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左傳僖公23年譯文

2024-12-26 23:20:12 字數 2214 閱讀 9294

1樓:擎部德易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節選。

及楚,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對曰:

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其何以報君?」曰:

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子玉請殺之。楚子曰:

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晉侯無親,外內惡之。

吾聞姬姓,唐叔之後,其後衰者也,其將由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

乃送諸秦。譯文。重耳到達楚國,楚成王設宴會招待他,說:「公子如果回到晉國,用什麼報答我?

公子說:「子、女、玉、帛都是君王所擁有的,鳥羽、皮毛、象牙、犀革都是君王土地上所生長的。那些波及晉國的,已經是君王剩餘的了,我能用什麼來報答君王呢?

楚成王說:「儘管這樣,究竟用什麼報答我?」公子說:

如果託君王的福,能夠回到晉國,一旦晉、楚兩國演習軍事,在中原相遇,那就後退九十里。如果還得不到君王的寬大,那就左手執鞭執弓,右邊掛著弓袋箭袋,跟君王較量一下。」子玉請求楚王殺掉他。

楚成王說:「晉公子志向遠大而生活儉約,文辭華美而合乎禮儀。他的隨從嚴肅而寬大,忠誠又有能力。

晉侯沒有親近的人,國內國外都討厭他。我聽說姬姓是唐叔後代,將會最後衰亡,這恐怕是從晉公子為君以後的緣故吧!上天將要使他興起,誰能夠廢掉他?

違背上天,必然有大災。」於是就把他送回秦國。

2樓:網友

譯文: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

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道:

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西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

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退避三舍文言文翻譯

3樓:普林博雅教育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

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

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說:「如果託您的福,我能返回晉國,一旦晉國和楚國交戰,雙方軍隊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讓晉軍退避九十里地。

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手拿著馬鞭和弓梢,右邊掛著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較量一番。」

文言文《退避三舍。

原文。及楚,楚子享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

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

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其何以報君」。曰:

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避君三舍。

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

退避三舍的故事和道理:告訴我們做人應當重諾守信,知恩圖報,言出必行。晉文公。

的「退避三舍」,讓出了誠信,讓出了氣概。古往今來,「讓」是中華民族。

的傳統美德,歷史上「讓」的佳話不在少數。

退避三舍是當年晉文公流難到楚國說的,當時楚王大加款待、打算支援他回國爭位,席間問重耳發達後怎麼報答自己,他說您什麼都不缺,如果將來咱們要戰場上見,我後退九十里避讓你。晉文公遵守了此前的諾言,不忘對楚國的諾言退避三舍。雖然軍事上都是「先下手為強,後動手遭殃」之說的。

但晉文公的「禮讓」顯示出了誠信和具有天下霸主的氣概。

急求《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翻譯

4樓:徐錦怡

我也需要這個,不過沒古文啊啊。

退避三舍相同成語,退避三舍的成語

近義詞 委曲求全 退避三舍 發音 tu b s n sh 釋義 舍 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出處 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 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退避三舍的故事 示例 我說姊姊不過,只得退避三舍了。清 吳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第四十二回 近義詞 ...

退避三舍是讓敵方退離多少裡地,成語退避三舍中,一舍是多少裡,為什麼要退讓呢?

成語典故 舍 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成語出處 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 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三舍即90裡 在古代,一 舍 即合三十里,三舍是九十里,退避三舍 大約是退了近百華里.三舍是90華里。但但是晉文公是一直退到了一個適合開戰的地方。所以在那...

《退避三舍》的主要人物有誰,退避三舍是哪個時期涉及人物有哪些主要內容含義

晉文公重耳。晉公子重耳 晉文公 逃亡在楚國時,楚王問他將來怎樣報答自己。重耳說,如果將來晉楚交兵,退避三舍 以後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遵守諾言,把軍隊撤九十里。原文 及楚,楚子享之,曰 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對曰 子女玉 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其何以報君?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