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題

2023-02-10 12:10:11 字數 943 閱讀 7694

1樓:欣芯鑫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 也,敵國 ロ不相徵也。」

【註釋】

①敵國:指地位相等的國家。「敵」在這裡不是「敵對」的意思。

【譯文】

孟子說:「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爭。那一國或許比這一國 要好一點,這樣的情況倒是有的。所謂徵,是指上討伐下,同等 級的國家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討伐的。」

【讀解】

「春秋無義戰」,這既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也是其政治觀的 體現。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 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 乎義的戰爭。

其買,孟子的思想依然是來自孔子。孔子在《論語•季氏》中 已經說過:「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 征伐自諸侯出。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 侯出就是春秋時代了。

戰爭的確是和政治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因此,也的確有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之分。但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衡量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標準主要是看發動戰爭的人目的是什麼,而不是看什麼人來發動戰爭。就這一點來說,我們的觀點與孟子這裡所論是不同的了。

所以,「春秋無義戰」雖然已成為一句流傳很廣的名言,但我 們卻有必要弄清楚孟子所謂「無義」的內涵。弄清楚內涵以後,我 們就會知道,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似乎還不能籠而統之地一 概認為「春秋無義戰」,而要具體情況作具體的分析了。

我也是初中的,也有這個歷史題,這是我找到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無義戰,下面是解釋:

春秋時期,周天子威信漸漸降低,很多有勢力的諸侯依次採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開展兼併戰爭。他們經常打著「勤王」的旗號,事實上是想取得自己稱霸諸侯的目的,並非真正幫助周王樹立天子威信。

「義戰」就是指正義的戰爭,在那個時候,就是為了維護周天子而發動的戰爭。「春秋無義戰」指的就是假「勤王」真爭霸的意思。

初中歷史題,初中歷史試題網

ab,be,cc,da,ed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651年的葵丘會盟 說的是管仲的貢獻直到今時還有益於民,說明管仲對齊的改革很深遠戰國時期,齊桓公有管仲相佐,所以能霸諸侯,匡天下。求賢若渴,任人唯賢,知人善用,一 a b b e c c d a e d 二 1 桓公三十五年 前651年 會魯 宋 曹等國...

初中歷史題

1.南昌起義是反抗國民黨反動派起義.2辛亥革命和五四革命任務及目標相同都反帝反封建 南昌起義是共產黨組織領導的。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為學術界一種革新運動 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 戊戌維新 維新變法,是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 1898年6月11日 9月21日 的短...

初中歷史題

農民階級的限制性 思想覺悟不高 太平天國運動後期統治集團內部產生矛盾 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沒有堅強的革命意志與決心辛亥革命中依靠軍閥勢力 農民階級的侷限性,比如太平天國運動,持續了僅僅13年,主要是因為農民階級出身的領導階層目光短淺 文化水平低 思想覺悟也不高,所以很容易在資產分配等問題上產生分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