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韓淲詩《雨多極涼冷譯文

2025-02-13 07:30:18 字數 972 閱讀 4035

1樓:網友

這首詩寫因下雨而突然秋涼的情景。全詩扣住「雨」「涼」二字寫去,無處不是與雨、涼相關的景象,富於水鄉雨後特色,給人的印象尤為深刻。 首聯取流水對的形式,一氣呵成,表現了對天氣突然轉涼的驚詫之情。

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出乎意料的是,今年的末伏下了幾場雨,秋風忽起,轉眼就進入了秋天。「三伏」,此指末伏,批立秋後第乙個庚日起的十天。

九秋」,即秋季,因秋季共有九十天,故名。這一聯心「焉知」提起,表示為始料未及。「三伏雨」與「九秋天」對仗工整,且用「已」字強調,表明由伏入秋的迅速。

頷聯是詩人的擬想之辭。詩人並未見到樹葉的飄,但猜想在這樣的涼天,想必木葉已脫;他也沒有見到莊稼的豐收,但既如此多雨,可以推測禾苗必豐。

頸聯與尾聯,寫出詩人即目所見的景象。

看來詩人趕人乙個早市,出門時,只見山後吐出一彎秋月,將落未落;「野橋經雨斷」(劉長卿《碧澗別墅》),河上的小橋已被淹沒或沖走了,河水浮空,足見雨量之大。「地偏山吐月」句,看似與雨無關,其實仍與「雨」字相合:雨過放晴,碧天如洗,正好成為「山吐月」的明淨的背景;雨後的空氣異常清新,遠望山、月,也就必然格外清新。

山吐月」三字,出自杜甫「四更山吐月」句(《月》〉)吐」字絕妙,但功在杜甫,這裡只是襲用罷了。

尾聯描寫的是離家到集市所見之景。下雨時,雞太或躲在廊沿下,或避進窩棚裡,憋悶得時間長了,一旦放晴,便撒歡似的跑向門前屋後,奔向野地之中。來到集市,則見無處不是活蹦亂跳的魚蝦。

這兩句形象而生動地寫出了雨後水鄉的特色。

詩題〈雨多極涼冷〉,但一讀此詩,絲毫沒有瑟縮之感。相反,詩人著力描寫雨後大地的蓬勃生機與清新景色,讀了使人心曠神怡。

韓偓《雨》原文及翻譯賞析

2樓:我的士多啤梨你的美

坐來簌簌山風急,山雨隨風暗原隰。樹帶繁聲出竹聞,溪將大點穿籬入。餉婦寥翹布領寒,牧童擁腫蓑衣溼。

此時高味共誰雹扮論,辯肆桐擁鼻吟詩空佇立。 詩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