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婉麗又明智的桃花
西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登基稱帝,建立蜀漢,在此之後,劉備不顧眾人的勸阻,執意要發動對東吳的戰事,即便當時孫權派使者前來求和,而且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瞻還寫來一封書信勸導劉備,再加上趙雲向劉備勸諫,稱蜀漢的敵人是曹魏而非東吳,應該趁曹丕登基之際出兵征討曹魏,但劉備最終還是沒有放下攻打東吳的執念。
為此,他親率大軍過峽口而來到了東吳的國境內。在戰事之初,劉備大軍連戰告捷,他的先鋒部隊擊敗了劉阿等人,就此佔據秭歸,但在此之後,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式成功將蜀軍拖到夷陵一帶,並用火攻擊敗劉備,雖然劉備在此戰中沒有喪命或被生擒,但此戰之後,劉備只能坐守白帝城,以防止東吳的進攻。
或許是在夷陵之戰中太過勞心勞力,或許是戎馬一生帶來的諸多的傷痛,劉備在夷陵之戰後一病不起,在西元223年,劉備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為了不讓蜀漢風雨飄搖,他將諸葛亮從成都召到白帝城,從而開始了對諸葛亮的託孤。
當時劉備稱諸葛亮的才學是曹丕的十倍,是可以治國安邦,成就大事的人才,如果他的兒子劉禪是可以輔佐的人,他希望諸葛亮可以輔佐劉禪,如果劉禪能力不濟,無法擔任蜀漢的帝王,那諸葛亮可以自行選擇。諸葛亮聽完劉備的話後,他感念於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於是稱他定當竭盡所能輔佐劉禪,直到他去世為止。劉備在臨終前託孤,是真心希望諸葛亮自立為蜀漢帝王?
有人認為,劉備不見得是在讓諸葛亮自立為帝,但實際上,從劉備的話中不難分析,劉備是真的將自立為帝的大權交給了諸葛亮。在託孤的時候,如果劉備沒有說諸葛亮的才學是曹丕的十倍,那後來的自行選擇,就是讓諸葛亮自己選擇乙個繼承人。
但在三年前,曹丕篡漢登基,此時劉備拿諸葛亮來與曹丕對比就有些奇怪了,畢竟比曹丕名聲好的人太多了,劉備不至於這樣擠兌諸葛亮。因此劉備當時的這番話,就是在賦予諸葛亮最大的權力。
劉備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的自取是防無可防的,畢竟諸葛亮當時的權力之大,已經凌駕於帝王之上了,更何況諸葛亮稱帝要同時面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壓力,這對於諸葛亮而言也是非常困難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定然會選擇一條相對容易的道路,也就是他輔佐劉禪,同時他自己手握大權,因此劉備不擔心諸葛亮會自立為帝。
筆者認為,當時劉備這樣說的理由其實很簡單,他不過是為了拔高諸葛亮的地位,畢竟在當時的情況下,諸葛亮不可能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去自立為帝。
2樓:肥佳佳
不是。只是劉備收買人心的乙個行為,主要想讓諸葛亮更忠誠對他的後代。
3樓:大梅子愛影視
肯定不是。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肯定不想拱手讓給別人,這樣說是要表達對諸葛亮的信任,讓他衷心為自己做事,並能好好的輔助劉備的兒子。
4樓:網友
是,這樣就沒有後顧之憂,能夠讓蜀國逐漸變強,抵禦魏國和吳國,不被輕易打敗。
5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當然不是,他只是試探一下諸葛亮的反應,從劉備將軍權交給李嚴就可看出來。
劉備死之前給諸葛亮說扶不起阿豆可取而代之,為什麼他到死也沒有
兩種說法 1.劉備這句話是故意激諸葛亮,不讓他自立為王,2.諸葛亮明知劉禪闇弱,卻不忍不幫劉備實現光復漢朝的夙願,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先來看劉備說這句話的意圖是什麼,劉備當時快要駕鶴西去,當時說如阿斗可扶當扶之,不可扶汝可取而代之,說這句話劉備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就是表面意思如果阿斗能輔佐就輔佐...
諸葛亮怎麼死的,諸葛亮是怎麼死的
諸葛亮真正去世的原因,如今被揭曉,真相讓人感嘆。病死的,工作太認真!積勞成疾!病死的,傳說是魏延把七星燈踢倒,諸葛亮才死的 渡劫沒成功被p死的!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諸葛亮怎麼死...
諸葛亮是怎樣死的,諸葛亮怎麼死的
各種說法不一,總之,是自然死亡.如果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是心力衰竭而死 如果是按照三國志的說法是病死的.所以我認為這個問題不必太認真,不過最好還是看三國演義的 病死的,或心力衰竭而死 諸葛亮真正去世的原因,如今被揭曉,真相讓人感嘆。諸葛亮怎麼死的 三國演義 和 三國志 都沒有明確記載。只記載著2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