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學浮力競賽題,初二浮力競賽題

2025-02-08 03:40:26 字數 1198 閱讀 6370

初二浮力競賽題

1樓:網友

我正在給初二公升初三的小孩當家教,正在教浮力方面的學習。

你首先想一下船載重的問題。比如空船漂浮在水中時,會有乙個吃水深度,往裡面加物體,這個吃水深度會增加,而增加的就是因為載重。我們把吃水深度建立某種聯絡就是排開水的體積了。

那麼同樣的,在漂浮的情況時,我們可以把空盒中的物體看是空盒和物體分別漂浮在水中,所以a項是水面高度不變。

同樣的分析,b項 水面同樣不變。

但對於物體c就有影響了。為什麼呢,你可以想成這個物體是用一根細線懸在盒底,那麼它造成的v排就有兩個,乙個是它本身,另外,還有它給盒子乙個向下的拉力,使盒子的v排也增加了。而當這個c物體脫離了盒子以後,就只剩下它本身的v排了。

所以c項中的水面應該是下降的。因為因為c的脫離造成盒子的v排少了,那麼水面自然要上公升。

這樣分析以後,就不能分析d了,其實真正影響水面的,就是c物體。就是因為c脫離,會造成盒子排開水體積的減少,所以整體會使水面下降。

這樣應該明白了吧?主要是要在頭腦裡構造乙個模型,想象一下這個過程。

還可以利用公式,把每個狀態列一下運動乙個f浮=g排那個公式。以及 f浮=g物進行定量分析。

2樓:來自老院子燦如春華的張遼

小球a,b處於漂浮和懸浮狀態,重力等於浮力,放不放入水中都是一樣的,小球c浮力小於重力,在盒子裡等於重力,排開的水要多,放入水中就只是小球的體積了,要少。所以d正確。

3樓:網友

選d,漂浮和懸浮的東西扔入液體中,液麵高度是不變的。這個潛定理我覺得選擇填空中挺實用的,可以直接用~~~

4樓:ホープ潯漓

首先我們都知道漂浮的物體和懸浮的物體:f浮 = g重。

當小盒(裝了三個球)放在水中時是漂浮,所以三個小球受到的浮力都是它們的重力。

a錯的原因是:漂浮的物體浮力等於重力等於密度×g×排液,重力不變密度不變,所以排液的體積不變,所以高度不變。

b錯的原因與a相同。

c錯的原因是:當c單獨拿出來的時候,便沉入水底,這時候浮力小於重力了,因為重力不變,密度不變,g不變,浮力變小。所以排液的體積變小,液麵下降。

d對的原因是:因為ab兩個球拿出以後排液不變,而c球的排液變小,所以是下降。

不知道這樣解釋能不能聽懂。

我也是新初二的,初一時上了競賽。浮力比較差,可能描述的不怎麼好。

初二數學競賽題

a a,a b b.8b 8b a b a等於k b a 等於n n為整數 8an a an a 等於 k 化簡1加 7n n 1等於k 討論 n為整數 k 也要整數 n等於2 k等於15 n等於8 k等於9 好像 沒有別的情況了 你在檢查一下 k 不等於1 因為a大於0 b大於0 b a 不等於0...

初二語文競賽題目,初二語文競賽考什麼題目

物理知識競賽試題四 電學部分 題號 1 2 3 4 5 答案一 單選題 每小題3分,共15分 1 圖示為小剛所連的兩盞白熾燈和兩 個插座的電路圖,通電後發現不能正 常工作。下面幾個措施中可能引起危險的是 a 拆掉燈丙,兩條導線連在一起b 拆掉插座甲,兩條導線連一起 c 拆掉開關s3,兩條導線連在一起...

初二科學題目

1 為什麼小明第2次沒將手縮回 2 有可能與意識有關 3 由於第1次是無意的,也就是之前並沒有準備,因此反應會是瞬間性的,而這種反應是由條件反射來執行的,且是非條件反射,是先天性的,不論之前有無沒針刺過,再刺到也會有這種反應.而第2次,如果沒有事先知道,反應會與第1次一樣,就是因為第2次有準備,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