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服飾是乙個民族外在文化特徵的主要標誌之一。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我們對他們的認識,主要就是辨認其服飾。每到傳統民族節日,少數民族都會穿著本民族的節日盛裝。
這個習慣,在今天的南韓和日本都保留著。在那裡,據說每位女性至少有一套韓服或和服,在一年中的多個節日裡穿戴。
節日服飾跟著潮流走。
但節日穿民族服裝——特別是女性——好像漢民族是個例外。這個例外,也是因為漢民族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民族服裝。就以女子為例,這幾年呼聲最高的旗袍,其實也是滿族女子的服飾。
如果你要看真正的漢民族女子的服飾,可能還要去貴州安順,那裡有個屯堡,居民語音、服飾、建築及娛樂方式基本上保留明代特點。婦女的裝束通常是寬衣大袖,大衣袍長及膝下。領口、袖口、前襟邊緣皆鑲有流繡花紋,腰間以兩端垂於膝彎部的織錦絲帶系扎。
這樣的民族服飾,恐怕很難被現代都市女子認同。
結果只能是,我們的節日服飾,只能跟著潮流走。而潮流卻是乙個變幻莫測的東西。比如說今年吧,因為《大長今》的流行,在廣州,劇中女主人公穿著的服裝——短上襟、大裙子的韓服——成為許多小女孩的渴望。
許多專賣店前,都會有這樣的情形:為是否購買一套「長今服」,父母們和孩子打著「拉鋸戰」。倒也不是父母們傳統的國家民族意識有多強,而是因為一套這樣的服飾**不菲。
春節是漢族人的節日嗎
2樓:abc生活攻略
1、春節是漢族人的節日,中國漢族人戚襲民自古以來就有自己的節日,有的一直延續至今,有的則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淡化了。
2、中國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社日、拆讓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等。在諸節日中,以春節最隆重。"春節"又稱為過年,是中國漢族人千百年來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
過年時,除夕要守歲,初一旅仔局要拜年。
漢族是怎麼過春節的
3樓:網友
呵呵!漢族過春節可有趣了。從正月初一熱鬧到初十五,走親訪友,美食連連,還可以拿紅包。
想必樓主一定不是漢族人吧?請問樓主是哪一民族的?有什麼宗教方面的問題可以問我,不必客氣!
4樓:忘1了2愛
去年怎麼過的,今年也同樣怎麼過!
5樓:6烈焰神帝
吃年夜飯,餃子,放鞭炮,看春晚。……
6樓:abc上下求索
漢族這麼大,乙個地方乙個過法,你問什麼地方的。
7樓:素顏_不再
一般是從年前一星期或三天前開始準備,像紅包、餃子皮和餡、年夜飯的樣式、全家的新衣服、鞭炮禮花等等年貨都要提前準備。新年那天各家習慣不同,但是都是要放鞭炮禮花包餃子吃年夜飯的,餃子裡邊都會有硬幣或者也有辣椒白糖的。現在看春晚也是一種習俗了。
晚上全家要守歲,12點鐘聲響起後晚輩依次向長輩拜年,長輩會分發紅包。初一會走親戚,向各家拜年。初二女兒女婿回門。
初五是破五,家裡婦女不宜出門,也要放鞭炮吃餃子。然後就到正月十五了,要全家團圓煮元宵。基本就是這樣了,但是每家每戶的習慣都不同,還要看具體的情況吧。
漢族過春節的習俗
8樓:我是d哥我是你
好什麼啊 他寫的是來歷 不是習俗 你還說好。
漢族的春節習俗
9樓:網友
#過年那些事兒#春節習俗民風。
10樓:網友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合作的機會呀?
漢族人民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11樓:傑哥美食日常
春節裡的習俗有哪些?
12樓:網友
吃團年飯 點炮仗 送紅包 貼對聯 上門拜年 拜神 守歲 等等。
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是怎麼過春節得?
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赫哲族,錫伯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圖瓦人 俄羅斯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裕固族,土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回族。穆斯林也就是信封伊斯蘭教的人是不過春節的,春節時頂多湊個熱鬧。他們有自己的庫爾邦節,肉孜節等。北方漢族當然...
漢族的名族服飾是什麼,漢族的民族服裝是什麼???
是漢服,全稱是 漢民族傳統服飾 又稱漢衣冠 漢裝 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 明末清初 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 華夏 漢 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 漢服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 衣冠上國 禮儀之邦 錦繡中華...
漢族清明節習俗,特點怎麼寫,漢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總是打壓漢人文化習俗,破壞漢人民族意識 禁止漢人過年放鞭炮 指定然房地,也是限制,就是不讓漢人高興 禁止漢人土葬 說是佔用了土地 禁止漢人高高興興結婚 說是迎親車隊破壞交通 專門針對漢人計劃生育 女真韃子為了誅滅漢人抗金之心,首先迫使南宋政治自己去鎮壓抗金的漢人義士 如,岳飛等 難道要學趙構?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