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的範圍和地幔的範圍?

2025-02-15 12:10:02 字數 2972 閱讀 1351

1樓:赤血行風

地核(core)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半徑為3480千公尺。地核又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部分。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

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內地核深5100km至6371km.

地幔(mantle)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上地幔頂部存在乙個**波傳播速度減慢的層(古登堡低速層),一般又稱為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使岩石高溫軟化,並區域性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

軟流層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組成部分。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2樓:網友

地核古登堡面(地下2900km)以下。

地幔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莫霍面平均距地表17km)

地殼地幔地核是由什麼組成的,它們的厚度是多少?

3樓:小慕專業解答

地殼是地球表面的一層薄殼,其厚度大致為地球半徑的1/400,但各處厚度不一,大陸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則只有約7km。一般說來,高山、高原部分地殼最厚,如我國青藏高原地殼最厚可達70km。

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平均厚度為2800餘千公尺。1914年,b.

古登堡根據**波走時測定地核和地幔之間的分介面深度為2900千公尺,這個數值相當準確,與新近算得的數值只差15千公尺。地幔又分為上地幔(350千公尺深度以上)和下地幔。

地殼的作用:

地殼是地球的表層。由於它近乎直接接確冰冷的宇宙——之所以說近乎,是因為地球的外層還有一層大氣。所以物質凝結成固體。

而在地球的內層由於地殼覆蓋下。內部仍然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劇烈的活動。這種運動所產生的熱能使地殼之下的地球融化為半液態和液態。

所以地球在表面的平靜之下部卻有著極為激烈的運動。當某一部分的劇烈運動突破地殼的限制時便可能會有小規模的地球內部物質衝突地殼的噴發(對人類來說卻是巨大災難),便是習慣上說的火山噴發。

地幔與地核的分介面叫什麼

4樓:張三**

地幔與地核的分介面是古登堡介面。**波傳播時,除了在地球內部深度約33千公尺處波速有乙個顯著的變化(此處稱為莫霍介面,是地殼與地幔的分界線)之外,在深度約為2900千公尺處,**波傳播狀態也會發生明顯的改變,此處便被稱為古登堡介面。

地幔位於莫霍介面與古登堡介面之間。由於地球外核為液態,在地幔中的**波s波(s波即橫波,橫波只能此桐在固體中傳播)不能穿過此介面在外核中傳播。p波(指含碰縱波)曲線在此介面處的速度也急劇減低。

1914年,美國學者古登堡發現地下2885千公尺處存在**波速的間斷面,首先是發現存在**波的陰影區,解釋為存在地核,其次是傳播速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談扒談縱波存在一次由千公尺/秒突然降低為千公尺/秒的截面,而橫波則突然消失了。並且在該不連續面上**波出現極明顯的反射、折射現象。後證實這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

該不連續面稱為古登堡面。古登堡面以上到莫霍面之間的地球部分稱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間的地球部分稱為地核。

推測地幔和地核的物質狀態

5樓:胡老師談科技

地幔是液態,地核是固態。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半徑約有3470千公尺,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高密度,地核物質的平均密度大約為每立方厘公尺克。

地幔介於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厚度在2800千公尺以上,平均密度為4.59每立方厘公尺,佔地球體積的百分之八十二點三,佔地球總質量的百分之六十七點八。地幔的橫向變化比較均勻,根據**波速度的變化以1000千公尺激增帶為介面,進一步劃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個次一級圈層。

地殼,地幔和地核之間存在哪些介面

6樓:小貓咪在**

地殼,地幔和地核各層之間主要由什麼物質組成地球是由地殼,地幔,外核和核心組成的。

地球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地核、地幔、地殼。地球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介面,主要依據**波傳播速度的急劇變化推測確定。地球各層的壓力和密度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物質的放射性及地熱增溫率,均隨深度增加而降低,近地心的溫度幾乎不變。

地核與地幔之間以古登堡面相隔,地幔與地殼之間,以莫霍面相隔。地核又稱鐵鎳核心,其物質組成以鐵、鎳為主,又分為核心和外核。核心的頂介面距地表約5100公里,約佔地核直徑的1/3,可能是固態的,其密度為克/立方厘公尺。

外核的頂介面距地表2900公里,可能是液態的,其密度為9—11克/立方厘公尺。地幔又可分為下地幔、上地幔。下地幔頂介面距地表1000公里,密度為克/立方厘公尺,上地幔頂介面距地表33公里,密度克/立方厘公尺,因為它主要由橄欖岩組成,故也稱橄欖岩圈。

地殼的厚度約33公里,上部由沉積岩、花崗岩類組成,叫矽鋁層,在山區最厚達40公里,在平原厚僅10餘公里,而在海洋區則顯著變薄,大洋洋底缺失。地殼的下部由玄武岩或輝長岩類組成,稱為矽鎂層,呈連續分佈,在大陸區厚可達30公里,在缺失花崗岩的深海區厚僅5—8公里。

地球內部結構:地殼、地幔和地核 三層之間的兩個介面依次稱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殼+軟流層=岩石圈 縱波,橫波通過地幔速度最大地球外部圈層結構: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不止乙個核心,而是兩個即核心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為實心因為地心引力在此創造出的壓力是地球表面壓力的300萬倍。地核是的高溫可以達到華氏13000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高上2000度。

地核內的鐵流使物質產生巨大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射線的干擾。

地殼地核地幔各有多深

7樓:科技之大星球

科學揭秘!地殼層究竟有多深?平均下來只達到18公里!

8樓:網友

地殼的大陸部分較厚,大洋部分較薄。平均厚度17km。

地幔部分的厚度為2800多km。

地核部分的厚度為3400多km。

求x的取值範圍,求x的取值範圍

2 x 的取值範圍怎麼來的?此題中,x 的取值範圍,可通過觀察影象得出。影象中,哪些部分 符合 y1 y2 呢?在知道了 a b 兩點的座標後,x 5 或 0 x 2 這就是典型的塑形結合思想呀,萬一大於二就說明y1這一條直線在y2的上方,把兩個交點都求出來了,y1在y2上方的那一段就只有中間呀。欲...

護士的執業範圍,護士執業範圍是什麼

1 執行基礎 專科護理常規 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及相關規章制度。有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術,做到穩 準 輕 快 敏捷。操作時不能強迫 恐嚇,幫助病人消除恐懼感,保持愉快的情緒,使病人積極配合 以便收到良好的 效果。2 協助醫生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諮詢 輔導 接診和 工作。對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體貼愛護 主動...

理財的範圍包括哪些,遺產的範圍包括哪些?

理財一般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對現有資金經過一定的管理實現增值保值的目的,一般包括公司理財,個人理財,家庭理財以及機構理財。理財其實就是投資的一種。理財途徑包括 1 銀行理財 你應該經常看到一大早很多大叔大媽們在銀行排隊的情景,他們很多就是去買理財產品的,不過現在很多年輕人也加入進來,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