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
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 白話問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
不孝有三,生不能養,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其中無後為葬不能祭祀裡的。
--張紅星
在原始宗法制時代孝有三個層面:其一,"生,事之以禮";其二,"死,葬之以禮";其三,在死後的漫長歲月,子子孫孫"祭之以禮".並進而得出結論,"不孝有三"應該是:
生不敬順,一不孝也;死不禮葬,二不孝也;無後絕祀,三不孝也!
聽書講古,經常能聽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篇,原文是:孟子曰: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孟子並沒有解釋此「三」究竟是哪些。
雖然孟子沒有明示,但是漢朝的經學家趙岐在註釋這一篇的時候,給出了起碼是他自己認為合理的答案,《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趙岐注云:
「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雖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時代的儒家思想,已經較孔子時代的有一些進步了。從不孝的第一條「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就可以看出:在孔子時代,孝和忠的表現,就是表面上的順從、唯唯諾諾,哪怕明知道長輩有錯,也要認可,不能指出。
孔子《孝經》上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而到了孟子時代,儒家思想已經開始反思,對於這種情況,孟子的儒家思想認為這就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即不孝。
對於第二條,也是與孔子時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認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來,「無後」反而排在第三位,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為大」。我們可以通過孔、孟儒家思想的發展,看出「不孝」定義的發展。當然,孟子的 《離婁上》也好,孔子的《孝經》也好,其所宣揚的孝道,是中國曆來所宣揚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
2樓:yqsy一切隨緣
白話問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沒有後繼人是三個不孝中的最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百善孝為先,中國古代的三孝是指哪三個?
3樓:古方紅糖
其一為使親人陷入危難之中為不孝,
其二為貧窮人家不知道找方法使家人幸福起來為不孝,
其三為沒有後代為不孝。
根據《孟子離婁上》所記載的,不孝有三,無後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還是最嚴重的一個。古人對娶妻生子十分看重,好的血統能生出好的後代,這對家族的傳承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而娶了妻子卻沒能生出孩子,這對父輩來說是極為不敬的。古時舜娶了妻子,但是舜的父輩對於這個兒媳婦不滿意。
如果把娶妻的訊息告訴家裡人的話,家裡人絕對不會同意的,於是舜便偷偷的與其成親了。舜的這一行為在常人看來是有違孝道的,不過在君子看來這其實也是孝道的一種特殊行為,如果舜不娶妻,那就意味著沒有孩子,不過當舜娶了妻子,那就可能生出孩子,所以這在當時來說,舜的行為是盡了孝道的。
而不孝有三,其一為無後,那麼另外兩個是啥呢?《孟子離婁上》中並沒有記載另外兩個孝道是什麼,不過在其他書籍中卻是有所記載的,其中《十三經注疏》中就有提到這三孝,其一為使親人陷入危難之中為不孝,其二為貧窮人家不知道找方法使家人幸福起來為不孝,其三為沒有後代為不孝。兩本書籍都有提到後代,可見後代在古人看來是一件多少重要的事情。
不過三不孝,這三卻不是真真正正的三,只不過是最重要的三點而已,孝有很多,其他書籍關於孝道的書數不勝數,可不止僅僅這三樣,其它書籍提到孝道,好賭不顧親人,好財不顧親人,好色不顧產業也是很大的不孝,孝在我國文化裡可謂是源遠流長,如果僅憑三孝就絕定了孝意,那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才湧現這麼多君子賢士吧。
4樓:
義於親朋,忠於君,娶妻生子留後代!!!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三孝應為:忠義,奉親,有後
6樓:tm一句話
事謂「不孝有三」,以無後為大 。
①阿意曲叢,陷親不義;
②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③不娶無後,絕其袒祀
7樓:天蠍_蘑菇爺
道家說,孝天,孝地,孝父母!
古人說的三孝是哪三孝
8樓:匿名使用者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全句為:「不孝者三,一曰阿意曲叢,陷親不義;二曰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三曰不娶無後,絕其袒祀。三者之中,以無後為大。
」這是列入中國古代法律的。如果有上列三種不孝的行為要被打板子甚至判刑。父母想幹不仁不義的事,子女不加勸阻是一不孝。
父母失去勞動能力,家裡又窮,子女不想辦法掙錢,是二不孝。如果沒有了父母,但兒子不願娶妻生子擔負起為人父為人夫的責任,不能為家庭延續後代,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都是指哪三不孝?
9樓:遇學卯菀菀
不孝有三: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中無後為大。
解釋1: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
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
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說的最大的不孝了。
解釋2:
1.若不懂得順從父母的意思,違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於不義,是為一不孝。
2.當父母親年老,為人子,若因家裡沒錢,無法侍奉父母親,使其三餐無法溫飽、生病無錢看醫,
或者無功名,不能考秀才進士求得一官半職,為家揚名吐氣,是為二不孝。
3.孟子以為,為人子,若不娶媳婦,傳宗接代,沿襲家火,過年過節,無後代為祖先掃墓、祭拜是為三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十三經注疏《孟子·離婁上》,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漢代趙岐注: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直被認為封建思想的桎梏,進而有人說儒家滅人性,孟子沒人情。云云。
因為他們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所謂過繼,是指在一家人家的長久沒有子嗣的情況下,把宗族中其他家的孩子過繼到他家作為他家的子嗣;如果本族沒有,就到外族過繼。目的就是保證他家不斷後。所以,中國的家族沿綿幾十世,這個血脈鏈上,有多少次的過繼,已經很少有人知道。
而且,越是體面的家族,越是在乎有後,所以過繼產生的機率也越大。
與過繼並存的還有其他一些維持血脈流傳的方法,比如借腹生子,比如借種。這兩種情況,讀者從字面上應該可以看出其含義。而尤其要一提的是,關於借種,在中國古代的不少地區,曾經有一種集體的借種行為,是每年確定的時間確定的地點,有大量的長久無子的婦人聚集到一起,而那裡還會聚集一群準備與那些婦人交合為她們提供「種」的男人。
這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就有相關的描述。可以說是極其愚昧的行為,催使這種行為的就只有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說的,記述在《孟子·離婁上》中,全文是這樣的「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君子以為猶告也。」」我們分析原文不難發現,孟子的本意並非是我們平常瞭解到的含義。我認為更中肯的解釋應該是:
「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做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在取妻的時候沒有稟告健在的父母,是沒有盡做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為舜取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
」其實,孟子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夫子,並非不知變通的老道學。相似的例子還有「男女授受不親」一句。其實在《孟子》裡有人問孟子,如果嫂子溺水了,小叔子該不該給予援手,孟子說當然要給予援手。
這裡就不引原文了,建議求知的讀者自己翻看原文。
那麼孟子的話為什麼會被斷章取義到這種程度!我個人以為這是道學家的故意。很明顯,《孟子》的文字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看得明白的,能看《孟子》的人文字的理解裡應該不會差到把這麼簡單的文字都誤解的地步。
所以這種誤解是一種故意,或者說是曲解。曲解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闡述「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學要旨。
嗚呼!難怪有人說:「和尚是佛門的罪人,道士是道教的罪人,書生是儒家的罪人。」若問「何罪之有?」答曰:「明知故犯!」
從合工大南校區到合肥的三孝口怎麼走
第1種方案 約20站 在 合工大新區 坐 150路 602路 604路 到 繁翡路口 換乘 126路 到 三孝口 第2種方案 約20站 在 合工大新區 坐 150路 602路 到 徽園 換乘 126路 到 三孝口 第3種方案 約20站 在 合工大新區 坐 602路 到 明珠廣場 金寨南路 換乘 12...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孝」是指哪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 全名 全相二十四孝詩選 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 不同環境 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 二十四孝圖 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二十四孝 的故事大都取材於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輯的 孝子傳...
三創是哪指三創,三創是哪指三創
a 建立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發展體制,創新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我市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三創 是指什麼?關於建立國家衛生城市 1.三創 就是要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發展體制,創新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我市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2.建立國家衛生城市 3.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