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必須要磕頭嗎?拜年磕頭磕幾個頭?

2025-01-23 14:15:06 字數 1647 閱讀 7439

1樓:中地數媒

正月初一起,由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

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等熱情款待之。

亦有士大夫之族,不親自登門,僅遣子弟或僕役持帖代拜者,宋時已成風氣,相沿至近代,改用賀年片。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宋《嘉泰會稽志》:

元旦男女夙興,家主設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詣親屬賀,設酒食相款,曰歲假,凡五日而畢。」宋周輝《清波雜誌》:「至正交賀,多不親往,有一士人令人持名銜,每至一門撼數聲,而留刺字(賀年帖)以表到……呂滎陽公言:

送門狀習以成風,既勞於作偽,且疏拙露見。

司馬溫公在臺閣時,不送門狀,曰:『不誠之事,不可為也!』」清顧祿《清嘉錄·正月·拜年》:「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門首設簿,書姓氏,號為門簿。

鮮衣炫服,飛轎生風,幽巷靜坊,動成哄市。

薄暮至人家者,謂之拜夜節。

初十日外,謂之拜燈節。」《江蘇風物誌·歲時風俗·新春賀年》:「接待賀年客人,除茶煙外,還有一茶生、瓜子、糖果、糕點等品。

揚州、儀徵一帶,有一種漆器『桌盒』,盒為圓形或方形,有蓋。

盒內分九個格檔,中間一格放一枚大福橘周圍八格分別裝著各色糖餌。

主人從桌盒內取出果餌奉客時,每樣都說點吉利的話,如花生謂『長生不老』,瓜子謂『瓜瓞綿綿』,糖塊謂『甜甜蜜蜜』,黑棗謂『早早發財』(或『早娶新娘』、『早生貴子』)橘子謂『走大局』等等。

客人們略為嘗食,但很少動那橘子。」

2樓:大洲在農村

農村春節拜年,磕頭的習俗還存在嗎? 農村老爺爺有話說 農村 農民 大娘 生活 習俗。

拜年磕頭磕幾個頭?

3樓:l吉吉學長

給自家人磕三個頭給別人家拜年的時候就磕乙個。一般給長輩磕頭,最好是爺爺奶奶輩的,且不能多磕,會折壽。磕頭是手掌觸地,不需要正反,頭必須磕到地才能表示尊敬。

一拜三叩,這是隆重的禮節,大多是以下場合,初次見面的長輩,見祖宗級的長輩,拜見德望高或身份地位高者,拜師,拜年,拜壽,拜謝等場合。

拜年如何磕頭

4樓:檸檬心理

舊時禮節,跪在地上兩手扶地,頭挨地。

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自己的父母跪下磕頭兩個,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父母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我們晚輩。

然後我們再去自己的爺爺奶奶家磕頭拜年,同樣的祝福,同樣會得到「壓歲錢」。

然後我們還會走向自己的鄰居,只要是經常見面的大叔大嬸們我們都要走向他們的堂屋,背對著正門跪下叩頭。路上一些不是很熟悉但是認識的,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間,青年及成年人要幾人一組去鄰居和親戚家中磕頭。這段時間,家中正屋掛著家譜牌位的畫卷,門前擺放供人磕頭的席子。客人來時,首先站在祖譜前,拱手祭拜三次,再跪下磕頭三次。

然後給年長並且輩分大的人磕頭三次。

如果有兒童參與,並且與被磕頭的人有非常親密的親戚關係的話,就要給兒童壓歲錢。磕頭大體分兩波,第一波在初一起早的時候,主要去鄰居家。第二波在初一以後的幾天,拜訪其他親戚時進行。

拜年時一定要磕頭嗎,拜年磕頭磕幾個呀?

拜年時不一定要磕頭。磕頭拜年是一種晚輩對長輩尊敬的禮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 壓歲錢 分給晚輩。相關說明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 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 拜...

過年磕頭應該磕幾個,拜年磕頭磕幾個呀?

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有表示他們當地的習俗是已去世的3個,其他在世長輩一個就行了。不過現在很多地方都已經摒棄了這種習俗,基本沒人磕頭了。但如果去到有這種風俗習慣的地方,需要磕頭的話,建議事先諮詢一下旁人,不然鬧了笑話或者引發矛盾就不好了。單純磕頭 單叩首 是兒童對長輩的常禮。一般情況是兒童隨家長見到長...

拜年如何磕頭,過年為什麼要磕頭拜年?

舊時禮節,跪在地上兩手扶地,頭挨地。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自己的父母跪下磕頭兩個,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父母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 壓歲錢 分給我們晚輩。然後我們再去自己的爺爺奶奶家磕頭拜年,同樣的祝福,同樣會得到 壓歲錢 然後我們還會走向自己的鄰居,只要是經常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