在叛亂之後,掌控能力越來越差,已經不能扳倒他了。
14樓:哈哈兒哈
確實也是經歷了幾代帝王,但是他能夠不打,主要是因為他懂得擺正自己的位置。
15樓:豌豆
郭子儀是一名武舉出身的人,他平生經歷了七朝更迭,這就說明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
16樓:向死而生的態度
我覺得他之所以能夠經歷七朝,是因為他會審時度勢,然後對每一位唐朝的皇帝都非常的忠心。。
17樓:卿卿小築
大唐帝王頻繁更換,哪一代都是根基未穩就**了,還要依仗於他
18樓:此時無少
其實對於郭子儀這個人來說,是非常的厲害的,畢竟他的能力很強。
19樓:價值夢想家
因為他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始終把自己當的臣子,而不是大唐的恩人。
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的經過是怎樣的?
20樓:中地數媒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任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靈武郡太守,由北路東進,屢敗叛軍,斬叛將圍萬頃,繼而收復雲中(大同)、馬邑(山西朔縣),向東進入東陘關,這一連串的戰績,使郭子儀得到御史大夫的官職。天寶十五年(756),叛將蔡希德攻陷常山郡(河北正定),河北盡失。郭子儀和河東節度使率師下井陘(xíng),拔常山,然後攻入趙郡,俘敵四千。
叛將史思明收集亡散士卒,合兵五萬,郭子儀、李光弼屯駐恆陽(河北曲陽),深溝高壘,堅壁自固,叛軍來則守,叛軍去則追。白天炫耀軍威,夜間偷襲敵營,使史思明將士終日不得休息。當敵軍疲憊不堪之際,郭子儀率軍出擊,於嘉山大敗史思明,殺敵四萬,史思明狼狽逃至博陵(河北定縣)。
於是,河北中部十餘州郡深受鼓舞,紛紛誅殺叛軍,歸順朝廷。
正當郭子儀在河北勝利進軍,準備直搗叛軍老巢范陽的時候,唐軍在潼關堅守的哥舒翰被叛軍打敗,全軍覆沒,叛軍長驅直入,佔領了長安。郭子儀聽到潼關失敗,率軍退入井陘,河郡縣又為叛軍佔領。
長安陷落,玄宗倉惶出逃四川,馬嵬(wéi)驛發生兵變,奸臣楊國忠被處以死刑。最後,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即帝位,是為唐肅宗。唐肅宗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做了宰相,併兼為朔方節度使。
唐肅宗準備大力調整部署,反擊叛軍。當時肅宗周圍,文武**不滿三十,軍事完全依賴郭子儀。先是叛將阿史那從禮率眾數萬,進攻朔方,郭子儀主動進攻,雙方大戰於榆林境內,郭子儀大敗叛軍,殲敵三萬,俘虜一萬,保衛了靈武。
接著,郭子儀揮師南下。當時兩京均在叛軍手中,唐軍要取兩京,必須先得河東。於是郭子儀先派心腹潛入河東為內應,然後又率大軍過黃河,河東一下為之收復。
唐肅宗急於收復兩京,於至德二年四月,任命郭子儀為司空、天下兵馬副元帥,攻克兩京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身上。郭子儀率軍進至鳳翔,及後再由鳳翔向長安推進。在長安西,郭子儀與十多萬叛軍激戰,殲敵六萬餘,長安叛軍首領張通儒棄城東逃。
被叛軍佔領一年多的都城長安遂為唐軍收復。官軍入城,市民夾道歡呼。休整三天後,郭子儀率軍繼續東進。
十月,安慶緒遣兵十萬至陝州,經過激戰,叛軍大潰,安慶緒聞主力潰敗,渡河退保相州,郭子儀不戰而攻克洛陽。繼而河南、河東、河西之亂皆平。十一月,郭子儀自洛陽入朝,肅宗遣儀仗隊迎於壩上,他感激地說:
「我的家國,由卿再造。」入朝後,唐肅宗即加封郭子儀為代國公、司徒。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郭子儀拜為中書令。九月,朝廷令郭子儀等七節度使及平盧兵馬使董秦為主攻部隊,李光弼等兩節度使為配合,討伐安慶緒。肅宗為了協調兩軍的關係,又任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負責節度諸軍,實際上成了部隊的最高統帥。
十月,郭子儀率兵過黃河,圍衛州。安慶緒率兵七萬傾巢出動,分三路救衛州。郭子儀把三千弓箭手埋伏於營垣之中,自己假裝失敗,叛軍不知是計,追到營垣,伏兵全部起來射叛軍,箭如雨點,安慶緒大敗而退,郭子儀乘勝率部追擊,擒殺安慶緒弟弟安慶和。
此次戰爭,叛軍被斬首三萬,安慶緒遭到慘重地打擊,走投無路,只得退走鄴(yè)城,向史思明救援。於是史思明從范陽發兵十三萬,南下攻佔魏州,成為與安慶緒遙相呼應的犄(jī)角之勢。乾元二年(759)二月,史思明率軍,抵達鄴城,他們假扮成唐軍,搶掠唐軍運糧船隻,唐軍糧缺軍心不穩,加上魚朝恩又從中掣肘,唐軍被史思明擊敗。
這樣一來,各節度使只得相繼退兵,郭子儀也被迫退保洛陽。史思明進入鄴城,叛軍發生內訌(hòng),史思明殺了安慶緒,讓兒子史朝義留守鄴城,自己返回范陽,當了大燕皇帝。
不久,唐代宗發動對安史之亂最後一個頭目史朝義的進攻,任命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這次戰爭可惜由於程元振、魚朝恩的反對,郭子儀沒有隨行,仍在京城閒居。
寶應二年(763),歷時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被平定。
霍光與郭子儀同樣功高蓋主,為何結局不同
郭子儀是忠臣,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 洛陽。擊敗吐蕃 党項的入侵。到老年才隱退,主上依然去看望他。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去病的母親跟小吏私通生了霍去病。小吏不敢認私生子,後娶了妻,生了霍光。霍去病立功封侯之後,前來找小吏相認。後來霍去病為霍光打點了官職,讓霍光平步青雲。霍光輔助漢昭帝時也是忠...
功高蓋主郭子儀,85歲高齡謝世,他為何能得以善終
郭子儀可以全身而退 得以善終主要還是因為他了解各位帝王的心思,知道帝王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臣子,識時務者為俊傑,自然可以得以善終,還能流芳百世。當然了,我們也不能否認,郭子儀的功勞也是他可以善終的一個原因,他一生所效忠的帝王太多了,功勞自然也就很多,各個帝王對於他也是敬重。歷史上因為功勞過高,而被君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