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套套愛邊緣
周惠王,(卒於前653年或前652年),姓姬,名閬,東周第五代國王,諡號惠王。他是周莊王的兒子,在位25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惠王姬閬即位後的第二年(公元前675年)秋,為國,邊伯、 詹父,子禽,祝跪等五個大夫,由於莊王生前曾經囑咐要立庶子子頹為國君,對釐王病死後由姬閬即位十分不滿,就聯合貴族蘇氏,一起擁奉子頹,發動叛亂,攻打姬閬,卻被擊敗後出逃。
子頹逃到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又在蘇氏陪同下逃奔到衛國。衛惠公由於怨恨周王收留了自己的政敵公子黔牟,就聯合南燕,支援子頹。這一年冬,衛和南燕出兵攻入周朝都城,逐走姬閬,立子頹為天子。
鄭厲公出面調解周王室之亂,沒有成功,於是就在第二年春俘住了南燕國君仲父,並且將流亡在外的姬閬安置在鄭國的別都櫟(今河南禹縣),還將王室的器皿用具從成周搬到櫟,供姬閬享用。公元前673年春,鄭厲公和虢公在弭(今河南省密縣內)誓師伐子頹,鄭、虢聯軍很快攻入都城。子頹和邊伯等5個大夫正在喝酒慶賀,措手不及,被聯軍殺死。
鄭厲公和虢公迎姬閬回到都城,重新登上天子寶座。這場內亂史稱「子頹之亂」。為了感激鄭、虢兩國的援助,姬閬將酒泉(今陝西省東部一帶)賜給虢,將虎牢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以東之地賜給鄭。
這樣,內亂平息了,周王朝的疆土又一次縮小了。 姬閬在位期間,齊國繼續東攻西伐,兼併小國,擴大力量。公元前670年,齊軍攻滅郭國(今山東省聊城縣東北)。
齊桓公問當地父老:「郭為何滅亡?」父老回答說:
「因為國君愛賢人而恨壞人。」齊桓公不理解,問道:「照各位所言,你們的國君是位賢明的君主,那怎麼又會亡國的呢?
」父老回答說:「國君愛賢人而不任用;恨壞人而不翦除,所以導致了亡國。」 當時,魯國的慶父(魯桓公子)先後殺掉了國君子般、閔公,導致魯國大亂。
時人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就成了著名的成語。
魯僖公即位後,索要避居於莒國(今山東省莒縣)的慶父,慶父自知罪責難逃,自殺於莒,魯國內亂才暫告平息。 當時衛國的國君衛懿公酷愛養鶴,平時竟然讓他最喜愛的鶴乘座華麗的軒車,享受大夫的待遇,國人怨聲載道。公元前660年12月,戎兵攻衛,衛懿公率軍迎戰,兩軍相遇於滎澤(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北)。
臨戰前,衛國將士埋怨說:「大王平時如此厚待鶴,現在就讓鶴去抵敵吧!」一時軍無鬥志,被打得大敗,衛懿公也被亂兵殺死,成為玩物喪志者的鑑戒。
姬閬晚年寵愛陳國的女子惠後,準備廢去太子鄭,改立惠後生的庶子子帶。公元前655年夏,齊桓公邀集了宋桓公、魯僖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昭公,與太子鄭相會於衛國的首止(今河南省睢縣東南),宣佈支援太子鄭為嗣君。姬閬十分生氣,就指使鄭文公背約去聯絡楚國,自己派人去聯絡晉國,試圖組成周、鄭、晉、楚聯盟,以對抗齊國。
齊國先發制人,連續興兵攻鄭,迫使鄭國叛周親齊,使姬閬的計劃破產。 公元前652年12月,姬閬病死。死後的諡號為惠王。
2樓:匿名使用者
西周最後一個是周幽王姬宮湦(shēng)
東周最後一個是周赧王姬延
北周最後一個是周靜帝宇文闡
後周最後一個是周恭帝柴宗訓
武周最後一個是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
吳周最後一個是吳三桂之子吳世璠
大周有幾朝幾代分別是那些皇帝
3樓:京城「老炮兒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30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4樓:匿名使用者
周朝 我只知道有800多年 由周文王創立,即位的是周武王。 最後一個皇帝就是 烽火戲諸侯的 周幽王
大周以後是什麼朝代?
5樓:春風化雨
周朝以後是秦朝。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雖然東周時周天子權力大幅削弱,但仍是名義上的天子。
這是中國的朝代表,可以看到裡面周朝之後是秦朝。
周朝(前2023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
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88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建立,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週。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遊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
生活於渭河流域(陝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后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
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為「天下共主」。
6樓:匿名使用者
大周以後是秦朝。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三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朝(劉宋、蕭齊、蕭樑、南陳)、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北宋、南宋、遼、金、元、明、清。
中國朝代簡史: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隋、唐、宋、元、明、清。
朝代: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相傳的整個統治時代 。朝代是界定某一個政權時期的名詞,「朝代名稱」大致有五個來由:
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建立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建立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係;寓意吉祥。
中國朝代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朝」與「朝代」的區別在於」朝」是當時就有的觀念,如孔子說過「丈於朝」,中文所謂的「 朝 」字具有今日含義。在政治上用來引用當政者政權的意思, 有「今朝一家政權治天下 」 的觀念。
因此「朝」類似現在所說的「國家統治政權」(即國家行政管理的**),而並非等同於現代定義的「國家」(國在中國古代從部落聯盟的氏族土地,商周朝指「諸侯國」,是一種地方政權管理單位 );「朝代」則是後人方便劃分歷史的稱呼, 「朝代」 理論也都不是近代學者發明的,也是古代官方為了區分某政權的歷史時期所定的既有劃分法則。
最明顯的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朝代」很明顯不是隻一個「朝」,而是由多個不同政權,如晉朝、五胡十六國 、南北朝等「子朝代」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與北朝,南朝的宋、齊、樑、陳則各別都是以「朝」為劃分標準。
中國的朝代都用「朝」為劃分標準,區分某政權的執政時間,所以往往會有「朝代」存續時間與「王朝」的國祚重迭的情形。
7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 戰國 秦 漢 三國 兩晉 隋 唐 五代 十國 宋 元 明 清
8樓:
前1046,武王姬發建立西周,前771年周幽王時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西周之後是東周,東周於前770年平王東遷,前256年周赧王時被秦昭王所滅,之後算戰國,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前206年秦滅;南北朝時有一個北周,551年孝閔帝宇文覺建立,581年楊堅取代外孫靜帝宇文闡,立隋581年-618年;唐朝中間有武周,690年武則天廢了兒子李旦稱帝,705年武則天退位,唐中宗李顯復位;五代十國,有個後周,951年,郭威建立,歷三世,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周恭帝柴宗訓退位;元末,張士誠立國號周,1354-1367,就是萍蹤俠影錄裡張丹楓的祖先;2023年,三藩叛亂,吳三桂自號周王,2023年,三藩平。
武則天登帝之後改大唐為大周,那她的下一任皇帝是李唐還是武周
9樓:梔子花若木魚
第一代女皇帝,是第五代皇帝!
唐朝最後一個皇上是誰,唐朝最後一位皇帝是誰
最後一個皇上是唐昭宣帝李柷,即唐哀帝。大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後,已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到了唐哀帝李祝這裡整個唐王朝已經是強弩之弓,危在旦夕。唐朝最後一個皇上是唐景宗李柷。唐朝最後一位皇帝是誰 唐朝最後一個皇帝是唐李拀。哀帝李柷 ch 是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 892 九月三日生於大內。初名李祚,乾寧四年 ...
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是,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是哪位?
清朝的末代皇帝 宣統皇帝愛新覺羅 溥儀是我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應該是袁世凱,他復辟帝制 年號洪憲 末代皇帝 宣統皇帝愛新覺羅 溥儀 宣統帝 愛新覺羅 溥儀 愛新覺羅 溥儀 宣統皇帝 有名無實的是溥儀,有實無名的就不用說了吧 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是哪位?不應該是南明永曆皇帝?太祖都不承認滿韃 看看文...
唐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最後一位是誰,那一年滅亡的
唐共歷經21位皇帝 若含武則天 共289年。最後一位是景宗李柷,天祐四年 907年 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唐朝滅亡,享國290年。朱溫改國號樑,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開封。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後唐和十國的南唐都自稱是唐朝的承繼者而用 唐 作為國號。唐朝 618年 907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