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題 我女兒不會 請教各位幫忙 多謝了 最好把題的分析過程講清楚

2025-02-05 06:40:21 字數 6218 閱讀 8911

1樓:孫子精講

最少要40座(其中1座是司機,可以沒有售票員,呵呵,別上當)此題不難,但條理要很清楚,很多人大概會連題目都看不懂。

起點:車上10人。

1站:上10人(題意是上來的人剛好後面每站下1個,還有10站,故為10人),車上共20人。

2站:上9人(還有9站,故9人)下1人(1站上的10人裡下1人),車上共28人。

3站:上8人,下2人(關鍵!1站和2站的各下1人,故下2人),共34人。

4站:上7人,下3人,共38人。

5站:上6人,下4人,共40人。

6站:上5人,下5人,仍是40人。(有2次滿員)7站:上4人,下6人,共38人。(開始減少了)8站:上3人,下7人,34人。

9站:上2人,下8人,28人。

10站:上1人,下9人,20人。

11站:20人全下。(司機也落車休息一下吧)

2樓:網友

由題目中,每一站上車的乘客中恰好各有一位乘客從這一站到以後的每一站落車可知,從第二站(起點算第一站)開始上車的人數依次是10,9,8,7…… 1,從第三站開始落車的人數依次是1,2,3,4,5,……10

第一站:10

第二站:10+10=20

第三站:10+10+9-1=28

第四站:10+10+9+8-2=34

第五站:10+10+9+8+7-3=38

第六站:10+10+9+8+7+6-4=40第七站:10+10+9+8+7+6+5-5=40第八站:

10+10+9+8+7+6+5+4-6=38可知,在第八站開始,車上的人數已是減少趨勢。

故可知要所有人都有座位,要滿足車上的最多人數,即是40人,故該題答案是40。

二樓答案的答案沒有細緻理解落車的人數。

此題如果要過程解的話,即是要求解最大值,因為上車的人數是遞減,落車人數是遞增的過程,則最大值是在上落車人數相等的情況下出現,可以簡單得知這個值是5,故能解的答案。

3樓:網友

這個問題太繞口.

已知條件:車上10個人, 到終點還有11站!

給定假設: 假設每一站上多少人,題目中給出來了.第一站出發站10個人,一直到12站(終點站)2站: 10+10=20;

3站20+9-1=28

4站28+8-1=35

5站35+7-1=..

一次類推,一直算到最後一站,你看需要多少人呢?

4樓:胡塗一下

您的題目是不是表達的不夠清楚,您能將原題目再說一遍嗎?

數學題不明白求講解一下謝謝

5樓:love奈灬何

<>還原一下正方體。

因為 想對面 的數衝賣 是相反數 所以3和-3是想對面。

然後你把這個慶遲圖還原成正方體。

就會發現。3和-3是想對面,3在左,-3在右。

y和-2是相對面,y在上,-2在下。

x和-8是相對散差逗面,x在後,-8在前。

所以,根據相對面的數是相反數。

x=8y=2

那麼 x的y次方就是。

8的2次方。

也就是64咯。

6樓:愛如夏花的美

<>懂氏帆了嗎,希望野核早可頌雀以幫到你哦。

數學題求講解一下不明白謝謝

7樓:網友

以上一條線段左端點為圓心,a為半徑,用圓規作左半圓弧,用直尺延長這條線段與圓弧相交,新的線段長度為2a,將圓規兩腳放在下面線段的兩個端點,再讓任意一腳放在上面的新線段的端點上,畫半圓弧,則與線段形成的交點與另乙個端點之間距離即2a-b

8樓:帥專

<>專業詞有點忘了,但答案差不多是這樣了。

數學題不明白求老師講解指點一下謝謝

9樓:網友

250÷5=50,說的是1公尺有多重。

2500÷50=50,說的是總重量除以每一公尺的重量,得出有多少公尺把這個和買東西聯絡起來,5個雞蛋250克,這對應了第二幅圖,那麼可以得出1個雞蛋50克,多少個雞蛋有2500克呢,列算式:50克×()=2500(克),得出結論:50個。

另外,你的答後面寫錯了,是長50公尺,不是重。量綱問題要注意。

10樓:劉傻妮子

**上做的對呀!

5公尺,重250克。

所以1公尺的重量就是250÷5=50,(克)。

一捆鐵絲總重量是2500(克重),它是由多少個1公尺組成的?

夠了50克就是1公尺,再夠了50克又是1公尺,……那就用除法:

2500÷50=50,奧,看清了,這裡有50個50克。

所以這一捆鐵絲的長度就是50公尺。

11樓:心在天邊

你好,很高興地解答你的問題。

你的答案是正確的,2500÷250×5

50(公尺)

12樓:囝囝

從第二幅圖可以看出,5公尺長的鐵絲重250克,那就可以計算出每一公尺鐵絲有多重,就是250/5=50克。既然一公尺鐵絲50克重,那2500克是多少個50克,那它就有多少公尺啊,2500/50=50公尺。

13樓:犁爾煙

分析:5公尺長是250克,先算1公尺長有多重:

250÷5=50(克)

知道了1公尺是50克,再算2500克有多少公尺:(也就是看2500裡有幾個50)

2500÷50=50(公尺)

14樓:琉神易

嗯嗯,確實你答案是正確的,但答的時候有點不謹慎。

1. 一公尺鐵絲有50克。

50(克)2. 2500克鐵絲有50公尺。

2500÷50=50(公尺)

答:一捆鐵絲有50公尺。

15樓:我想去旅遊

三種方法:

除以250等於10,10乘5等於50。看看2500裡面有多少個250就有多少個5公尺。

除以5等於50,2500除以50等於50。先求一公尺有多少克,再看2500裡面有多少個50就是有多少公尺。

除以250等於,2500成等於50。先求一克多少公尺,再求2500克多少公尺。

16樓:古方紅糖

一、250克的鐵絲是5公尺長。2500克的鐵絲相當於10個250克的鐵絲,就相當於10個5公尺長的鐵絲,那麼總長度就是50公尺啊。

二、250克的鐵絲是5公尺長,相當於每50克鐵絲為1公尺長,那麼2500克相當於50個50克的鐵絲,那麼總長度就是50公尺。

17樓:遠方之深居簡出

在鐵絲的粗細和密度不變的情況下,兩部分鐵絲的長度比等於它們的重量比。

18樓:湧令

250克是5公尺長。

看2500裡有多少個250(2500÷250=10)

有幾個250也就是有多少個5公尺(10×5=50)

19樓:茶飄酒香

答:2500÷250=10

5×10=50(公尺)

一捆鐵絲長有50公尺。

20樓:紅星老萬

2500÷(250÷5)

50(公尺)答這捆鐵絲長50公尺。

21樓:生生不息

你寫的答案是正確的,已知5公尺鋼絲重250克,一公尺鋼絲就是250/5=50克,一捆鋼絲是2500克,那麼一捆鋼絲就是2500/50=50公尺。

22樓:網友

解,5公尺有250g,一公尺就有(250÷5)=50g

而一捆有2500g,多少公尺有2500g

2500÷50=50(公尺)

23樓:網友

您好,您做的是對的。

5公尺長的鐵絲是250克。

那麼一公尺長的鐵絲就是250➗5=50克。

一捆是2500克。

一公尺是50克。

那麼一捆是2500➗50=50公尺。

所以答案為50公尺。

綜合算式:2500➗(250➗5)=50公尺。

一些數學題 幫忙解答一下

24樓:網友

(1)三角形底一定,三角形的面積和高成正比例嗎?為什麼?

成正比例,因為面積:高=1/2底(一定)

2)乙個數的60%比它的3倍少12,求這個數?(用方程解)60%x=3x-12

x=5(3)乙個比例的兩個外項是6分之1和22分之3,乙個內項是4分之1,求另乙個內項?

1/6×3/22÷1/4=1/11(11分之1)(4)一副設計圖上,用3釐公尺的線段表示實際900千公尺。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900千公尺=90000000㎝,比例尺:3:90000000=1:30000000。

5)【重要】李雲的爸爸打算買一張20:30從南京到北京的火車臥鋪票,結果錯買了一張 8:30的票(票價為258元),只好退票,(鐵路規定:

退票胥口10%的手續費)又買了一張20:30的臥鋪票(票價為268元)。李雲的爸爸這次買票一共花了多少元?

258×10%+268=元。

25樓:冷嘯月麟

你好!1.答:成正比例,因為面積除以高=二分之一底。

2.解:設這個數為x。

3x-60%x=12

x=53.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六分之一乘二十二分之三除以四分之一=二十三分之一:90000000【900千公尺換算為釐公尺=90000000】=1:30000000

你是六年級的吧。。又遇上同齡人卡。。。

26樓:紫沁竹心

1、成正比例。因為三角形的面積/高=1/2底(一定),所以成正比例。

2、解:設這個數為x。

3x-60%x=12

x=53、比例中外項之積=內項之積。

1/6×3/22=1/4×另乙個內項。

另乙個內項=1/11

千公尺=90000000釐公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3釐公尺∶90000000釐公尺=1∶30000000

10%=元)

268+元)

27樓:網友

解:(1)因為三角形面積就是底乘上高除以1/2,那麼當底確定是,面積和高就成正比例。

2)設所求數為x,根據題意列出,解得x=5

3)我們假設該比例式子為a:b=c:d,已知a=1/6,d=3/22,如果b=1/4,那麼c=1/11;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代入公式得比例尺為1:300000000(單位是公尺)

5)第一張票總共花了258*10%=元,第二張全票花了268元,那麼總共花了元。

28樓:網友

1 是正比例,s=kx(k為底邊常量,x,s分別代表高和麵積)2 設這個數為x,則60%x=3x-12,所以x=53 設另乙個內項為x,根據內項之積=外項積得到 四分之一x=六分之一乘以22分之3

解得x=11分之一。

4 900km=90000000cm 比例尺=3:90000000=30000000分之一。

5 268+258*10%=元。

29樓:江海洋

1. 一定成正比,s=a*h/2,當a(底邊長)一定,a/2為常數,所以s和h成正比。

2. 設這個數是x,則60%*x+12=3x,解方程得x=53. 外項積等於內項積,所以另乙個內項為(1/6)*(3/22)/(1/4)=1/11

4. 900*1000*100/3=30000000:1,比例尺是1:30000000

5. 268+258*10%=元。

30樓:筱柒

1、成正比。s=,a是三角形的底,那麼s/h=2、 x=5

6:x=1/4:3/22 或者 1/6:1/4=x:3/22 x=1/11

4、比例尺為: 3cm:900km=:900000m=1:30000000

258*10%=元。

幫我分析一下這道數學題

31樓:情書簡單不簡愛

列個方程就行,不用考慮他的答案。

32樓:數學難題請找我

解:設1993/1995的分子分母同時加上x後,化簡後得到1995/1996。

則(1993+x)/(1995+x)=1995/1996所以(1993+x)×1996=(1995+x)×1995(1996-1995)x

x=1997

所以答案選e

初中數學題2道望各位幫忙,數學題 求幫忙

1.最簡單的方法是用數代 填空題的話 ab互為倒數 設a 2 則b 1 22 3 1 3 1 2.移項 解得x 7 費了我兩根菸!a 1 a b 1 b a 1 b b a 1 a 1 b 1 a ab ab b ab a b 1 2 a b 2 a b 1 x 7 x 6 x 9 x 8 x 10...

請教一題數學題,我想請教一題數學題

90 1 億元 答 2006年技術諮詢合同成交額是85億元。注 題目說比上年增長了,也就是說這個90億是上年的成交額加上多出的成交額。即07年是06年的 1 求的是06年,是單位 1 單位 1 不知道,用除法計算。用對應數值除以對應分率。比上年增長了 一般來說,比 字後面的就是單位 1 因為2007...

數學題。各位幫幫忙吧

1.選擇 一個分數的分子乘10,分母除以10分數的大小 d a.擴大到原數的10倍 b.不變。c縮小到原來的1 20。d擴大到原數的100倍 2.應用 把5千克糖平均分給8個人。1 每人分得糖的總數的8分之1 2 每人分得8分之5千克糖 3 3人分得糖總數的8分之3 4 3人分得8分之15千克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