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簡單說金融
是的,利潤表的貢獻毛利區分了製造成本和非製造成本。
單位貢獻毛利=銷售**-變動成本。
總貢獻毛利=單位貢獻毛利x銷售數量。
貢獻毛利,又叫單位貢獻毛利,被定義為一件商品的銷售**與製造、銷售這件商品的變動成本之間的差額。其實質上是營銷者補償固定生產成本、公司營業費用,最後獲得利潤的單位可獲得的金額。
拓展資料:毛利率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與不含稅成本之間的差額。由於增值稅與**和稅收分開,因此特別強調增值稅不含稅。在現有的購銷存系統中,稱為稅後毛利。
1.毛利率計算的基本公式為:
毛利率=(無稅銷售**-無稅採購**)÷無稅銷售**×100%
2.無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無稅採購**=含稅採購**÷(1+稅率)。
4.向普通納稅人購買非農產品,購買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17%,銷項稅額17%。
5.小規模納稅人購買非農產品時,向稅務局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進項稅額的4%,併為銷售支付17%的銷項稅額。
6.小規模納稅人購買非農產品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按17%繳納銷項稅。
7.一般來說,增值稅是一種附加**稅。它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購買**和銷售**。
邊際貢獻率是指邊際貢獻在銷售收入中所佔的百分比。通常,邊際貢獻率是指產品邊際貢獻率,可以理解為每一元銷售收入是邊際貢獻所佔的比重,它反映產品給企業做出貢獻的能力。 邊際貢獻是管理會計中一個經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後的餘額,邊際貢獻是運用盈虧分析原理,進行產品生產決策的一個十分重要指標。
通常,邊際貢獻又稱為「邊際利潤」或「貢獻毛利」等。
2樓:
在下列與變動成本法貢獻式利潤表三種格式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在不同的利潤**式中,非生產成本沒有改變其原有的性質b.三種格式都能反映「營業毛利」這個中間指標c.對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補償的順序不同
d.三種格式計算出來的營業利潤數額相同
e.非生產成本在各表中的扣除位置不同
3樓:_遺世
在變動成本法下,其利潤表所提供的中間指標是( )?
----在變動成本法下,其利潤表所提供的中間指標是( c、營業毛利 )。
毛利率和貢獻毛利率有什麼差別,貢獻毛利率是什麼?
4樓:星之夢者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是管理會計中一個經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後的餘額,常常被人們通俗地稱作毛利。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在銷售收入中所佔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100%
如果是一種產品,則:
邊際貢獻率=(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00%
如果是多種產品,則:
邊際貢獻率=∑(每種產品的邊際貢獻率×該產品銷售收入佔全部銷售收入的比重)
通常,邊際貢獻率是指產品邊際貢獻率。
邊際貢獻率,可以理解為每一元銷售收入是邊際貢獻所佔的比重,它反映產品給企業做出貢獻的能力。
與邊際貢獻率相對應的概念是「變動成本率」,即變動成本在銷售收入中所佔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
變動成本率與邊際貢獻率之和為1,因為變動成本總額與其邊際貢獻總額之和正好等於銷售收入總額。因此,變動成本率通常是指產品變動成本率。
邊際貢獻方程式是在損益方程式中體現出邊際貢獻的大小,以明確表達本量利之間的數量關係。
利潤=銷量×單位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完全成本法和貢獻邊際法編制利潤表為什麼會有利潤差別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者關鍵點在於對存貨的核算有差異
完全成本法即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計算出的成本
貢獻邊際法(變動成本法)即按照管理會計的角度計算出來的成本
這兩者的差異在於對不相關的固定成本的處置方法不同:比如生產了100件存貨,總成本100,其中80是變動成本20是固定成本(比如廠房折舊),完全成本法下的單價是1元/件;變動成本法下則是80/100=0.8元/件
當實現銷售,假設賣了120,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潤=120-1x100=20
變動成本法下的利潤=120-0.8x100=40
由於完全成本法吸收了一部分不相關固定成本,所以導致兩者在利潤核算上出現了差異
兩者各有用處,完全成本法編制對外報告時使用,而變動成本法在進行企業決策時更好用一些
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為什麼不需在利潤表中體現出來
6樓:
「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只是我們對產品進行加工的一個過程。並不是我們的經營成果。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
所以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不需在利潤表中體現出來。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既可能表現為盈利,也可能表現為虧損,因此,利潤表也被稱為損益表。
它全面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實現的各種收入、發生的各種費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業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情況。
擴充套件資料:
計算利潤時,企業應以收入為起點,計算出當期的利潤總額和淨利潤額。其利潤總額和淨利潤額的形成的計算步驟為:
(1)以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上述公式的特點是: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與主營業務直接有關,先從主營業務收入中直接扣除,計算出主營業務利潤。
(2)從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中減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計算出企業的營業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上述公式的特點是: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後,得出的營業利潤近似淨利的概念。
公式中,將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作為營業利潤的扣減專案,意味著不僅主營業務應負擔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其他業務也應負擔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
(3)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上投資淨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淨額,計算出當期利潤總額,目的是考核企業的綜合獲利能力。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營業外收支淨額+補貼收入
其中,投資淨收益=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外收支淨額=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4)在利潤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所得稅,計算出當期淨利潤額,目的是考核企業最終獲利能力。
多步式利潤表的優點在於,便於對企業利潤形成的渠道進行分析,明瞭盈利的主要因素,或虧損的主要原因,使管理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也有利於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比較;還可以**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
7樓:諾諾百科
利潤表中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不用填。生產成本一般月末結轉到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中,如果有未完工產品有餘額,填在資產負債表的存貨中,製造費用月末都要結轉到生產成本中,無餘額。
利潤表裡面應該沒有生產成本,只有主營業務成本,生產成本如果體現為在產品時,在資產負債表中以存貨的形式體現,如果月末結轉到產成品中,就成為產成品的構成部分,也是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中。
8樓:匿名使用者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
「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只是我們對產品進行加工的一個過程。並不是我們的經營成果。什麼是經營成果,就使我們將生產的產品銷售出去,產生的收入與之相應的成本配比之後,產生利潤。
同理,資產負債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因此,生產成本表示的期末的在產品,產成品都歸入資產負債表「存貨」專案。表示我加工的這批資產的成本!
9樓:匿名使用者
製造費用結轉到生產成本,生產成本結轉到庫存商品,然後庫存商品又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中去了。 所以,利潤表沒有直接體現製造費用和生產成本,只有體現主營業務成本。
10樓:冉一夕
利潤表又叫損益表,與成本沒關係
利潤表裡,製造費用反映在哪個專案裡?
11樓:
利潤表裡,製造費用反映在主營業務成本。
分配到完工產品的製造費用月底轉入生產成本。生產成本再轉入庫存商品。發貨的再把發貨的庫存商品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這樣就可以反應到利潤表中了。未銷售的完工產品和分配到在產品中的製造費用(一般月末也會轉到生產成本中),月末應該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中反映。
12樓:匿名使用者
製造費用不單獨反映在利潤表裡.他通過生產成本轉入到完工產成品裡,在銷售出去後反映在主營業務成本,利潤表的主營業務成本是宗合反映.
13樓:匿名使用者
製造費用每月末要結轉的,最後分攤到各個產品\半成品的成本中,月底餘額一般為0,所以它是不會在利潤表中體現的.
14樓:洛河上游
製造費用不是期間費用,不單獨反映;
製造費用月末結轉到產成品中。
15樓:
製造費用怎麼會進利潤表呢?直接轉生產成本。
利潤表的相關問題
16樓:小草
可能你不太熟悉利潤表結構,熟悉結構會很容易解答。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投資收益(-損失)=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淨利潤
其中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
要區分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淨利潤三者差別。
這樣,這個題就解答出來了。
利潤總額*25%=23750 得95000(112000-營業外支出)=95000,營業外支出=17000淨利潤=95000-23750=71250營業成本=180000+20000-5000-15000-12000-3500-1000+38000-112000=89500
營業外收支淨額=0-17000=-17000
17樓:匿名使用者
1、應納企業所得稅額=利潤總額×25%
利潤總額=應納企業所得稅額÷25%=23750÷25%=95000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利潤總額=112000+0-95000=17000元
3、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95000-23750=71250元
4、營業外收支淨額=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0-17000=-17000元
18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
1、主營業務毛利 = 主營業務收入 - 主營業務成本2、主營業務利潤 = 主營業務收入 - 主營業務成本 -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3、營業利潤 = 主營業務利潤 + 其他業務利潤 - 營業費用 - 管理費用 - 財務費用
4、利潤總額 = 營業利潤 + 投資收益 + 補貼收入 + 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支出
5、淨利潤 = 利潤總額 - 所得稅
上述計算公式,實際上就是損益表的內容。
回答者: acco125125 - 總監 九級 1-7 20:34希望採納
我國的利潤表為什麼是多步式結構,我國利潤表採用多步式,共四步,對嗎
利潤表的作用 利潤表,又稱損益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上述定義中值得關注的 一是 一定會計期間 表明利潤表是一個 時期 資訊,有人將其稱之為 一個悲喜劇的劇終 二是本表主要揭示企業的 健康狀況 即經營成果 通過利潤表可以從總體上了解企業收入 成本費用及淨利潤 或虧損 的實現及構成...
利潤表中所得稅費用怎麼填,利潤表的所得稅費用怎麼計算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度預繳,由稅務機關具體核定。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分月或者分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 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額預繳,或者...
請問當月利潤表的營業利潤怎麼計算呢
營業利潤 營業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支出 營業稅金及附加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資產減值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投資收益 也就是說,除了營業外收支及其他利得之外的收入減成本為營業利潤。營業利潤減營業外收支為利潤總額。2006年財政部頒佈的新企業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