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沐舞衣
明朝的廷試即殿試,緊接會試後舉行。初為三月初一,後大都定為三月十五。會試中式者均可應考。以
一、二、三甲為名次。
清初是四月舉行殿試;乾隆二十六年定於四月二十一日,從此成為定製。
殿試對策以一日為限,試卷彌封後,收掌官用箱盛儲送讀卷官評閱。
傳臚後,新進士還要在保和殿參加朝考。內容是論、疏、詩各一道,試題由皇帝親命,當日交卷。
2樓:慕雪憶晴
所謂的殿試其實是指科舉考試中通過會試取錄的貢士於殿廷上筆試回答由皇帝擬定的問題的考核。
主要目的是為了確定排名及未來**職稱,皇帝將早先由考官審定好的優秀考卷親自審查,決定最終成績排名。
不過皇帝審定範圍相當有限,一般只有10名左右。因此名義上一甲及二甲人員均屬於皇帝稽核確定錄取人員,所以凡進士出身者均可自稱天子門生,既皇帝親自錄取的學生。
殿試考試時間約為3個時辰,考核結果出來為延後兩日,皇帝賞宴時間為成績確定後的第三日。
這是從「民俗傳統」中摘錄下的最佳答案,非出自本人親筆
科舉考試的具體時間,比如說在幾月份?
3樓:霅霅前溪白
科舉考試一般在三月份、八月份。
在古代,考試時間也是十分固定的,但並不限於一次考試,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後決出狀元的「殿試」,一般安排在三月裡的春天,即所謂「三月廷試」。古代的考試時間,一般也分為三天,但不是像現在這樣連著考,而是中間空出兩天。
明、清兩朝,鄉試時間在陰曆八月份,會試在陰曆二月份,殿試在三月份。鄉、會兩試的時間定在當月的初
九、十二、十五三天。江南鄉試多在秋季舉行,所以又叫「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
科舉考試的意義:
1、積極:為不具有貴族身份的人士提供了參政機會,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促進了官僚體制的進一步成熟,為官僚隊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成為中華帝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2、消極:科舉制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科舉制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4樓:卿其雨倫華
隋文帝楊堅開科考試,隋煬帝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距今約2023年。
唐太宗推行科舉。
武則天首次開設「殿設」,親自選拔人才。
科舉制在清末廢除,存在了大約2023年。
5樓:佔雅懿宗仙
從南北朝就有開始類似的考試但到了隋朝大業元年(605年)才正式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古代科舉考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6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科舉制度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
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
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科舉是幾月份
7樓:匿名使用者
溯史:古代科舉春秋兩季進行
清代科舉考試時間與明代相同
唐代進士科考試時間是一個有待進一步明確的問題.在對唐代進士科舉子申送和省試時間進行考證的基礎上,得出了進士科舉子在每年的十月份申送,尚書省考試是在十一月至來年三月之間進行的結論
北宋次年正月科舉考試。
遼代科舉經歷了一個從隨宜到有定製、由小範圍到大規模的演變過程。遼初科舉無定製,聖宗時考試時間訂為每年舉行一次
科舉必由學校而逐層沙汰,去蕪存菁,集天下之英彥聚於翰林,法度至周全。凡學生未入學者,不論年歲長幼,通稱童生。童生入學先試於府、州、縣官, 再由提學官考試, 稱為童試, 合格後獲取錄入學, 是為生員。
生員就讀於府州縣學, 其優者則錄送鄉試, 每三年一次, 凡遇子、卯、午、酉年行之。考試地點,直隸在京府,各省在布政司。試士日期,則各處一致,皆八月初
九、十二、十五各一場,因其在秋天試士,故又稱為秋試。所考科目,初設科舉時,頭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論一道,三場策一道,中式後十日復以騎、射、書、算、律五事試之。 及洪武十八年,頒科舉定式, 規定初場試試四書三道,經義三道,二場試論一道,判五道,詔誥表內科一道,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 合格者稱舉人;合格者為舉人,鄉試第一者稱解元。
鄉試中式後, 考生繼而試於禮部,是為會試。其舉行時間皆在二月,三歲一次,逢醜、辰、未、戌年行之。因其試於早春,故稱為春試,中式者稱貢士,會試第一者則為會元。
8樓:巴蜀鄉人
古代科舉一般有
院試:每年一次,在縣裡舉行,考前交叫「童生」或「童子」,考中後叫「生員」或「秀才」
鄉試:每三年一次,參考者為秀才,及格後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在八月,故而又叫「秋闈」或「桂榜」。
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的春天,故而叫「杏榜」,地點在京城的禮部官署,考中後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由皇帝主持考試 ,考中叫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叫「金榜」。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進士出身;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9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朝代,科舉日期是不同的,你就把它預設和高考一樣的時間把!
10樓:魔神出世
一個朝代跟一個朝代的不一樣, 咱們現在這個年代的科舉是6-7月份
11樓:啟運立極
八月 ,錄取又稱蟾宮折桂,桂花八月開
科舉制是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的?
12樓:笑褶瞰霓哭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來朝通過自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bai
度。由du於採用分科取士的zhi辦法,所以
叫做科舉dao。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13樓:敏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14樓:優倍達
隋朝開始,清末結束。歷史1300多年。
15樓:北嶽恆山天峰嶺
隋朝開始,清朝結束。
16樓:還是兵哥帥
從隋煬帝元年開始,到清朝結束。。
17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開始,盛於明朝,清末廢除。
18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應該始於 隋朝文帝
終於 清朝
科舉制度結束在什麼時候
19樓:
科舉制度結束是在清光緒三十一年。
科舉是一個含義豐富複雜、具有動態特徵的詞語。廣義的科舉指分科舉人或設科取士,約略同於貢舉,起始於漢代。
狹義的科舉指進士科舉,始於隋朝。科舉制的諸多特徵是經歷漫長的過程才逐漸形成的,但要定下一個起始年代,必有標誌性的創制,而真正具有標誌性意義且與歷史上科舉一詞相符合的。
只有隋煬帝創立進士科這一歷史事件,從隋煬帝大業元年進士科的創設,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廢除科舉,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存在2023年之久。
20樓:超馳餐飲
2023年結束的,由慈禧最終決定的。
2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2月6日,清**設立學部,科舉制度結束。2023年,康有為在《請開學校折》中建議清**設立學部,統一管理全國教育。2023年,政務處又奏請清廷「行設立學部」,以統轄各省學堂,使全國學制劃一整齊。
同年12月6日,清**決定設立學部,調任榮慶為學部尚書,由熙瑛補授左侍郎,嚴修署理右侍郎,協助尚書工作。學部一級共設官11人,學部之下設5司12科。學部成立後,各省改「學政」為「提學使司」,府、州、縣設立「勸學所」,以作為地方教育的行政機關。
清朝設立學部,標誌我國歷史上延續1000多年的科舉制度結束和近代教育的開始
白酒銷售旺季是幾月,酒類股票每年幾月份開始漲
從每年bai的農曆七月十五到第du二年的三月底 zhi一般白酒 dao行業定義的旺季是專從每年中秋節前一個月,即屬農曆七月十五到次年春季糖酒會結束,因為往往這個階段一開始到白酒廠家開始備貨就進入白酒行業銷售的旺季,一直到糖酒會結束後,各白酒企業完成招商工作!然後的時間就是進入高溫期,白酒的生產和銷售...
讀高中,是幾月份開始讀,幾月份畢業啊
一般都是每年的9月份入學,每年的7月份畢業 8月份開學 三年後的6月8號畢業 2013屆高中畢業,入學時間和畢業時間是什麼時候?2013屆高中畢業,高bai中的入學時間 是du2010年,zhi大學的入學時間dao是內2013年,而畢業時間則是2017年6月份。一般來容說,新學期都是九月份開學,六月...
摩羯座是幾月份的,摩羯座是幾月的?
請你別問我摩羯座是幾月份的.請你別說 說說 只有友誼才能萬萬歲 摩羯座是幾月的?摩羯座出生日期為12月22日至1月19日,他們的性格就和出生的月份一樣,有些冷淡固執。做事謹慎,講究原則,特別有責任感。難免給人一種刻板的印象。其實這只是他們性格的一個方面,他們看似老實無趣的表象之下,其實是非常浪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