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司馬昱的周旋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用利益來和桓溫周旋,桓溫知道司馬昱手裡面有自己要的東西,所以才一直沒有殺了他哥。
2樓:琪涵倆個寶
他在奏摺中向桓溫嚴明瞭關係:如果你還承認晉朝,就好好的調查;如果你不承認,那乾脆這個皇位讓你來坐。桓溫看到後臉色大變,全身是汗,沒想到這個軟柿子也有不屈的堅韌。
他考慮再三,不想逼人太甚,於是再次上疏,退了一步,要求把司馬曦和三個兒子都貶為庶人。司馬昱很是無奈,但是相比較處死自己的兄長,把他們貶為庶人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3樓:lingpao王
於是再次上疏,退了一步,要求把司馬曦和三個兒子都貶為庶人。司馬昱很是無奈,但是相比較處死自己的兄長,把他們貶為庶人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倘若不這麼做的話,桓溫定然不會善罷甘休,恐怕兄長一家還會遭到更多的劫難,經過一番的權衡,於是司馬昱便同意。
歷史揭秘:司馬昱真的是被桓溫嚇死的嗎
4樓:冷侃娛文
司馬昱不識稻穀說的是司馬昱在做皇帝期間有次外出看見了田地裡的稻子,但是當時他並沒有見過,更談不上認識。於是司馬昱就問身邊的內侍說這是什麼草,內侍看了看便回答,這不是草,而是稻子,平日吃得公尺便是由來於此。司馬昱聽了便感嘆道:
**有享用了它得末梢,並依靠它活命但是卻並不認識它的根本的呢?」回去之後司馬昱因為內心羞愧不已整整三天沒有出門。
這便是司馬昱不識稻穀的故事,這個故事雖然是說司馬昱連稻穀都不認識,但是根據司馬昱的反應來看,可以看出司馬昱雖然不認識稻穀,但是卻虛心求教,不會不懂裝懂,這也是司馬昱另乙個好的品質,畢竟作為皇帝不認識稻穀也並不是非常奇怪的行為。
不過司馬昱作為皇帝卻沒有太大的建樹,他在位期間雖然致力於平衡炒糖,在短時間內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卻沒有太大的用處,最後,他在位不過短短八個月就過世了。後世流傳的關於他的事情也非常少,乙個司馬昱不識稻穀這樣不知褒貶的故事反而是他比較出名的故事了,也不得不說這是他身為乙個皇帝的悲哀。
為什麼稱兄長為“哥哥”,這個說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哥哥 的來歷真是說來話長。哥 字其實是 歌 的本字,在晉代以前的文獻中常常出現,如晉傅玄 節賦 中就有黃鐘唱哥,九韶興舞的句子。清人段玉裁也說 漢書 多用哥為歌。可見,哥 與年紀長於自己的男性同輩這個意思並無關聯,真正表達這個意思的字是 兄 那麼,現在常常說的 哥哥 又是從哪兒來的呢?古代漢語專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