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農民生活,宋元時期的社會生活

2025-02-15 18:45:08 字數 2648 閱讀 6149

1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通過一定的租稅收入擴充財政,並以此支付**的俸祿和軍隊的軍費,為統治國家需要支出各種經費。而且為了擴充這種財政,主要從農民徵收稅公尺,從商人徵收商稅,當其維持於一定程度時,農民和商人的生活亦會較為穩定。否則農民會脫離土地流浪或形成逃亡→徵租困難→財政困難→重課稅→農民脫離土地或逃亡的惡行迴圈,最終會加大貴族和百姓在經濟上的兩級分化而導致亡國。

可將**介入糧食**的情況分為兩種,其一是為了穩定庶民的生活穩定,國家出面穩定**的情況;其二是國家財政面臨困難,為了擴充財政而由國家調整**,抬高稅收收入的情況。

城市人口的大多數為脫離土地而同農業無關地依靠商品糧生活的居民,臺灣的黃寬重將市鎮居民分為官僚士大夫、豪強地主、工商業者、農民、僧道和流民。②筆者曾在其它**中分析宋朝福建地區的商人網路過程中,曾將城鎮生活者的型別分為定居於城鎮的官僚士大夫、遙佃戶、商人、租賃業者、高利貸業者、手工業者、從事於商業保護機構者、外國人、其它坊郭戶等。③

就這種大城市形成的糧食市場規模,考察南宋時期商業最為發達,且規模最大的杭州公尺市的記錄便知一般。「杭州人煙稠密,城內外不下數十萬戶,百十萬口,每日街市食公尺,除府第、官舍、宅舍、富室及諸司有該俸人外,細民所食,每日城內外,不下一二千餘口,皆需之鋪家」④。同時期,「杭城除有公尺之家,仰糴而食,凡十六七萬人,人以二公升計之,非三四千石,不可以支一日之用,而南北外二廂不與焉,客旅之往來,又不與焉」⑤。

綜合上述兩條史料,在人口多達110萬的杭州,並無額外糧食的小市民們每天消耗1~2千石;另一史料記錄為,購公尺而食者達16萬~17萬人,每天消耗3~4千石。總之,4千石相當於每人每天食用1公升,可供40萬人食用,如果每人每天食用2公升,則可供20萬人食用的量。儘管該史料記錄的16萬~17萬人有些出入,但可以明確的是儘管杭州小市民所佔的比重並不大,但卻形成了每天要消費數千石公尺的巨大消費市場。

2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經濟發達,生活還可以,就是軍事太弱,最後創造的財富都被別國。

人搶走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從詩中「才了蠶桑又插田」怎乙個忙字了得。

宋元時期的社會生活

4樓:漢匠文化

衣食住行的變化。

1.衣。(1)服飾:行業不同,穿著上有很大差別;官服和普通百姓的服飾有明顯的不同。

2)衣料:麻布仍是主要的衣料。但隨著棉紡業的興起,南宋時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漸增多。

2.食。(1)主食:北方人仍以麵食為主食;南方人仍以公尺飯為主食。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還出現了素食。

2)肉類:北方人以羊肉為肉食,南方人除吃豬肉外,還有魚肉。

3)食用油:由動物油到開始普遍食用植物油。

4)飲料:飲酒之風已十分盛行。

5)燃料:城鄉居民仍以柴草為主,但東京等地燒煤已很普遍。

3.住。(1)房屋:農民多為低矮的茅屋,城市以瓦頂平房為主,貴族官僚修建園林式建築。

2)傢俱:高腳傢俱廣泛流行,內地人已完全改變了席地而坐的習慣。

4.行。(1)富人乘轎子或馬車;一般百姓以牛車、驢車為交通工具,也騎馬、騾、驢。

2)南方輕舟小船是代步工具,南宋時遠距離航行可乘坐用指南針導航的海船。

宋朝人們的衣食住行

5樓:夢之緣文化

宋代人們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的主要特點。

1.衣:統治者衣飾精美華麗,勞動者多穿黑白兩色、小袖狹身的短衣;

2.食:北宋食肉以羊肉為主,南宋以魚為主;

3.住:宋代住房簡陋,多為茅屋,城市平民住房平面多為方形;

4.行:多用牛車,也有驢車,達官貴人乘轎出行。

宋代的社會風貌:

宋代以來對女子的束縛越來越嚴重。

婦女纏足的陋習開始傳開。

在宋代,從穿戴上,可辨認出士、農、工、商從事行業的特點和等級差別。

出現有娛樂兼經營的場所瓦子,瓦子中圈出專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欄,還有元旦、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

宋代稱春節為元旦,要掛年畫,貼桃符。

兩宋時期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的原因和條件:

兩宋軍民抗擊北方遊牧民族南侵,以及宋遼、宋夏、宋金的議和,使得中原和南方地方獲得了相對安定的社會持續發展環境;契丹、女真、党項等少數民族崛起擴充套件之際,也不斷吸收中原先進文明,農耕文化也遊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漸交融,大大豐富了華夏文明;兩宋時期,農業、手工業大大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商品經濟蓬勃發展,古代經濟中心南移;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三項重大發明與應用以及海內外**的興起,中國科學技術處於當時世界文明的高峰;兩宋統治者推行「重文輕武」的國策,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宋朝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現代比起來,哪個更好?

6樓:稻草先生

我覺得是現代好吧,雖然整個歷史上宋朝的經濟十分發達,但是依然是封建制的小農經濟,因此還許多社會問題上是很難得到解決的,那麼關於其他方面的想要處理也是很困難的,現代的生活更方便,而且更充實,我覺得現代是好的。

7樓:阿紫說星座

現代更好。因為就算宋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再舒服,也不如現代科技帶來的生活好。

8樓:網友

我覺得現代的生活更好,比如通訊裝置,以及食品,服裝,都是豐富多彩的。

9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我覺得是現代生活會更加的好,因為現在的人們更加的自由,生活也越來越便利。

土地是農民生活的什麼望?

土地為什麼對農民這麼重要?對農民來說,土地是 命根子 是生存權益最集中的體現。從增收的角度講,每一條增收渠道都與土地緊密相關 在家務農,說到底是要靠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益 外出打工,只要手裡還有土地一旦失業還能獲得最後的保障 提高財產性收入,更要依靠對土地的權利來分享現有價值和未來增值,取得收...

寫關於社會生活的作文,寫一篇關於社會生活的作文

1 合作與奇蹟三月叩響了春的大門,百花綻放,嬌豔無比。引得路邊的行人都停下腳步,嗅著空氣中陣陣芳香,心情格外舒暢。可是,在這和諧的美景中,一棵枯樹破壞了它們的整體美,讓沉浸在美景中的人們總感覺有些礙眼。萬物吐綠時,它沒有抽芽,因為它的生命已經終結了。它不能再繼續它的使命了,因此在燦爛的三月,它是孤獨...

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論述

任何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對於社會生活的能動反映和藝術創造的產物。因此,藝術創作從主客觀兩個方面看,都與社會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1 社會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和基礎。古代的 外國的作品,只能作為今天創作的借鑑,所以是 流 而不是 源 2 藝術家本人作為創作主體,總是屬於一定的民族和時代的。藝術家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