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詩有何特點,杜牧詩歌的風格特點

2025-02-16 00:25:12 字數 1638 閱讀 7537

1樓:流水溪邊

描摹自然,都常常流露出傷今懷古的憂患意識。但由於杜牧性格比較開朗樂觀,所以他的詩中雖有頹唐的成份,卻並不顯得消沉,而是在憂鬱中透出清麗俊爽的風調。

杜牧受時代風氣影響,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這種重辭采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的特色相結合,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緻婉約。

杜牧詩歌的風格特點

2樓:a孫凱

杜牧詩歌的風格特點可參考下文。

1、杜牧的詩歌風格可以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豪邁,一種是香豔。前者杜牧在描繪的時候往往較為傷感,有時是弔古,有時是感懷,表達的思想感情立意奇特。後者多用清新的筆調記錄下不同的景物,詩的基調也以讚美為主。

2、杜牧平生憂國憂民,又有滿腔的抱負,再加上他為人細膩情感豐富,也就成就了杜牧的詩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風華流美之致,這在晚唐時期都是無人能及的,甚至在整個唐代都找不出第二位。

作者簡介:

杜牧(西元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杜牧在26歲中進士,先後官至弘文館校書郎,淮南節度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黃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著有《樊川文集》,文章以《阿房宮賦》最為著名。

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題烏江亭》等。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其為「杜樊川」。

杜甫的詩的特點 杜甫詩歌有何特點?

3樓:漢匠文化

1、取材方面:杜甫是社會派詩人,趨向現實主義,內容廣泛,富時代性,取材於政治興亡,社會動亂,戰事徭役,飢餓貧窮和貧富懸殊。

杜詩善於描寫當時歷史實況,反映唐代由盛轉衰的現況,故有「詩史」之稱。從安史之晌渣亂至入蜀之前,杜甫經歷了大時代的動亂,寫下大量的實錄式寫實名篇。

2、思想方面:杜詩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洋溢著仁民愛物的情懷和濃烈愛國主義色彩,有「詩聖」之譽。杜詩善用理智去仔細觀察人生社會的實況,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去體會人民的苦樂,有強烈政治意識,繼承併發揚詩經、漢樂府民歌及建安文學的寫實精神。

3、手法方面:杜詩善寫人物對話和獨白,選取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和事件來描寫。杜詩也善於抒情,結合抒情和敘事,又結合抒情和寫景,寄情於景。

杜詩敘事注重客觀描述,讓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讀者,而少發議差槐論。

4、語言方面:杜甫寫作態度非常嚴肅,語言精煉,用字準確,形象生動,多姿多采,並善於運用民間口語。

5、體裁方面:杜甫作品眾體兼善,五七言古體、律詩絕句,無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詩體,表達不同的內容,敘事多用較少格律限制,便於鋪敘描寫的古體詩,抒情則多用近體詩。

杜甫大量的創作七言律詩,作品內容廣泛,技巧純熟,注重聲律對仗,格律嚴謹,語言錘鍊,為歷代典範之作,達到極高的成就,使七律創作臻於成熟。他又開創「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描寫社會的民生疾苦。

6、風格方面:杜詩主要風格是沉鬱頓挫,風格多樣,豐富多姿,或雄渾奔放,或清新細膩,或沉鬱悲涼、或辭藻富麗、或平易虛謹友質樸、或通俗自然。杜詩融冶吸收前人藝術技巧,發展成一種獨特的新風格。

表達自己愛國的思想。

杜牧哪首詩,體現了凝練的詩歌特點

杜牧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專 譯詩 驅車沿著屬遙遠而又蜿蜒的山路向寒山行進,遠望山頂白雲繚繞那裡居住著幾戶人家.我不時地停下車來欣賞,因為這楓林晚景太美 這經霜變紅的楓葉遠遠勝過二月盛開的紅花.譯詩賞析 這是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裡寫了山路 人家 ...

杜牧的清明全詩的意思是什麼清明杜牧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一.全詩 清明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二.翻譯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淒涼。向人詢問酒家 有,牧童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村。三.註釋 清明 我國傳統的掃墓節日,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欲斷魂 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借...

將杜牧的清明改寫成現代詩文,把杜牧《清明》一詩改寫成一篇散文600字

清明,雨水 紛紛繁繁 彷彿落入人間的精靈 小路,行者 稀稀落落 好似精靈離去時所落下的殘影 冷蕭從沒有如此接近 美酒成了最佳的知己 因為它能 拂去了心底那一層層漣漪 暮歸的童叟 遲緩的老牛 在他們的背後 是屬於杏花村 初春時節的孤寂。清明讓人感受的幸福時光,不能容忍自己都沒有資格 江南清明 時節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