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來》讀後感,找一篇「讀《喂 出來》有感」

2024-12-27 10:55:17 字數 3008 閱讀 4294

找一篇「讀《喂-出來》有感」

1樓:網友

在看了《喂——出來》這個標題後,還以為是一篇講述關於道德禮貌方面的文章。但看了這篇文章的內容之後,不禁大吃一驚,這是一篇科幻**,講述乙個不可思議的黑洞。不過,文章透出來的一箇中心思想,依然是乙個道德問題,乙個人對自然的道德問題。

人不給自然留後路,自然也不給人留後路。」這句俗語就很好地概括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正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像文章裡所說的,人類把所有廢物投進黑洞裡,不用多久,黑洞又把廢物送回來。

人與自然的關係很微妙:有時像一對情侶——你愛護我,我保護你;有時像一對敵人——你破壞我,我傷害你。誰說不是呢?

看看,眼下的地球,環境惡化的程度十分嚴重,人類應該算幾筆大帳了,例如:現在地球上每年有700萬公頃土地變成沙漠;每年從工業生產中排放220萬噸二氧化碳,近1000立方公里汙水;每天有百餘種生物從地球上永遠消失。環境的惡化,致使地球上平均每年遞增400萬環境病患者,每天有4萬名兒童死去,乃至有難以統計的胎兒在母腹中就變成了畸形!

這不正是乙個很好的例子嗎?這不正是說明了如果我們繼續破壞自然,自然就會向我們報復嗎?

你可能會說,大自然又不是人,它憑什麼向人類報復呢?大自然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周圍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要對人類報復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比如1998年的特大洪災,就是大自然報復的計劃之一!

但,是什麼導致洪災發生的呢?無容置疑,是人類本身!國家環保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這樣解釋:

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而生態環境的惡化又源於3個方面的「人禍」:植被的破壞、江河湖泊容量的萎縮和城市化的影響。據1970年調查統計,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為22%,水土流失面積為36.38萬平方公里,佔流域總面積的20.2%。

僅僅30年之後,2000年,森林覆蓋率就減少了一半多,僅剩10%,水土流失面積卻猛增了一倍,達739.4萬平方公里,佔流域總面積的41%。這可是多麼令人恐懼的數字啊!此時此刻,我已被這些數字驚得想不出任何事情!

只好用梅水溪的一句話代表我自己:「沒有自然,便沒有人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

喂出來讀後感選擇乙個片段談談感受

2樓:雪雅馨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寫讀後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懂得原文,抓住主題思想,然後聯絡實際擴寫。

具體:1、概述全文;

2、寫出原文的主題;

3、聯絡實際,對主題擴充套件;

4、最後點題。

寫作過程中要注意:

一:要重視畝譁餘「讀」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就是「感」的前迅滾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

二:要準確選擇感受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或一段**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蘆銀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說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

喂,給我個讀後感行麼??

3樓:網友

如 果 我 是 他。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英國**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描述了主人公漂流海島,戰勝困難,艱苦創業的傳奇故事。**寫得真實自然,富有傳奇色彩。主人公在孤島上種莊稼,搭木屋,吃了千辛萬苦,生存下來。

但想回人間的心切,使他著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這個鬼地方,結果還是失敗了,最後於1868年回到闊別28年的英國。

翻開書的第一頁:"謹以此書奉獻給那些時時處處依賴父母,依賴學校的青少年朋友們。"當我從扉頁上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便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反感。

任性,嬌氣,依賴性強而動手能力差,這的確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缺點。但我們不甘心承認這些,我們不也希望做得更好嗎?可為什麼,周圍的人總要給我們戴上這頂"帽子"呢?

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時,我想我真的被震憾了,那是一種心靈上的震動。乙個個問號不由地縈繞在我的心頭,如果我是魯賓遜……

如果我是他,當船在暴風雨中失事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向命運低頭繼續遠航嗎?不,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不會去接受那充滿困難和挫折的生活,因為我沒有那份自信。

如果我是他,當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重燃生的希望嗎?不,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因時順變,積極自救,因為我沒有那種能力。

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類開宴會時,我會像他那樣勇敢地站起來,在僅有乙個助手的情況下同他們搏鬥嗎?不,我寧可躲得遠遠的,祈禱他們永遠不要發現我,因為我沒有那種膽量。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從呱呱墜地到背上書包,父母,學校為我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這條平坦的大道上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沒有挫折,沒有風浪,而我還整天抱怨這個,抱怨那個。

其實我根本沒有咀嚼過生活中的苦澀,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能吃飽穿暖,背上書包去上學,每天接受家人們的關愛,社會的關注是一種莫大的快樂。

找一篇「讀《喂-出來》有感」初中作文!

4樓:消逝於天邊的雲

題目原是乙個年輕人的喊叫,根據回聲判斷洞的深淺,卻不聞回聲,但回聲終究傳來了,原先扔下的東西也出來了,他告誡人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告誡人們漠視環境汙染,破壞大自然,必遭大自然的報復,報應終究是要來的。

第一處照應文題,同時為下文鋪墊,引發下文的情節。

第二處照應文題和前文,同時啟發讀者領悟其中蘊涵的哲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時候一到,結果就出來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的。

只能幫你這些了。。。

讀後感讀巴金散文有感,一篇讀後感讀巴金散文有感

這兩個星期,我把 巴金散文 這本散文集讀完了,讀完後,我彷彿進入了巴金的內心世界。巴金寫的 再見罷,我不幸的鄉土喲!帶我進入了巴金他心靈深處的那一片深深的愛國情懷,文中開頭兩段 說了故土對巴金的養育之恩,故土給了巴金的扶持 給了巴金的衣食 給了巴金的苦樂 給了巴金的親人 給了巴金的朋友 給了巴金的幸...

作文的讀後感,一篇作文的讀後感六十字

湯姆,不是個好孩子,我,也不是個好孩子,他是老師中的壞孩子,卻是孩子眼裡的嚮往。他成績不好,他調皮搗蛋,他是問題少年,沒錯,他只是一個少年,但關鍵時刻他卻能挺身而出,指證殺人犯,救無辜的被冤枉的人波特於刑場上。他是我們童年正義的夥伴,他身上還帶著兒童的活潑和稚氣,他每天調皮搗蛋,總能構想出各種惡作劇...

寫哈姆雷特的讀後感,寫一篇哈姆雷特的讀後感

篇一 讀 哈姆雷特 有感 以前,常聽人說 哈姆雷特 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我沒有親見,自然也無從說起。如今,我讀了一遍,心中頗有一番感慨。伴隨著淡淡的悲傷,哈姆雷特本性之善 意志之堅 復仇的願望之切等特點,無不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覺得,哈姆雷特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的靈魂也因他的英雄舉動走得遠於他人。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