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看看字典裡的解釋
洌liè
(1) ㄌㄧㄝˋ
(2) 水清,酒清:「泉香而酒~」。~清。
(3) 鄭碼:vark,u:6d0c,gbk:e4a3
(4) 筆畫數:9,部首:氵,筆順編號:441135422
參考詞彙
clear
詳細註解
洌liè
〈形〉(1) 清澄。 [(of water,wine) crystal-clear]
洌,水清也。從水,列聲。——《說文》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
洌風過而增悲哀。——《文選·宋玉·高唐賦》
水尤清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清qīng
(1) ㄑㄧㄥˉ
(2) 水或其他液體、氣體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與「濁」相對:~水。~泉。
~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b.舊時指負有名望,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的士大夫)。~澈。~碧。
~朗。~新。~醇。
月白風~。
(3) 安靜,不煩:冷~。悽~。~閒。~靜。~淡。~幽。~謐(寧靜)。
(4) 單純不雜:~唱。~茶。
(5)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層次清楚)。~亮。
(6) 一點不留,淨盡:~除。肅~。~剿。~洗。~君側(清除國君身邊的親信)。
(7) 整理,查驗:~理。~查。~點。~倉。
(8) 詳細登記:~冊。~單。
(9) 公正,廉潔:~廉。~正。~官。~績。
(10) 潔淨,純潔:~潔。~爽。冰~玉潔。
(11) 高潔,高尚的,高明的:~高。~綺。~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聲望)。~識(高明的見識)。
(12) 太平,不亂:~平。~泰。~和。
(13) 中國朝代名:~代。~宮祕史。
(14) 姓。
(15) 鄭碼:vcq,u:6e05,gbk:c7e5
(16) 筆畫數:11,部首:氵,筆順編號:44111212511
參考詞彙
clear completely count distinct settle
渾 濁
詳細註解
清qīng
〈形〉(1) (形聲。從水,青聲。「青」,碧綠透徹,也有表意作用。本義:水清)
(2) 同本義。與「濁」相對 [limpid]
滄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漣猗。——《詩·魏風·伐檀》
舉身赴清池。——《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臨清流而賦詩。——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發之慾其清。——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2樓:阿三惡搞
查字典可得:
冽liè
〈形〉(1) 寒冷。亦作「洌」 [cold]有冽氿泉,無浸獲薪。——《詩·小雅·大東》
秋風冽冽,白露為朝霜。——左思《雜詩》
(2) 又如:冽冽(寒冷的樣子);冽風(寒風);冽厲(寒冷而猛烈)(3) 清澄 [clear]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4) 又如:冽香(清香);冽泉(清泉);清冽(清澈)————————————————————————洌liè
〈形〉(1) 清澄。 [(of water,wine) crystal-clear]
洌,水清也。從水,列聲。——《說文》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
洌風過而增悲哀。——《文選·宋玉·高唐賦》
水尤清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泉香而酒洌。——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又如:洌風(寒風);洌清(清沏的樣子)(3) 寒冷 [cold]
玄泉洌清。——張衡《思玄賦》
洌寒、泉食。——《易·井》
(4) 又如:洌風(寒風);虎嘯風洌;洌洌(寒冷的樣子);洌氣(寒氣);洌清(寒涼的樣子)
只不過三點水的多了一個詞性變化:
洌liè
〈動〉假借為「捩」。拗折 [break]
因此,在這裡兩個字可以通用。
3樓:冬日深海
「冽」是寒冷的意思,「洌」是清澈的意思,兩個詞詞義不同,不能通用。「尤為清冽」的意思就是清澈而冰涼。
4樓:
清洌,三點水,雙字互義.
凜冽,兩點水,雙聲詞,屬單純詞.
5樓:變異宙斯
「冽」是形容詞
「洌」是名詞
好象是這樣的…
求助 古文翻譯,求助 古文翻譯
啊!現在天下不怕沒有人才。我聽說 六國合縱連橫的時候,辯士說客這類人才層出不窮 劉邦項羽楚漢爭霸的時候,運籌帷幄或決戰疆場這樣的人又湧現出來 唐太宗想要天下大治,為之謀略計劃的人才就來輔佐他。這類似的人,在這些君王沒有出現的的時候,也從沒有有過。為人君的想要 人才 他們就到了。現在問題只是為人君的不...
文理分科求助
學文的話就業面窄,也就金融,法律語言之類的,但文科高考普遍分高,你要是學藝術的話能挺輕鬆,因為基本上都可以自學。理科的話就業面比較寬,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在以後選擇工作的時候多一條路走,父母讓你學理也是為你考慮。但如果你對文科有很大興趣,就得為自己思考一下,文科以後如何就業,那幾個就業是不是適合你,人總...
求《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葉聖陶的課文理解。越詳細越好
本文文體為 散文。葉聖陶作。寫於 五卅 發生的次日。通過在老閘捕房的所聞所見,控訴帝國主義 中國人民的罪行,歌頌了愛國群眾的鬥爭意志。全文運用比喻 象徵 描摹等多種手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從車上跨下,急雨如惡魔的亂箭,立刻打溼了我的長衫。滿腔的憤怒,頭顱似乎戴著緊緊的鐵箍。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