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什麼叫「主觀故意」,誰能詳述主觀故意與客觀故意的區別?

2023-01-03 18:05:15 字數 3520 閱讀 4058

1樓:潤楠廣告工作室

犯罪主觀方面是行為人對自己實施的犯罪行為以及犯罪結果的心理態度。中國刑法理論中犯罪構成的四大要件之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合稱罪過。犯罪故意或者犯罪過失是任何犯罪都應當具備的必要要件。如果僅有危害社會的行為及其結果,而沒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過失的,屬於意外事件,不構成犯罪。

(2)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其中犯罪目的是目的犯應當具備的必要要件,缺少犯罪目的的不構成目的犯,而對於非目的犯來講,犯罪目的是定罪量刑時所應當考慮的一個重要情節。犯罪動機一般是量刑中的酌定情節,不影響定罪,但是在少數犯罪中,犯罪動機也影響犯罪的成立與否。

(3)認識錯誤。包括行為人在事實上的認識錯誤和在法律上的認識錯誤兩種。研究刑法上的認識錯誤,對於正確地認定行為人罪過的有無及強弱,進而確定刑事責任的有無及大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

中文名犯罪主觀方面外文名crime subjective aspect別    名犯罪主觀要件或者罪過性    質心理態度主觀方面內容刑法規定的行為人實施的犯罪

目錄1 簡介

2 內容

▪ 意識因素

▪ 意志因素

3 犯罪故意

4 犯罪過失

5 目的動機

6 認識錯誤

▪ 法律上的

▪ 事實上的

簡介編輯

犯罪主觀方面(12張)

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從犯罪的法律特徵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將犯罪表述為是觸犯刑律、具有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的實質概念是從犯罪的社會內容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將犯罪表述為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形式與實質相統一的犯罪概念,即在犯罪概念的規定中,既揭示犯罪的實質社會內容,又強調犯罪的法律形式特徵,使犯罪的實質社會內容和法律形式特徵統一在同一個犯罪概念之中。中國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是形式與實質相統一的犯罪的混合概念。內容

2樓:

明知繼續打下去會死人,還是繼續打下去了,如果導致了對方死亡,就是對於對方的死亡有「主觀的故意」

誰能詳述主觀故意與客觀故意的區別?

3樓:花咲凜音

主觀故意,就是刑法上所說的"過失"。

客觀故意,就是民法上所說的"過失"。

主觀故意,以行為人在作出行為時的心理,是否含有希望對方遭受到損害,以及清楚對方將會遭受到損害為標準判斷。比如,一個**想要殺死一個人,他捅了對方好幾刀,以為對方已經死了,就離開了,但是沒想到對方沒被捅到要害,反而報120搶救了過來,最後還報警抓住了**,那麼即便**沒有達成致人死亡的結果,那麼也是故意殺人罪,而非故意傷害罪。

客觀故意,只看行為人所作出的行為,是否給對方造成了事實上的損害,而不看行為人做出行為時的心理狀態。比如,一個醫生在給一個病人做檢查,醫生檢查的很仔細,態度也非常認真,但就是沒有檢測出病人真正的症狀(假設當時技術條件已達到足以檢出的標準),導致病人不治身亡,那這就屬於客觀故意,應判處醫療事故罪。

故意殺人的主觀故意一般是怎麼判斷?

4樓:張進

故意殺人的故意,一般主要從嫌疑人的行為方式判斷,如殺人的手段、工具、打擊的部位、力度、次數等,特別是直接故意殺人,這些很重要。當然,我們還可以從被害人與嫌疑人的關係、嫌疑人事後有無搶救行為等來綜合考慮嫌疑人的主觀心理。

5樓:杭州刑事律師

從殺人動機;致死的方式、部位;其他相關證據的印證來判斷。

主觀故意內容不一致的犯罪如何定罪

6樓:愛穿拖鞋

您好!這個需要結合具體案情進行判斷。

從犯罪主觀方面在定罪方面的意義來說,犯罪主觀方面是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一個重要標準。

首先,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罪過,否則行為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行為人主觀上沒有罪過,便不能認為是犯罪。刑法第14條和第15條規定,各種犯罪在主觀方面都必須具備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過失要件,同時,刑法又在第16條規定,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心理態度的,就不構成犯罪。從而在法律上確認,罪過乃是認定行為人構成犯罪和應對犯罪負刑事責任的主觀根據。

其次,任何具體犯罪構成的罪過形式和罪過內容都是特定的:有的犯罪只能是出於故意,有的犯罪只能出於過失;同是故意或過失犯罪,此罪與彼罪的故意內容或過失內容也有所不同。罪過不僅支配行為人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而且支配行為人在特定的時間、地點,以特定的方法實施特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如果行為人不具備具體犯罪構成所要求的特定罪過及罪過內容,自然不成立此種犯罪。

最後,對於某些具體犯罪,法律還要求其主觀方面具有特定的目的,如聚眾賭博罪要求以營利為目的。是否具備這些特定的目的,往往是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重要標準。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資訊,則可提供更為準確的法律意見。

主觀故意,客觀過失是什麼意思,求解釋。 30

7樓:

楊大元《登樓詩》危樓高千尺,手可摘星辰。

如何理解偷稅的主觀故意

8樓:匿名使用者

偷稅從其構成要件上看需具備四個條件,第一,違背稅收法律,即前提條件;第二,有稅法規定的偷稅方法、手段,即行為條件;第三,有現實的行為結果(不繳或少繳稅款),即結果條件;第四,符合主觀故意的要求,即心理條件。前三條是偷稅構成的客觀條件,最後一條是偷稅構成的主觀條件。從偷稅行為的特點看,偷稅行為構成的主觀條件只能是主觀故意,「過失」不能構成偷稅行為。

其一,從邏輯上講偷稅只能由主觀故意的行為構成。在這一點上偷稅行為和一般的偷竊行為是相通的,如果僅僅是疏忽大意,行為人的手是不會放入他人口袋,行為人的身體也不會進入他人住宅非法侵佔他人財產。同樣,偷稅的行為動機是行為人出於對利潤最大化的惡性追求,偷稅的行為體現的是行為人對稅法的肆意踐踏,偷稅的行為結果就是行為人對國家稅收收入非法侵佔。

因此偷稅從邏輯上分析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行為則明顯不符合偷稅的特點。

其二,《徵管法》本身也體現了「故意」和「過失」是兩種不同的行為。《徵管法》第六十三條對偷稅手段、方法的規定,就具有明顯主觀故意的心理特徵,可以認為現行的《徵管法》是以規定主觀故意的外表行為,體現了偷稅行為的主觀故意性。《徵管法》本身也明確了過失行為有別於偷稅行為,根據《徵管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徵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徵期可以延長到五年。」在《徵管法》裡將造成「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過失」行為人,具體為稅務機關和納稅人,並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對由《徵管法》所列舉的過失行為造成的不繳或少繳,在行為定性和處理上是明顯區別於偷稅行為的。因此從這一角度看,主觀故意的確是偷稅行為區別於其它未繳或者少繳稅款行為的重要特點。

其三,從稅收徵管稽查的實踐看,現實的偷稅行為人也明確體現了主觀故意的心理態度。主觀故意的心理態度有兩種表現形式,即希望和放任。在偷稅行為中,偷稅行為人對自己行為將至的危害結果——對國家稅款的非法侵佔,普遍是抱著積極追求和聽之任之的心理態度。

什麼叫客觀什麼叫主觀舉例,請舉例說明什麼是主觀什麼是客觀

客觀是指不以人的意識而轉移 改變的的客觀規律或某種存在,而主觀主要是和人的思維等能動的意識相關的一些。舉例如太陽每天的東昇西落就是客觀的客觀規律的一種,你不可能改變說讓它直接從地平線以下直線上升,所以才會有這句 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 來形容不可能的情況的話。主觀的例子還拿太陽來說,你不能改變他的執行軌...

舉例說明什麼叫可持續發展,舉例說明可持續發展在城市規劃重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稱為可持續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 淡水 海洋 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絡,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

主觀和客觀的概念請舉例說明,主觀與客觀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嗎?舉個例子?

一絲不掛 唯物主義認為 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例如你面前有張桌子。為什麼你認為那是張桌子呢?因為它本來就是桌子。它是客觀存在的。唯心主義認為 世界的本質是意識,意識決定物質。還是這個例子,你面前有張桌子。為什麼會存在這張桌子呢?因為你認為它存在。你閉上眼睛它就不存在了。主觀唯心主義 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