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青藏高原的形成歷史大致可以劃分為9個發展階段。
1)震旦紀時期:青藏高原分為古岡瓦納大陸與祁連海兩個主體,古岡瓦納大陸處於西邊,即現在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和唐古拉山脈一帶,祁連海位處青藏高原東部,即現在的崑崙山脈與祁連山山脈一帶;
2)寒武紀到奧陶紀時期:古岡瓦納大陸下沉,祁連海向其擴充套件,原特提斯洋範圍大大收縮;
3)奧陶紀到志留紀時期:古岡瓦納大陸進一步下沉,祁連海逐漸消失,原祁連海位置抬公升;
4)泥盆紀到二疊紀:出現岡瓦納古陸和中特提斯海洋及歐亞大陸,青藏高原中部再次下沉為海洋;
青藏高原形成。
過程** 5)二疊紀到三疊紀:原祁連海中部和東部一帶再次上公升為大陸,西部則下沉為深海,岡瓦納古陸的淺海與其相連;
6)侏羅紀:中特提斯海已抬公升為陸地,海洋向西部和北部擴張,形成新特提斯;
7)侏羅紀到白堊紀:新特提斯收縮,拉軌崗日首先隆起,南面形成小面積的海域;
8)白堊紀到早第三紀:新特提斯全部閉合,歐亞大陸基本成型;
9)第三紀:由於歐亞板塊激烈碰撞,促使大規模的火山和**的活動,使青藏高原的抬公升急劇加劇。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公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其邊緣的喜馬拉雅山8848公尺,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但是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高大的,據地質學家考證,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一帶原來是一片大海,後來大陸板塊碰撞抬公升才變成了今天的樣子,並且這最高的高原和山脈在地質歷史時代還處在嬰兒期,還會繼續增高。
青藏高原在**
2樓:探索世界
青藏高原,亞洲內陸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
青藏高原是如何形成的
3樓:惠企百科
距今4-5億年前的奧陶紀,其後青藏地區各部分地殼公升降,或為海水淹沒或為陸地。到億年前,今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這片海域橫貫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開始向北向亞洲板塊移動、擠壓。
其北部發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公升,促使崑崙山和可可西里地區隆生為陸地。隨著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插入古洋殼下,並推動著洋殼不斷發生斷裂,約在億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進入構造活躍期,北羌塘地區、喀喇崑崙山、唐古拉山、橫斷山脈脫離了海浸。
到了距今8000萬年前,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強烈的構造運動。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區急劇上公升,藏北地區和部分藏南地區也脫離海洋成為陸地。整個地勢寬展舒緩,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質學上把這段高原崛起的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
一致性增厚學說認為印度板塊向北推擠,導致青藏高原岩石圈大規模縮短,由此產生了比正常地殼厚一倍的地殼,導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公升。如果我們想把房頂變高,會有兩種選擇;可以在原來屋頂上再加蓋一層,也可以把原屋頂兩邊的屋脊往中間擠,讓它更高聳。
英國地質學家杜威和伯克就覺得青藏高原是靠第二種方法「長」起來的。他們於1973年提出一致性增厚學說,認為在青藏高原地體之下並沒有吸收印度大陸的地殼,印度板塊的作用就好像是乙個帶有鋸齒形末端的剛性塊體而向北推擠。
青藏高原岩石圈大規模地縮短,由此產生了比正常地殼厚一倍的地殼,從而導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公升。該理論認為整個亞洲大陸地殼的南北向縮短增厚是連續性的和一致性的。
地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範圍和特徵
青藏高原被稱為 世界屋脊 主要的自然特徵是 高 和 湖泊眾多 中國最大的高原。在中國西南部。包括 自治區和青海省的全部 四川省西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以及甘肅 雲南的一部分。面積240萬平方公里 93萬平方里 平均海拔4,000 5,000公尺 13,123 16,404呎 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關於青藏高原得知識,青藏高原的相關知識
1.青藏高原的高和寒 2.高寒 海拔美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攝氏度。24攝氏度稀薄 1,凍土,高寒,缺氧 2,地形,海拔,24稀薄 青藏高原的相關知識 青藏高原的資料 要簡單,不多於30字 青藏高原,中國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面積250萬平方公里。境內面積24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青藏高原歌詞
歌曲 青藏高原 歌手 韓紅 醒了 lrc歌詞 hot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 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 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 還是那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 哦 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連 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是誰日夜遙望著藍天 是誰渴望永久的夢幻 難道說還有讚美的歌 還是那彷彿不能改變的莊嚴 哦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