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她是朋友嗎
1.兩人合作需:1/(1/4+1/6)=12/5小時則徒弟完成了:(12/5)/6=12/30=2/5則這批另件為:60/(2/5)=150個
2.甲乙速度比為4:5
則路程比為4:5
則兩地距離為:60/(4/9)=135千米3.那麼,各段路程長度依次是10千米,20千米,30千米,上坡時間是10/3小時,所以,走各段路程所用時間依次是10/3小時,12.
5/3小時,15/3小時,
此人走完全程用了10/3+12.5/3+15/3=12.5小時。
2樓:寒心不寒你的心
(1)這批零件一共有150個
(2)兩地間的路程是135千米
(3)此人走完全程用了12.5小時
3樓:霞雪蓮
1.因為在相同數量的零件師傅和徒弟做完的速度之比是3:2,所以在相同時間內師傅和徒弟做完的個數之比也是3:
2,所以可知師傅做完的個數是60*3/2=90個,即這批零件一共有(60+90=150)個。
2.兩車相遇後兩車的時間是相同的,而相遇地點離甲地60千米,即為甲車走的距離,可以設甲乙兩車的速度分別為4x與5x,全程為60/4x*(4x+5x)=135千米。
3.通過題意可知,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長度分別為10千米,20千米,30千米,他上坡用的時間為10/3小時,又已知走各段路所用的時間之比依次是4:5:
6,所走完三段用的時間分別為10/3,(10/3)*(5/4),(10/3)*(6/4),所以總時間為12.5小時。
4樓:匿名使用者
12/(1+2+3)=2km 2乘4+5乘2+6乘2=30km 30/12=2分之5
5樓:
1.設x為零件的總數,由於師傅和徒弟一起做的零件個數與時間成反比,故有式子 60/(x-60)=4/6 x=150
2.設x為兩地的路程,由於甲乙兩車的速度與它們相遇後的行程成正比,故有式子 60/(x-60)=4/5 x=135
3.設x為走完全程所用的時間,由於路的總長為60千米,各段路程的長度比依次是1:2:
3,則各段路程的長度為10,20,30 同理利用所設總時間為x,可以得出上坡所用時間為4x/15,由題意所知上坡速度為每小時3千米,故又式子 10/3=4x/15 x=12.5
6樓:
1,1/(1/4+1/6)=12/5時
12/5*1/6=2/5
60/(2/5)=150個
2,60/4*5+60=135千米
3,那麼,各段路程長度依次是10千米,20千米,30千米,上坡時間是10/3小時,所以,走各段路程所用時間依次是10/3小時,12.5/3小時,15/3小時,
此人走完全程用了10/3+12.5/3+15/3=12.5小時。
7樓:安心樂天派主教
1. 90個 (因為師傅的速度是徒弟的1.5倍嘛)
2. 75千米 (60/4*5)
3. 12.5小時 (上坡10千米,用10/3小時,且走各段路所用的時間之比依次是4:5:6,因此總時間(10/3)/4*(4+5+6))
8樓:匿名使用者
1.150個
2.135千米
3.12.5小時
小學6年級數學題
是成反比例。但要加上取值範圍 成,因為需要乘法表示 出粉率 麵粉的重量 小麥的重量 所以出粉率 小麥的重量 麵粉的重量 即出粉率 小麥的重量是定值 所以成反比例 成反比例 因為麵粉的重量一定,小麥的重量越多,出粉率越底 反之易然 成正比例或成反比關係判定方法 1 周長 直徑 3.14 假設圓的直徑為...
小學6年級數學題
設全書頁數是x x 8 x 8 12 x 8 12 6 x 2x 240設ab兩地相距x千米。x 5 50 6 2 3 x x 120 1 設 全書x頁。1 8x 1 8x 12 1 8x 12 6 1 2x1 8x 30 x 2402 設全程x千米。1 5x 50 2 3x 6 7 15x 56 ...
小學2年級數學題,3個小學2年級數學題
解 1 設有x個小朋友,依題意得 7x 2 8x 4 7x 8x 6 x 67 6 2 44 2 20 25 5 40 3 10 1 100 1 1000 1 4 10 100 1000 4 1 1 1 1111 解 1 設有x個小朋友,依題意得 7x 2 8x 4 x 2 x 2 此題目不符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