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石壕吏》
傍晚投宿於石壕村,在夜裡有官吏來捉人。老翁翻牆逃走,老婦走出去應對。
官吏喊叫的聲音是那樣凶,老婦啼哭的情形是那樣悽苦。
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三個兒子都服役去參加圍困鄴城之戰。其中一個兒子託人捎了信回來,其中兩個最近剛戰死了。
活著的人暫且偷生,死的人永遠逝去。家中再也沒有什麼人丁了,只有個吃乳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所以兒媳婦沒有離開這個家,但進進出出沒有一條完好的裙子。
老婦我雖然身體衰弱,請允許我跟叢您夜歸。 趕緊應付河陽需要的勞役,現在還趕得上做早炊。」
入夜說話的聲音也已經消失了,但好像聽到低聲哭泣抽咽。
天亮後我繼續趕前面的路程,只能與逃走回來的老翁告
《登岳陽樓》
早就聽說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終於等上了岳陽樓。
雄闊壯觀的大湖,將吳楚分割在東南兩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浮於其上。
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
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窗遠望淚流滿面。
《登高》
【詩文解釋】
天高風急,猿嘯聲聲似乎蘊含著無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鷗不時地迴旋。無邊無際的落葉紛紛飄墜,奔騰不息的長江滾滾而來。離家萬里,悲嘆自己經常漂泊他鄉,衰老多病,寒秋中獨自登臨高臺。
世事艱難,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雙鬢,窮困潦倒,於是不得不放下這澆愁的酒杯。
【詞語解釋】
猿嘯:猿長鳴聲。
落木:落葉。
蕭蕭:形容秋天樹葉紛紛落下的聲響和狀態。
【詩文賞析】
蕭瑟的秋風中,水清沙白,迴旋的飛鳥徘徊在江中渚洲上。詩人登高遠望,想到了自己一生漂泊,備嘗潦倒艱辛之苦,經歷了國難與家愁,到如今已兩鬢成霜,百病纏身,因此百感交集,思緒萬千。
此詩八句四對,對偶精巧,用韻講究,被稱為「七律之冠」,其中首句字字珠璣,已成為千古的佳句。
2樓: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兵車行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3樓:
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
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
此道今人棄如土
規雁 東來萬里客
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
高高正北飛
八陣圖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八年級語文上冊,杜甫詩三首,課後第二題。
4樓:匿名使用者
一。1.同意。
差吏一出場,便是「夜捉人」,便是「吏呼一何怒」,讓讀者立可想見差吏的凶暴殘忍。從老婦的回答中,我們不難想見當時的情形:差吏一進門就問「汝家有男丁否」,老婦答以「三男鄴城戍。。。
」;再問「上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無人。。。」;最後差吏仍逼著要人不已,老婦只好「請從吏夜歸」。這一來一去,只寫「婦啼」而略去「吏呼」,但我們完全可以想見悍吏的勒逼之態。
2.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都表達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感情。
3.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向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
首聯寫遠望之景,頷聯寫近望之勢,頸聯寫細望之景,尾聯寫極望之情。最後一聯最能表現出了有望嶽變登嶽的願望。
二。略三。《春望》前三聯都是對偶句。
按:杜甫好用對偶,他的進提示中對偶句極多,不限於律詩中頷聯和頸聯,如《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中兩聯全是對偶,《八陣圖》(「功蓋三分國」)中,前一聯是對偶。
杜甫詩三首的課後第二題答案 要一幕短劇
5樓:心中至上
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敘文或一幕短劇。
〔提示〕石壕吏和老婦人是詩中的主要人物,要善於運用想像來刻畫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還要補充一些事實上已經發生卻被詩人隱去的故事情節。
設題目的是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瞭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並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關鍵是要合理地補充某些情節或細節,從而鮮明地再現原作的思想內容。如果打算改編成短劇,最好採用集體編寫的形式,由教師或個別學生先擬出一個提綱,經討論後確定各部分的內容,然後分配角色,組織演出。
在討論中必定會涉及一系列問題,例如全劇要不要分出場次,分幾場為好,詩人是否應當出場,如出場又該如何處理才好,等等,這樣討論下來,才能使學生加深對這首詩的理解;不要為演出而演出。
6樓:v淺小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做過這道題目,此為標準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同步 杜甫詩三首 分析下了對偶句,體會結構特點
7樓:匿名使用者
造化(名詞)鍾(動詞)神秀(形容詞)
陰陽(名詞)割(動詞)昏曉(形容詞)
烽火(名詞)連(動詞)三(數詞)月(名詞)家書(名詞)抵(動詞)萬(數詞)金(名詞)
8樓:匿名使用者
造化(名詞)鍾(動詞)神秀(名詞)
陰陽(名詞)割(動詞)昏曉(名詞)
烽火(名詞)連(動詞)三(數詞)月(名詞)家書(名詞)抵(動詞)萬(數詞)金(名詞)將就看下吧
杜甫詩三首課後題,第2題,說是要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敘文或一幕短劇,我只要一百多字
初二語文杜甫詩三首翻譯和註釋
9樓:匿名使用者
望嶽泰山到底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色都匯聚在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為一明一暗兩部分。
山中的浮雲一層層地生發出來,心胸因此得到洗滌,薄暮時分,歸巢的山鳥正遠遠地從高空掠過,只有睜大眼睛才能看得清楚。
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俯首一覽,眾山匍匐在山腳下是那麼渺小。
春望國家已經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裡又是春天了,但是因為安史之亂,早已變的慘不忍睹,雖然到處長著小草和大樹。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卻使讓**淚,感覺花好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鳴,但心裡由於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
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裡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那麼寶貴。由於憂傷煩惱,頭上的白髮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別不住了。
石壕吏傍晚投宿於石壕村,在夜裡有官吏來捉人。老翁翻牆逃走,老婦走出去應對。
官吏喊叫的聲音是那樣凶,老婦啼哭的情形是那樣悽苦。
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三個兒子都服役去參加圍困鄴城之戰。其中一個兒子託人捎了信回來,其中兩個最近剛戰死了。
活著的人暫且偷生,死的人永遠逝去。家中再也沒有什麼人丁了,只有個吃乳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所以兒媳婦沒有離開這個家,但進進出出沒有一條完好的裙子。
老婦我雖然身體衰弱,請允許我跟叢您夜歸。 趕緊應付河陽需要的勞役,現在還趕得上做早炊。」
入夜說話的聲音也已經消失了,但好像聽到低聲哭泣抽咽。
天亮後我繼續趕前面的路程,只能與逃走回來的老翁告別。
分析第五課杜甫詩三首
杜甫詩三首是什麼,杜甫詩三首是哪三首?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 三男...
杜甫詩三首是哪三首,杜甫詩三首是什麼?
初中杜甫詩三首。1.望嶽,2.春望,3.石壕吏。高中杜甫詩三首。1.秋興八首 其一 2.登高 3.詠懷古蹟五首 其三 望嶽 春望 石壕吏。具體可上網查詢,很詳細的。杜甫詩三首 杜甫的詩有很多很多首,任意選出他的三首詩在一起品讀便可以說是 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 其一 玉露bai凋傷楓du樹林,巫山巫峽...
杜甫詩三首文學常識,25課 《杜甫詩三首》
望嶽,屬來於近體詩中的自五言律詩。其頷聯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頸聯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這兩聯都是對偶句,造化一句也有擬人手法,但這個問題問得。律詩裡面的對偶是很平常的修辭手法啊,感覺不應這麼問。春望,屬於近體詩中五言律詩,烽火就是指戰爭。石壕吏,屬於古體詩,從內容看為敘事。但根據一般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