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村名。在山東省陽穀縣中部。屬陽穀鎮。
人口480。據傳,西漢建村,後遭兵燹。黃石公當亂秦之時隱於穀城,後遇張良於圮橋授以《太公兵法》,幫劉邦成帝業,村前有圮橋,西漢定鼎肇基於此,故以西漢命名為西漢莊。
主產小麥、玉公尺、棉花等。齊南、蒙館公路經此。
2003年夏,三楊莊發現4處漢代瓦頂建築遺存,經過近年來持續不斷的考古發掘和勘探,一處規模巨集大、儲存完整的漢代村莊遺址被揭露出來,目前已有7處庭院基址得到確認。在發現「漢代村莊」的基礎上,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對內黃縣三楊莊遺址繼續進行考古發掘與勘探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收穫,一處規模巨集大、儲存完整的漢代村莊遺址被揭露出來,目前已有7處庭院基址得到確認。
遺址狀況。這是一處因為突發洪水災害而被完好儲存下來的遺址,當時的生活場景因此被「凝固」下來,為復原漢代社會和家庭生活、生產狀況提供了難得一見的豐富資料。該遺址2006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列為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大遺址。
在以前發現7處漢代建築(庭院)遺存的基礎上,考古人員新發現了7處建築遺存,其中位於顓頊帝嚳陵園東部的一處建築堆積遺存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尺,較為特殊,其性質目前還難以判斷。
2樓:網友
西漢的村莊也叫村莊。
村莊通常為平原、盆地居住地形,也包括大的自然村落,人口居住相對集中,由成片的居民房屋構成建築群,平原的村莊房屋建築密度較自然村落大。「村莊」多作為中國北方地區的居住地形用語,這與北方地區地形多平原有關。
人們主要以農業為主,又稱農村或城鄉結合地區。包括所有的村莊和擁有少量工業企業及商業服務設施,但未達到建制鎮標準的鄉村集鎮。
西漢時期長安專門的居住區叫什麼
3樓:網友
西漢時期長安專門的居住區叫坊,最繁華的商業街叫市,最中心的街道叫朱雀街。
西漢都城長安,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漢以後,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等相繼以漢長安城為都,從漢初建城到隋文帝開皇二年(582)遷都大興城,歷時近800年。漢高祖五年(前202),將秦朝的興樂宮重加修飾並改名為長樂宮,將都城從櫟陽遷於此。
蕭何又主持修建了太倉和武庫。漢惠帝元年(前194)開始修建長安城牆。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興建北宮、桂宮、明光宮、建章宮,開鑿昆明池和上林苑,前後歷時90年。
城牆全部用黃土夯築而成,高12公尺,寬12~16公尺;牆外有壕溝,寬8公尺,深3公尺。因城牆建於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後,為遷就二宮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把城牆建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牆南部和南牆西部向外折曲,過去稱長安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或稱為"斗城"。 全城共有12個城門,每門3個門道。
東面自北而南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面自東而西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北面自西而東為橫門、廚城門、洛城門,西面自北而南為雍門、直城門、章城門。城內主要建築群有長樂宮、未央宮、北宮、桂宮、武庫等。未央宮由前殿、椒房殿等40餘個宮殿組成。
西漢都城的名稱是什麼?
4樓:天下繩鏢
西漢的都城是長安,位於今陝西西安市西北。西漢時期,長安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東西方「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當時世界著名的大城市。城內的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等。
城西牆外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築群。
5樓:教育達人張老師
西漢時期的首都是長安城,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
6樓:匿名使用者
長安,長治久安的意思,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設立的!
合溝鎮在西漢時期叫什麼?
7樓:使用者名稱是啥啊
你好。關於你問的。
這個很難查啊。
西漢賈誼(賈長沙)出生於洛陽市哪個村莊?
8樓:網友
賈誼(前200—前168),漢族,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人。
現代的村、鄉、縣、省、**那在西漢朝代是怎麼分別
9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朝代不一樣 秦朝郡縣制 其他朝代諸如 州 道 府 郡 縣 都有。
西漢的灌溉工具是什麼,西漢的灌溉工具是什麼?怎麼有人說是翻車?翻車不是東漢才有的嗎
翻車是東漢才出現的,在這之前都用桔槔和轆轤,西周時期就有了 西漢時用的是桔槔和轆轤,東漢時用的是翻車,又稱龍骨水車,曹魏時用的是改制的翻車,唐朝時用的是筒車,宋朝時用的是利用水力的高轉筒車,明清時用的是風力水車。要我說 應該是拖拉機 西漢的灌溉工具是什麼?怎麼有人說是翻車?翻車不是東漢才有的嗎 西漢...
西漢與匈奴和親的原因和意義,西漢為什麼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
西漢王朝不斷依據自身的實力調整對匈奴的政策 漢武帝元光二年 公元前133年 以前,實行 和親政策 贏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取得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從漢武帝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 前119年 實行 征討政策 不但沒有徵服匈奴,反而使漢朝國力衰退。元狩四年以後,對匈奴實行 綏撫政策 又使經濟恢 展起來。從西漢王...
西漢上計制度的作用,西漢上計制度的主要特點
加強 對地方的財政控制。所謂上計,即由地方行政長官定期向上級呈上計文書,報告地方治理狀況。縣令長於年終將該縣戶口 墾田 錢穀 刑獄狀況等,編制為計簿 亦名 集簿 呈送郡國。根據屬縣的計簿,郡守國相再編制郡的計簿,上報朝廷。根據考核結果,予以升 降 賞 罰。上計 制度的建立,更意味著 對地方財政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