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卓閒聊社會
現在網際網絡企業造車已經成為了乙個新的風尚,就連小公尺這樣的網際網絡手機廠商,也加入的造車行業,不得不讓人感慨,電動汽車市場確實是很大的一塊蛋糕。那麼,既然小公尺都加入了,比小公尺還要強大的華為,什麼時候加入呢?這個問題,從小公尺進軍汽車行業以來就一直有人在問,坊間甚至傳出訊息稱,華為已經在佈局造車了。
不過,華為的一紙官方宣告,打破了這個謠言。<>
華為在宣告裡是怎麼說的?在宣告裡,華為表示,目前企業完全沒有加入汽車行業的企業,造車也不在華為的戰略範圍之內,從三年前開始,華為就已經做好了戰略佈局,也就是說,華為早就決定了要發展什麼,而汽車肯定不在其中。宣告裡還說,華為雖然不造車,但是相關的業務會和網際網絡新汽車有關,作為技術型企業,華為可能在將來會為很多汽車公司實行網際網絡技術扶持,幫助他們更好地將汽車與萬物互聯結合起來。
華為的路線是否正確?在我看來,華為的路線選擇是很正確的。造車這件事,乙個剛入行的網際網絡企業,是怎麼樣也比不過那些擁有深厚技術積累的傳統車企的,即便身上再有錢,也燒不過這些巨頭。
因此,與其和他們搶蛋糕,倒不如讓他們從自己的蛋糕裡主動分自己一塊,也就是選擇和他們合作,幫助他們解決技術薄弱的地方。很多傳統車企,在網際網絡技術方面的實力就不夠強,而華為就能夠順利解決他們的這個麻煩。<>
很明顯,華為是選擇放大自己的優勢,而不是拿自己的弱勢去拼別人的優勢,這樣的選擇,我覺得合情合理。汽車市場的蛋糕很大,但是並不是什麼企業都能分得到,合作共贏,共同進步,或許能夠走的更加長遠。
2樓:養生丫丫
華為發宣告說不造車,這則宣告是這麼說的:我們再次重申華為不造車。這一長期戰略在2018年就已明確,沒有任何改變。
而且在投資方面,華為表示並未投資任何車企。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控股、參股。凡是議論上說華為造車、或者參股汽車製造行業,均為謠言,勿輕信。
3樓:肖艾斯的旅行日誌
華為的宣告表示,公司的戰略目標在2018年就已經確定,而且優勢不在造車而在ict技術上,所以說了不造車就是不造車。
華為再次宣告不造車,華為是如何回應這件事的?
4樓:掌心和腳心的痣
關於華為造車的不實言論,公司的發言人已經多次予以澄清,今天我們再次重審:華為不造車,這一長期的戰略在2018年就已經明確,沒有任何改變。
可以說,華為這次的宣告還是非常的嚴肅和絕對的,從2018年到現在華為都沒有造車的計劃,而且從公司長期的發展方向來看,華為也是沒有造車的計劃的。
一、華為宣告不造車。智慧型汽車搭載了華為的技術之後,很多人更是期待華為能夠出一款自己的汽車,但是根據華為的回應,他們根本就沒有造車的計劃。我們認可的是華為的技術實力,但是這並不代表,華為得到這一種認可之後就開始進軍汽車產業。
畢竟作為網際網絡企業,轉行到汽車產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小公尺由雷軍帶隊,已經開始進行小車計劃,但是對於華為來說,自己想發展的只有技術。
二、華為的技術可以幫助車企製造更好的智慧型汽車。但是華為也不是絕對的遮蔽汽車行業。根據華為的說法,自己已經和三家車企分別是長安,北汽和廣汽,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華為用自己積累三十多年的ict技術能力,來幫助車企製造面相未來的智慧型汽車,也就是說,華為雖然不造車,但是它是為智慧型汽車提供智慧型網聯部件的。
三、期望華為有更好的發展。其實就算是華為不造車,我一點都不遺憾,作為科技實力比較強的龍頭企業,我更希望華為能夠好好的研發自己的技術。未來社會肯定會是乙個網際網絡的社會,所以華為全身心的技術,也是一種戰略。
5樓:糖果罐
華為表示自己不會涉及造車這個行業,期望相關人員不要相信網路上的人和謠言,他們會專注手機行業。
6樓:網友
華為公司是通過釋出非常多的檔案,明確表達了自己公司是不會涉及造車行業的。
7樓:行樂先生
華為做出了回應,並沒有投資任何車企,關於華為投資車企,進入車輛行業都是造謠。
8樓:青楓侃
華為對這件事表示華為不造車,而且也並沒有投資過任何的車企,並且也表示其他的言論都是造謠。
9樓:蕾蕾
我們只致力於手機的研發,沒有製造車輛的想法,我們也不會把時間投資到別的事情上。
10樓:史蒂芬斯
是因為有訊息說華為和某個造車公司合作,但是華為宣告並沒有這樣的事情,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11樓:蘭寶貝
因為現在很多網友都在說,他們華為要造車了,所以說他們自己出來說明自己並沒有這個想法,希望大家不要亂說。
華為發宣告說不造車,你知道為什麼會有造車的流言嗎?
12樓:四處觀察小趙
此前華為對於網上所傳播的華為要開始製造整車的謠言進行了回應,聲稱華為不會造車,並且表示華為未來也不可能進入造車行業,華為還重申了,這一戰略是在2018年就已經明確了的,未來也將繼續以此戰略為目標持續發展。但是即使華為多次發表宣告稱不會涉足造車行業,但是網上依舊會有很多的流言蜚語,說華為開始涉及造車行業,並且這些傳言還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導致華為多次重申不會參與造車,不投資也不控股。至於華為為什麼總是會被傳要進入造車領域的流言,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家科技企業涉足造車行業到目前為止有包括,但不限於例如小公尺美的創維等多家科技行業以及家電行業的頭部企業進入了造車領域,小公尺更是早在很久以前就和蔚來達成了戰略合作。根據以上公司的例子能夠看出很多科技企業都在爭先恐後的搶著瓜分智慧型汽車,這一領域的市場,因此很難讓人懷疑華為不會涉足這一領域。
二、以前小公尺也說未來絕對不會造車,但是現在小公尺已經開始籌劃年輕人的第1輛車了小公尺曾經也聲稱絕對不會造車,但是前一段時間小公尺發表宣告,將會在不久之後的一段時間拿出年輕人的第1輛房車。雖然說與傳統意義上的轎車不同,但是依舊是進入了造車領域,因此自然就會有人懷疑,華為會走上小公尺的老路,也就是先說絕對不會造車之後再造車,收集一波熱度。
三、智慧型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是現在的行業風口,因此華為很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智慧型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是當下汽車領域發展的風口,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汽車的發展方向應當都會朝著這兩個方向發展,因此這兩個行業對於大部分企業都有著相當致命的吸引力,很難相信華為能夠把持住,堅決不參與到造車這一領域當中。
13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因為已經用手機企業涉足過造車企業了,華為身為國內的知名品牌,大家認為華為也會緊跟流行,開始發展汽車企業,拓展市場。
14樓:老龐家小
因為華為之前有和造車企業合作,所以人們覺得華為會參與造車,但是華為明確宣告不會參與整車製造。
15樓:小
可能是一些人胡亂傳播導致的,她們這類人特別的難,特別的亂說啊,覺得炒作這個就是可以火起來的。
華為再度釋出宣告重申不造車,哪些車企會因此受到影響?
16樓:娛樂觀星客
受到影響的主要是和華為有直接技術合作的車企,如國產的長安、廣汽、北汽等,這些車企前期都在炒作華為造車概念,這次華為重申不造車對他們的影響比較大。
17樓:快樂答手
華為再度釋出宣告,重申不造車,比亞迪,一汽,小鵬,特斯拉,蔚來這些車企會因此受到影響,因為他們都是新能源汽車,這個訊息會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影響。
18樓:停下來了壞孩子
汽車行業需要的不是華為的品牌汽車,而是華為30多年來積累的ict技術能力,可以幫助汽車製造商製造面向未來的汽車,基於華為ict能力的智慧型網路,為汽車製造商提供汽車零部件。
19樓:樂樂在此呢
北汽,長安,廣汽,等等,都是曾經想與華為進行合作的戰略伙伴,肯定也會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阻礙企業的發展。
20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華為將自身定位於智慧型汽車解決方案**商,自己不製造汽車。其他汽車智慧型汽車解決方案**商來是華為競爭對手,目前國內智慧型汽車解決方案**商包括,吉利,是最早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高科技企業,與華為存在正面競爭。而吉利擁有自己的智慧型汽車製造平臺,業務上與華為存在重合,他們將深受華為業務定位的影響。
21樓:豆豆老師解答
想跟華為合作的車企將受到影響,華為生產國產手機,在整個手機界都有一定的地位,華為重申不生產汽車,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參股和控股,之前華為只是與車企合作,把華為系統運用到中控系統中。想必有部分國產車將受到影響。
華為再次宣告不造車,造謠者意欲何為?
22樓:超哥評測
資料顯示,華為2017年全年營收為6036億元,約合941億美元;2018世界500強收入排名中,華為總收入為7212億元,同比增長;員工總數為170,000多人,業務遍佈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提供服務。世界上有20多億人使用華為通訊聊天、刷微博、刷抖音,而且華為的晶元和零部件都是自己生產的,外國人對華為手機讚不絕口。
據**報道,5月24日,華為再次發表不生產汽車的宣告,這項長期戰略在2018年很明確,並且沒有任何變化。 華為在乙份宣告中表示,我們相信該行業並不需要華為品牌的汽車,但是華為在30多年中積累的ict能力可以幫助汽車公司製造面向未來的汽車,即為汽車公司提供資金用於基於ict。
對於華為,我們擁有智慧型化汽車零部件聯網的能力。,但是我們尚未投資任何汽車公司。將來,他也不會投資任何汽車公司,也不會擁有或參與股份。
華為強調,在未來,關於製造汽車或涉足汽車行業的所有傳聞都是不可信的。
11月份,華為回應了外界關於內部檔案的猜測,公司總裁任正非釋出了乙份檔案——《關於智慧型汽車零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華為表示:華為沒有生產車,而是專注於 ict技術,幫助汽車廠商『造好』汽車,併成為智慧型網聯汽車零部件的增量**商。將來誰造車、干擾公司的,可以調出職位,另找職位。
2018年,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汽車論壇上表示,「華為不造車,專注 ict技術,幫助車企做好車」,「華為致力於成為一家增量式智慧型網聯汽車零部件**商。
由此可以看出,華為無論對內部還是外部的態度,都表明了「不做車」的戰略方向從未動搖。
這些居心叵測的造謠者,無非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罷了。
23樓:知也
這種人就是想利用這種方式讓網民對華為產生一種厭惡,從而認為他們什麼東西都想要賺錢,不考慮大家的感受。就是乙個賺錢的工具。
24樓:幸福小豬豬
造謠者是想告訴人們,華為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所以他們也開始進軍其他行業,是想讓華為垮臺達到他們的目的。
25樓:流水不腐
造謠者是想抹黑華為,把華為抹黑成特斯拉維權車主背後的操控人,所以華為宣告自己不造車,跟特斯拉沒有競爭關係。
26樓:情感諮詢阿博老師
我個人認為,造謠者的目的是為了擾亂正常的汽車市場,畢竟華為造車確實會對現有汽車市場造成一些衝擊。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不造車的原因是什麼?
27樓:掌心和腳心的痣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華為不造車的原因是因為不符合華為的戰略方向,華為在2018年已經制定了長遠的戰略規劃,其中並不包括造車。所以雖然現在網上對於華為造車的呼聲很高,華為也不會造車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華為不會和車企合作,根據華為官方釋出的宣告,華為已經和三家車企合作,提供自己的智慧型汽車系統元件,這也充分證明了華為是有實力的。
一、網上對華為造車的呼聲很高。隨著現在網際網絡的發展,網際網絡汽車也逐漸進入到了人們的視線。提到網際網絡汽車,首先想到的就是網際網絡企業,華為作為國內網際網絡行業的龍頭企業,是有一定的實力來發展智慧型汽車的。
網上傳言,小公尺公司已經開始造車,還是由雷軍親自帶隊,進軍小公尺汽車。所以網友也呼籲華為能夠造車,但是華為否認了造車的傳言。
二、華為否認了造車的傳言。雖然網上對華為造車的傳言很多,但是華為還是否認了這種傳言,根據華為官方釋出的宣告 ,說自己目前沒有造車的計劃,以後也沒有造車的計劃。華為在2018年已經制定了自己的規劃和發展方向,所以是不會造車的。
華為有技術有實力,但是不造車,不免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遺憾。
三、華為和車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但是雖然華為自己 不造車,它已經和三家車企奠定了戰略合作協議,分別是廣汽,北汽和長安。華為將會支援他們的網際網絡智慧型汽車的發展,為網際網絡智慧型汽車提供相關的元件。
也就是說,就算是華為不造車,但是網際網絡汽車還是要使用華為的技術的,所以我們依然能享受到華為的服務。
範丞丞方發宣告,針對近期明星們無奈頻頻闢謠你怎麼看?
都是為了自身的名譽和利益,在其他明星的猛料的支撐下,闢謠可以增加熱度,還能證明自己的清白。我覺得我們不能夠輕易被謠言所欺騙,我們應該尊重當事人,一切以當事人發的宣告為準,不要去亂傳謠言。我認為應該對謠言有所處理,大家應該要重視,謠言不能再肆意的傳謠和造謠了。希望造謠者能夠有點社會責任感 職業道德。也...
彭于晏工作室回應傳聞發宣告,明星被造謠該如何利用法律保護自己?
其實大家都知道,如果說作為明星或者是公眾人物的話,那麼在很多時候他們的一些維權都是特別困難的,因為在我們大眾眼裡面呢,好像公眾人物都應該是被我們討論的,但是往往有很多時候,他們就會面臨著一些莫須有的造謠。那麼彭于晏工作室呢也是公開的回應了之前他的乙個造謠並且發宣告表示說這是莫須有的事情。其實自己往往...
3E又發宣告,明年到底會不會繼續考試
文章中稱為 像小學生的簡筆畫 若仔細讀書會發現,龍族1的結尾,昂熱從資料夾裡抽出了一張 小學生的簡筆畫 畫中是 路明非站在窗邊,路鳴澤坐在窗臺上,兩人望向窗外。他和路鳴澤一張擁抱著的圖圖 他和路鳴澤。是一些看不懂的文字,我推斷應該是龍文.3e英語4月23號考試 查分 上海針對小學生的英語考級,自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