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高祖返鄉的評價,對漢高祖劉邦的評價分析?

2023-01-07 08:55:12 字數 3899 閱讀 1833

1樓:天涯躇行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羅貫中。三國演義。開篇詞。

2樓:熊曼珍

對事件的評價還是對元曲高祖返鄉的評價

對漢高祖劉邦的評價分析?

3樓:大程聊歷史

漢高祖劉邦,一生戎馬天下,他的出現讓劉邦心生餘悸

4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5·黃石)秦末農民起義出現多支起義軍,最後推翻秦朝統治的是劉邦領導的農民軍。

對於劉邦的評價 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那些令人心痛的句子

貸款方的違約責任

在個小圈子裡最耀眼

姐妹如手足男人如衣服誰

6樓:匿名使用者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餘

沙家浜其實是個地名

斷念夢如f

7樓:天使

揭竿而起的農民皇帝!開天闢地第一人!以仁義治國!偉大漢朝的開國皇帝!

8樓:農村人農村事農村政策

一是籠絡手段極為高明

二是寬容、仁慈、有大量

三是遇事冷靜,喜用智不鬥力。

四是堅忍克己

9樓:匿名使用者

成熟不是人的心變老,是淚在打轉還能微笑

對劉邦的全面評價

10樓:龍門磨

希望你穿越成功,記得帶個相機,拍個合照帶回來呀。

11樓:鄒01瑜

劉邦心胸開闊,善待人才!我的榜樣!!!

史記中對劉邦的評價是什麼?

12樓:文化永生

原文: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迴圈,終而復始。

周秦之閒,可謂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豈不繆乎?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朝以十月。車服黃屋左纛。葬長陵。

譯文:太史公說:「夏朝的政治忠厚。

忠厚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粗野少禮,所以殷朝代之以恭敬。恭敬的弊病的是使得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代之以禮儀。禮儀的弊病是使百姓不誠懇。

所以要救治不誠懇的弊病,就沒有什麼比得上忠厚。

由此看來,夏、殷、週三代開國君主的治國之道好象是循著圓圈轉,終而復始。至於周朝到秦朝之間,其弊病可以說就在於過分講究禮儀了。

秦朝的政治不但沒有改變這種弊病,反而使刑法更加殘酷,難道不是很錯誤嗎?所以漢朝的興起,雖然承繼了前朝政治的弊端卻有所改變,使老百姓不至於倦怠,這是符合迴圈終始的天道了。漢以十月為歲首,諸侯在每年的十月進京朝見皇帝。

規定車服制度,皇帝乘坐的車駕,用黃緞子做車蓋的襯裡,車前橫木的左上方要插用旄牛尾或野雞尾做的裝飾。高祖葬在長陵。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

13樓:匿名使用者

自司馬遷之後,漢高祖劉邦的人格品質,被人看好的不多,即使在劉邦事功得到極高推崇時,也只是說他拯民於水火,而不對其整個人品加以推崇。對劉邦的非難,或始於阮籍登廣武戰場「世無英雄,使豎子成名」[1]之嘆,到了《厚黑學》風行之後,劉邦二字簡直成了人品不好的代名詞,至今未有改觀。這些否定劉邦人品的看法,也是**於《史記》,應該說至少部分真實。

但這種情況是矛盾的,因為偉大的事功而出自於低下的人品,不僅情理上說不通,在事實上也極不可能。如果肯定劉邦的事功是偉大的,其人品一定也是偉大的。司馬遷稱其為大聖,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大量事實為支撐的。

劉向、班固稱《史記》「不虛美,不隱惡」,[2]基本上就是從司馬遷對劉邦的描述而得出的結論。不虛美,就是司馬遷對劉邦的讚譽,都有事實為依據;不隱惡,就是司馬遷雖然推崇劉邦的事功,也不因此而對其存在的缺點予以迴避隱瞞。結果,後人往往忽略了司馬遷的不虛美,而特別看中了他的不隱惡,這就造成了劉邦評價的尷尬。

其實,像劉邦這樣一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穩定王朝的統治者,是很難簡單地用好或壞來評價他的個人品質的,應該看主流,也就是總體表現。

14樓:bai百du度百科

2023年,***曾評價劉邦,說:「自古以來,能幹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15樓:陳阿銘

司馬遷沒對劉邦做評價,他只寫,

司馬遷喻夏朝忠厚,但卻百姓粗鄙,商朝莊嚴,但卻百姓崇尚鬼神,周朝重禮,但卻百姓不老實,要讓百姓只有忠厚。夏商周三朝是一個迴圈,周秦時,禮儀破壞嚴重。秦朝不改,反而重刑,實在荒謬。

漢朝興起,做了改變,使百姓不疲倦,這就是規律。每年十月,諸侯朝見,天子坐黃棚車,以雉尾做裝飾。

對劉邦的評價

急!對漢朝劉邦的評價

16樓:淺唱

劉邦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和指揮家。   戰國時的魏安釐王21年·周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乙巳歲即公元前256年誕生於秦泗水郡(即漢「沛郡」)豐邑縣中陽裡家中,父母為劉煓和溫氏,前面有兩位哥哥和一位姐姐,劉煓夫婦生完這個孩子以後,感覺不會再生了,故名字為季,人稱劉季也。   公元前221年庚辰歲,秦國統一六國,建立強大的秦帝國,之後劉邦試吏為秦國泗水郡的泗水亭長。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起義,劉邦在沛縣響應,參與秦末的推翻暴秦行動。   公元前206年劉邦首先進入關中要地,秦王子嬰請降,秦國滅亡。被項羽封為漢王,之後是四年零三個月楚漢之爭,消滅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建立漢朝。

於二月初三甲午日(即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定陶即皇帝位,建都洛陽,高祖三年再遷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   劉邦在位十二年(公元前206年二月—公元前202年二月在漢王位,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前195年五月在皇帝位),從登基後,劉邦一面平定諸侯王的叛亂,鞏固統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復生產發展經濟,不僅安撫了人民、凝聚了中華,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可以說劉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國真正的統一起來,而且還逐漸把分崩離析的民心凝集起來。

他對漢民族的統

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徐州豐縣漢皇祖陵劉邦雕像

。 知人善任漢高祖劉邦

他死後,諡號是「高皇帝」,廟號太祖。

17樓:陳阿銘

在楚漢戰爭打了4年之後,劉邦終於坐穩了它的大漢江山。由布衣出身的劉邦,憑藉一個「誠」贏得了民眾之心,號召之力。偉大領袖***曾說過:

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不錯,劉邦以一個熟悉社會生活,瞭解百姓心情的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戰勝了貴族出身的項羽。

項羽在敵軍面前表現的無比勇猛,但在劉邦面前卻有些唯唯諾諾了。對於項羽為劉邦擺下的「鴻門宴」,眼看就要成功了,卻又捨不得自己那「大號人的形象」,放過了劉邦。明明已經切斷了劉邦大軍的糧道,只要他鐵下決心,不再放過劉邦,那麼劉邦就不太可能成為後來的「漢高祖」。

可項羽不知為什麼,還是沒有致劉邦於困境。就這樣,項羽的「仁慈」再次讓勝利的天平在兩人之間均衡。***曾說過:

項羽是個很優秀的軍事家,但不是個政治家。而劉邦就是一個很高明的政治家。也許,正是劉邦的文韜武略,所以才為後來的西漢王朝200餘年的歷史奠定了基礎。

劉邦的成功一半歸功於他能夠採納四面八方的意見。他在洛陽宮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時也說:論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我不如張良;論治理國家,安撫百姓,管理糧餉,我不如蕭何;論統兵打仗,攻城奪池,我不如韓信。

這三人都是當代的人中之傑,我能用他們,這就是我的天下的原因。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卻不用,這就是項羽失敗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一生叱吒風雲的劉邦去世。他與他的子孫們共同創造了大漢朝輝煌的未來,功不可沒!

為什麼諷刺漢高祖還鄉,如何評價元曲《哨遍 高祖還鄉》?

睢景臣的 哨遍 高祖還鄉 吧,劉邦是無賴啊,小人得志 豎子成名嘛。那個元人寫的詞吧,不知道 高祖還鄉 作品中劉邦是個怎樣的人?市井無賴的形象。表現在用凡人的眼光來看帝王及其行頭,撕下了蒙在帝王頭上的 神聖 的面紗。具體請看拙作 凡眼觀世皆俗流 凡眼觀世皆俗流 雎景臣 般涉調 哨遍 高祖還鄉 解讀 像...

漢高祖劉邦對自己的繼承人提出什麼為政要求?

必須是一個為政賢明的人,這樣才能夠擔當起大任,而且能夠保護好國家的百姓。推行仁政,這樣做可以讓百姓更好的生存,可以讓百姓更好的進行繁衍,有利於江山統治。非常的節儉,推行仁政,輕徭薄賦,要減輕農民負擔,努力發展經濟,要為民著想。要求他們為政得當,他自己是一個非常賢明的皇帝,希望他的繼承者也非常的賢明,...

劉邦的謀士是誰,劉邦的謀士有幾位 漢高祖劉邦身邊的謀士都有誰

劉邦稱帝前,最主要的謀士是張良 稱帝后,最主要的謀士是陳平 而呂雉則一直是劉邦背後的謀士。蕭何 曹參 樊噲 韓信等人不應算是謀士。劉邦的謀士主要是張良與陳平,武士最主要是韓信與樊噲,財政能人是蕭何,頂級外交能人是酈食其,綜合性人才是曹參。蕭何 張良 陳平 韓信 劉邦有那些將軍和謀士 最主要的有漢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