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1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仁」字始見於儒家經典《尚書·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
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範,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
2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說,要求把仁的學說落實到具體的政治治理中,實行王道,反對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
孔子思想中「仁」的解說是誰最早提出的
2樓:
孔子提出系統的仁學思想之前的春秋時代就出現了許多關於仁的思想記載。《詩經·鄭風·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詩經·齊風·盧令》曰:
「其人美且仁」,兩處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聯絡一起,顯然在這裡,仁是儀文美備的意思,有「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意義。《尚書》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藝,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孔子怎樣解說恕的含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對「恕」道的解釋見於《論語·衛靈公第十五》簡單講即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忠恕」之道是一體的不能分開。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
忠是從積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裡所說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盡力地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盡心盡力地讓別人飛黃騰達。
這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從消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衛靈公》篇裡回答子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的問題時所說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出處:《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 所不欲,勿施於人。」
4樓:beling不琳
孔子對恕的解釋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也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是對「恕」的解釋,指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倍的人。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翻譯:子貢問孔子問道:「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吧!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忠恕之道」可以說是孔子的發明。這個發明對後人影響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處理人己關係的一條準則,這也是儒家倫理的一個特色。
這樣,可以消除別人對自己的怨恨,緩和人際關係,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5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學生子貢,希望老師能夠給他一個處世的金科玉律,說:老師你就跟我說這一輩子你就告訴我一個字,我就可以終身受益,你告訴我一個字,讓我一輩子就遵守它。你說什麼教育能縮成一個字?
老師也能說出來,老師還特寬和,商量的口氣說:豈恕乎。就是寬恕的恕,說如果有這麼個字,那這個字就是「恕」字吧,然後老師又為這個「恕」字加了八個字的解釋,這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什麼叫忠恕?就是你自個兒覺得不想幹的事,你就彆強迫別人幹,你一輩子做到這一點就夠了,就這一個經驗夠你活一輩子,這就是老師告訴他學生的話,所以什麼叫半部《論語》治天下?
有時候學幾個字就夠你一輩子用了。所以真正聖人不會讓你去背《千字文》,記住那麼多你才能活明白嗎?記住一個字,有時候就夠了,就是寬容一點。
所以他的學生曾子也曾經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說我老師這一輩子,真正道理,也就是忠恕而已,就這麼簡單。
本章句體現孔學概念中「恕」的重要地位和基本含義。孔子很明確地說,「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內涵就是用自己的感受,設身處地來推測別人的感受,恕道就是「推己及人」。其背後有一個對自己某種欲求的剋制,所以「恕」表現成行為就是「克己」。
在這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對「恕」的解釋,而「恕」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一個方面。孔子之道的核心是「仁」,分開來便是「忠」、「恕」二字。所謂「忠」,就是《論語·雍也》篇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仁」的積極面,並非人人可以做到;至於「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是人人可以「終身行之」的,千百年來逐漸成為人們處理人際關係的一項重要原則。
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個體,我們自己跟別人都是應該享受同等的人權的,我們渴望尊重和理解,別人也是一樣的,孔老夫子的這句話,其實我們也可以看作是對平等人權的呼喚,對尊重理解的渴望。每個人的能力有限,我們有的時候可能沒有更大的能力幫助到別人,但是如果我們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給予了他人最大的理解和尊重,這樣一來,即使我們沒有能力做到一些幫助的事情,但是別人也能夠寬容我們,因為我們站在了他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去感同身受,這才是人能夠得到的最大的尊重和關愛。傳統知識分子人格修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仍有閃光點。
我們都不希望別人貶低我們的人格,不希望在學習和休息時有人打擾,也不願意看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齷齪不堪,等等。但是,我們是否在有意或無意之中對我們身邊的同學、朋友做了這樣的事呢?要考慮到,許多我們「不堪其憂」的事情別人恐怕是一樣窮於應付,獲取別人尊重的最佳途徑是首先去尊重別人,我們不妨先從自身做起,多為他人著想,相信我們會有更加美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和氣氛。
6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就回去回來這個數
誰能幫忙解釋論語2.11~2.15的意思和字的解釋
孔子思想對當今社會有哪些影響,孔子的思想在當今社會有什麼意義?
基本沒有影響,而且我非常討厭那些說什麼解釋孔子思想的什麼書,我承認也有好的書但我沒看到,而且那也不是孔子的思想,想學習孔子的思想就去看論語,看不懂原文就看翻譯就這麼簡單。1,孔夫子的思想可是很多的 不過他最主要的貢獻還是儒家思想。2,儒家總體說來就是講究 忠,孝,禮,義,節。3,忠 現階段的表現就是...
孔子的教育哲學有哪些,孔子思想的哲學和教育在今天有什麼作用
一 中庸思想。孔子說 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論語 雍也 中庸回 說 仲尼曰 答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並不是調和,折中。而是 中庸 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是站在宇宙萬物,人...
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廣泛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傳統的
來1 重溫真理而不 自簡單模仿。編訂和整理了 詩經 等五經。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仁 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2 孔學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點更多。阻礙思想文化自由發展,宣揚封建綱常等級學說。為五四運動的發生準備了思想基礎。3 汲取儒家君子品格的價值觀 對儒家倫理進行現代轉化,提出了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