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吾藪點漂醉
十三爺是什麼人?他在《雍正王朝》裡面的設定是俠王,俠王是路見不平,就會拔刀相助,而對於自己有恩,或者有幫忙的人,自然會是百倍奉還,雍正的繼位,鄔思道起的作用很大,而如今,雍正繼位了,十三爺也要被封為鐵帽子王,而鄔思道卻要走了。
鄔思道是個有功的人,但是助雍正繼位成功之後,他卻是什麼也沒有好處都沒有,名與利都沒有,還有那個年秋月,十三爺和雍正都知道,鄔思道喜歡年秋月,而年秋月也喜歡鄔思道,但是雍正為了拉攏年羹堯。
從鄔思道手裡硬生生的將年秋月給納了做側福晉,鄔思道很清楚會有這樣的結果,所以他很早就對年秋月說,你遲早是四爺的人,而年秋月開始還不明白這個意思,在被雍正抬旗的時候,還很高興。
而且這個抬旗,還是在弘曆在熱河狩獵的時候,表現得很好,獲得了康熙的肯定,拿到了本該屬於太子的明黃如意,按道理說,雍正應該要表彰做為弘曆老師的鄔思道先生,而是為年秋月抬了旗,原因就是她侍奉鄔思道有功。
但正是因為年秋月抬了旗,她與鄔思道卻就變成了不可能,因為滿漢不通婚,就這樣,明明是鄔思道立了功,卻被雍正添了堵,十三爺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就找了乙個特別像秋月的,名字叫如月的姑娘,讓鄔思道帶走。
而從後面的劇情來看,如月與鄔思道相處的還不錯。另外,在鄔思道名份上面的問題,十三爺也明白雍正的一些苦衷,也就是鄔思道所說的那三個不可用的道理,鄔思道有功卻不能有名有利。
但其實,十三爺不知道的是,雍正半夜回雍正府是打算殺掉鄔思道的,鄔思道要讓十三爺要推掉鐵帽子王,他還不以為意,鄔思道就告訴高勿庸那幾個為雍正辦秘密差事的都被殺了,兩個人就看著天上的烏鴉無語,想必十三爺此刻更覺得對不起鄔思道吧。
這個也是十三爺後來對雍正的態度上面,有所轉變,不再是以前敢說也做的老十三,下棋是一心求和,一些該說,想說的話都都憋在心裡,不敢說出來,諾敏的那個天下第一巡撫就是乙個很明顯的例子,他與張廷玉一樣,都不敢說了。
2樓:小楊問答
鄔思道可以說為老四的上位立下了汗馬功勞,卻沒有得到名分,在後期為了躲避兔死狗烹的局面,而大隱隱於市。老十三是明白人,知道前因後果,所以覺得對不起鄔思道。
3樓:你好看看內臟
在電視劇集雍正王朝中,對不起鄔思道因為雍正娶了她喜歡的女人,而且他以後必須生活在皇上的監視之中。
4樓:小自信
因為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自己也沒有臉面說出來,更沒有膽子去主動承認。
《雍正王朝》鄔思道辭行,透露了什麼讓十三爺大為吃驚
5樓:網友
《雍正王朝》鄔思道辭行時,到底透露了什麼讓十三爺大為吃驚?
一)背景。在《雍正王朝》第21集開頭,就是十三爺騎馬來給鄔先生送行的劇情,他還帶了當初鄔思道給他送來的一罈酒,他沒喝完,只剩下半壇,以此餞行。
二)臨別贈言。
在這樣的語境下,鄔思道說出了內心之中由衷之言:為保周全,拼死辭掉鐵帽子親王。
原因有以下兩點:
鄔思道這樣一說,讓十三爺大吃一驚,因為他不相信雍正會對他幹出「飛鳥盡,良弓藏」的事情。
三)肺腑真言。
見十三爺不相信,鄔思道說,在四爺府裡專門辦秘密差事的人就會……
十三爺沉默著……
此時,鄔思道說出了肺腑真言:收斂鋒芒,皇帝不會怎樣。
我想,這句話,十三爺聽進去了,因為後面也是這樣做的。
最後,綜合雍正上臺後十三爺的一系列表現,勘當「鞠躬盡瘁」,也真的對得起「鐵帽子王」四個字~
《雍正王朝》鄔思道辭行,透露了什麼讓十三爺大為吃驚?
6樓:禮渤自倫利間
我們來看看,《雍正王朝》裡面,十三爺為鄔思道送行的,兩個人都談了什麼。十三爺拿了酒,說是為雍正為鄔思道餞行。鄔思道問道:聽說皇上準備在元旦的時候,晉封你為鐵帽子親王。
十三爺說:其實當不王,他是無所謂的,不過這個鐵帽子王卻是十分的難得。確實很難得,因為整個清朝一共十二個鐵帽子王,其中十個親王,兩個郡王,而且有八個是清初的時候,十三爺是清朝中後期的四位之一。
鄔思道這個時候飲了十三爺的酒,轉身要離開的樣子。十三爺這個時候很愧疚的說:鄔思先生,我們,我們,對不起你呀。
這裡面用的是我們,顯然是將雍正包括進來了,或者說其實對不起鄔思道的就是雍正帝。
鄔思道說:其實我是為了天下蒼生,才來幫助皇上的,而如今我的心願已了,哪有什麼遺憾的呢。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如果十三爺沒有說出那句話,鄔思道是轉身就要走的。
鄔思道繼續說:十三爺,你我相識十五年了,你行俠仗義,我十分佩服你的為人。臨別前,我有一句話要跟你說,這個鐵帽子王,你要拼死辭掉,這樣子才能保你一世平安。
有些事情你不太明白,跟一般人相處,同享樂容易,共患難困難,但是跟皇帝相處,卻是相反的。
十三爺說:你放心,我不相信四哥會做出這樣弓盡鳥藏的事情來。
鄔思道說:明天我的話就能得到驗證,雍正府那些為雍正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這個時候鏡頭轉向了幾隻烏鴉,那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而且我們也發現了雍正府的高勿庸後面沒有出現了,而是由李德全繼續當大太監。
讓十三爺大吃一驚的正是這一句話。如果鄔思道要跟十三爺說,雍正回到雍正府是想殺鄔思道的話,那十三爺肯定更大吃一驚的,之前十三爺可能只是以為,鄔思道在雍正繼位之後,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卻要歸隱。
十三爺明白了鄔思道的意思了,鄔思道說:不過,只要你收斂鋒芒的話,那麼皇上是不會對你怎麼樣的。
後面,十三爺確實不像以前的十三爺,比如跟雍正下棋的時候,不敢嬴,只和棋,比如在諾敏的事情,也像張廷玉那樣,雖覺得不妥,但是不敢說,這個就說明十三爺確實聽進去了,畢竟雍正不是以前的四哥了。
雍正王朝:老十三送別,鬼才鄔思道,臨行道出為何幫雍正稱帝!
7樓:史君說劇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由唐國強、焦晃等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
鄔思道離京,老十三胤祥前來送行,究竟是真情還是假意?
8樓:虎說教育
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集裡可以說對於權力的爭奪演繹的十分精彩,對於讓人心的刻畫也是十分深刻。這樣對於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是十分成功,看似不起眼的場景你要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中蘊含的資訊還是很深厚的。
就拿鄔思道通過鬥智鬥勇好不容易在雍正登基後成功離京,老十三胤祥前來送行來說,要表達的資訊就有很多。
首先為什麼雍正自己不來,而單單老十三胤祥來。其實在這裡就能表現出老十三的真性情,對於送行這件事肯定是老十三自己提出的。雍正都想把鄔思道這個幕後英勇除掉,肯定不會主動讓老十三去送,就是讓誰也是面上的話。
但是老十三胤祥就不一樣的,他肯定是真想送。要不然鄔思道對於人性看的這麼深刻的聰明人不會看不出來,正是鄔思道這麼厲害謀士都認為老十三來送他是出自真心,所以在最後還提醒老十三胤祥伴君如伴虎要小心行事。
可以說在康熙這些兒子當中只有老十三是個真正的俠士,對於一些不平的事總想聲張正義。當然在電視劇集當中不止這一處能表現老十三的俠士風格,還有一處對於他真性情的一面刻畫的比較深刻。
相信你也想到了就是出手施救張五哥的事,為什麼出事以後會有人去找老十三而不是其他人,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是更主要是在他們看來找老十三這個俠士肯定是最妥當的,如果連老十三都不救,其他人就更不會出手相救了。最後也是在張五哥家人的期盼下老十三真的通過康熙在刀下救下了他。
可以說對於老十三直爽的性格通過康熙與張五哥後來的一次對話更是直接在展示在了大家面前。
9樓:牧馬人
鄔思道在離京的時候,只有老十三去送他,其實一是為了倆人的感情在裡頭,二是也是為了向鄔思道討教,以後如何和他的四哥相處,如果真有什麼困難他怎麼對付。鄔思道這個人確實是特別有本事的。
10樓:陽光的
胤祥是出自真情實感來送行的,因為是十三皇子性格灑脫豪爽,是乙個真性情的人,不會懷有成見來送行。
11樓:歷史分析解讀
這也應該是真情,畢竟他們也是相識多年,也幫助過四爺黨,救過13爺。
雍正王朝:鬼才鄔思道走了,道出為何要幫雍正稱帝,老十三送別
12樓:麗麗情感站
雍正王朝:鬼才鄔思道走了,道出為何要幫雍正稱帝,老十三送別。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臨死前喊鄔思道,雍正帝為何落下一滴淚
何為孤家寡人?由於雍正的地位改變其真實雍正的另一面也就漸漸地顯露出來。自古道 伴君如伴虎!作為曾經的手下,自己再謹慎也難免讓皇帝不放心,所以死的死逃的逃都是為了避禍,鄔先生終於幫助雍正奪得大位,在鄔先生自己看來已經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另一方面他非常瞭解雍正,也知道雍正許多密事,此時不離開等待自己的那...
《雍正王朝》 朝廷議立新太子時,鄔思道為何建議胤禛,舉薦胤礽
道理非常簡單,議立新太子的旨意傳出後,八爺黨大有鋪天蓋地之勢,連康熙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倍感恐慌,若不採取斷然措施,胤禩的勢力比被廢之前的太子的勢力更大!形勢來的太快,康熙又沒選中心裡中意之人,權宜之計就是先把剛廢了的太子重新立起來,再從長計議。胤禛和鄔思道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決定投廢太子一票,既順...
《雍正王朝》田文鏡為什麼要趕走鄔思道,真是付不起幕酬嗎
那麼為什麼田文鏡後來卻出爾反爾,還把鄔思道趕走了呢?假如鄔思道恪守本分,謹遵禮數,忠於職守的話,即使田文鏡覺得自己當了冤大頭,但或許不會趕他離開幕府。可鄔思道不僅不怎麼幹活,而且出言無狀,狂放不羈,動不動就找田文鏡索要幕酬。言而總之,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千萬不能輕易許下承諾,否則一旦踐行不了,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