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魚與魚塘
看自己身體的反應,如果感覺身體吃不消,說明強度太大了。
2樓:生了麼
備孕期間適當的運動量能為被孕媽媽帶來更好的孕育身體,那麼多大的運動量合適呢?這個簡單方法可以讓你判斷自身體質以及合適的運動強度哦。
3樓:不著急上課
可以根據不同的強度來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慢慢的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
4樓:阿樂秋季雨
先看自己的身材來斷定自己的運動強度,如果自己身體素質好,那就加強。
如何確定好自己的運動強度呢?
5樓:陽光燦爛
生命在於運動,不管是否有疾病,堅持量力而行等鍛鍊身體對身體都有好處,那麼鍛鍊中應考慮哪些因素呢?
1、鍛鍊強度。鍛鍊強度是最核心的問題,多大強度才合適應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比如乙個沒有疾病的年輕人,要求相對寬鬆,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也好,高強度的無氧運動也好一般問題大不大。
而對於中老年患者,特別是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般要求強度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自身來講,就是運動時達到剛剛出汗的效果,或者達到運動中的心率= 170 -年齡 。需要提醒的是,對於膝關節炎等關節有問題的患者,不要盲目追求每天一萬步的鍛鍊。
2、運動頻率。對於年輕人,可以至少每週兩次的高強度運動鍛鍊,累積150分鐘以上。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等的中老年人群,應每天一次,每週5~7次的鍛鍊。
3、運動持續時間。年輕人一般問題不大,身體吃得消可以適當延長,對於中老年患者,應循序漸進,根據自身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最終達到每天30~60分鐘,每週至少五次。
4、鍛鍊地點。
和時間。最好選擇在視野開闊的戶外,中老年患者最好選擇在傍晚鍛鍊,儘量避免清晨鍛鍊。
5、其他注意因素。應注意在鍛鍊前熱身、補充水分,鍛鍊後逐漸降低運動強度。在鍛鍊中如出現胸悶、頭暈等不適,應及時停止鍛鍊休息,必要時就醫。
鍛鍊貴在堅持,不能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應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6樓:答疑諸葛老師
1:測心率。
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測試運動時或運動後即時心率來確定運動強度的大小。一般建議在靶心率的強度下進行鍛鍊,在這個強度的體育鍛煉效果更為明顯,靶心率=180-年齡(如果是老年人,採用170-年齡)。建議鍛鍊時的心率範圍為:
60%-85%乘以最大心率(最大心率= x 年齡/分鐘,如果覺得太複雜,也可以用220-年齡(誤差較大))。
對於長期久坐少動的人群,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對於老年人群,建議降低強度,強度範圍可以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5%,分階段地提高運動強度,遵循安全第。
一、循序漸進的原則。一般運動後心率變化較快,恢復較快。所以測試脈搏心率一般只測10秒或15秒,10秒的心率乘以6即運動後即時心率。
2:利用一些智慧型穿戴產品也可以測定心率,目前,一些智慧型穿戴產品如智慧型手環、手錶也可以通過光感技術監控心率,但這種光感技術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故運動過程中的測量誤差較大,準確性較差,不過安靜時這些智慧型穿戴產品的準確性相對較高,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使用主觀疲勞評估量表(rpe)
主觀疲勞評估量表(rpe,也有人譯為主觀運動(體力)感覺量表)是指在運動時機體對運動強度等感受的整體性疲勞情況所做的主觀性評價,是瑞典著名的生理心理學家迦納·博格(gunnar borg)於1970年代創立的,主要針對的是成年人,把運動強度分成1~20個不同等級。「1」是不做任何努力,「20」是極度努力,一般使用的範圍是從「6」開始。運動時個人主觀評價疲勞等級與運動強度相對應,rpe等級乘以10即為相對應的參考心率,這種估算在年輕人中比較適用。
最大心率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因此這種估算對於老年人存在較大誤差。
7樓:聰聰有話講
首先乙個人對自己的這種體質,還有能夠接受的運動強度,應該有乙個大概的瞭解,就比如說你跑步的時候,你正常能夠跑多少公尺,用多長的時間,你自己心裡應該是清楚的。
所以說你自己就對自己的這種運動體質本身就應該很清楚也知道自己應該能夠做到什麼樣的乙個強度。所以說想要確定好自己運動強度的話,第1個就需要從自己的體質開始入手。
如果你不清楚的話,那你可以一開始先跟著乙個強度進行訓練,如果你自己特別累的話,那你自然可以休息一下,那你在第2天的話就可以按照第1天的這個訓練程度進行訓練和操作。
所以如果說你在運動的時候,第1點就是千萬不要累著。第2點就是自己要循序漸進。拿你自己做俯臥撐偉力第1天的話可以做10個的話就可以。
然後自己體力不要太過於受損,但是要做到一定的強度,第2天在第1天的基礎上再多做5個,然後第3天再多出5個以此類推,慢慢的你能做到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多,你的體質也會不斷的增強。
而且當你自己的數量有所增加之後,你也應該自己去考慮一下自己的這個速度,比如說你之前可以用20分鐘去做這些數量的俯臥撐,那你現在的話,如果能用15分鐘做這些數量的俯臥撐,那你就已經比較優秀了。
所以說不管任何的運動,你的力量,還有你的速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兩者結合起來,你的肌肉才會更加的健壯,你整個人的氣質才會有一定的提公升,所以這才是真正運動的作用。
而且如果運動的話,一定要補充好相對應的營養,因為運動需要耗費大量的營養,所以說自己在運動的時候多吃一些好吃的,多注意自己的睡眠,這個時候你才能夠接受更大規模的力量強度。而且這個時候你的運動強度才能夠更好的加在你自己的身上。
如何確定最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有什麼好的辦法?
8樓:每日知識補給站
想要確定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的話,最好是進行實際的鍛鍊檢測。很多的人很難確定自己到底能夠承受得住怎樣的運動強度,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實際的進行檢測。相對來講跳繩和跑步算得上是比較和緩的運動方式,大家可以將自己想要體驗的運動進行排序,然後在之後的每一天裡進行一番測試,這樣便可以檢驗出自己到底能夠適應怎樣的運動強度了。
對運動的強度進行排序的話,像慢走可以排在最前面,其次是慢跑,之後是跳繩、快跑,然後是hiit運動。第1天的時候大家可以先嚐試慢走看看自己保持慢走的頻率,最長可以堅持多久的時間,再測試出時間之後回家放鬆感受自己身體的反饋。第2天的話則可以嘗試慢跑,同樣是記錄自己可以堅持跑幾個小時,這樣的話便可以感受到自己在跑步的過程之中,身體可以承受的最大強度是多少。
第3天建議大家進行休息,因為身體在進行了兩天的運動之後會出現疲累,所以說第3天如果連續測試的話是很難測試出自己身體的運動強度的。在第3天休息完成之後,第4天直接可以開始跳繩,大家可以測試一下如果自己跳繩的話能夠堅持多長的時間。在晚上休息恢復能量之後,第4天就可以嘗試快跑,那麼快跑的記錄方式也非常的簡單,就是保持快跑頻率,看自己能夠跑多久。
在第5天的時候建議大家進行休息,第6天的時候進行身體的放鬆,同樣不要去做運動。那麼在第7天的時候,大家可以嘗試做最高強度的hiit運動。可以隨便在網上找一下這些運動跟練,看一下自己能夠堅持多長時間。
之後,把時間進行對比,就可以看出自己能夠承受的強度是多大了。
9樓:菜多多嘮影視
想要確定適合自己的強度的話,可以給自己制定一些健身計劃,比如俯臥撐幾組,仰臥起坐幾組,看自己身體承受能力如何,這種方法是最簡單的。
10樓:幸福小豬豬
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剛開始的時候做一些運動量比較小,強度比較弱的運動,然後逐漸增加時間和強度。
如何簡單衡量運動強度?
11樓:生活小常識
衡量運動強度的方法有很多,直接的就是看攝氧量,也就是運動的時候單位時間消耗了多少氧氣,消耗的氧氣越多,運動強度就越高。介紹兩種最簡單方便的衡量運動強度的方法——看心率和憑主觀感覺。
️用心率衡量用的強度——
最大心率【gelish公式】=年齡。
運動時心率<35%最大心率【極低強度運動】❷運動時心率在35-59%最大心率【低強度運動】❸運動時心率在60-79%最大心率【中等強度運動】❹運動時心率在80-89%最大心率【高強度運動】❺運動時心率》90%最大心率【超高強度運動】♀憑運動時的主觀感受也能衡量運動強度。可以參考下表。
持續性有氧運動,運動強度最好達到中等,這樣減脂的效率一般最高。若強度降低,想達到同樣的減脂效果,用的時間就要延長。中等程度的持續性有氧運動,每週最少也要安排5次以上,每次60分鐘左右,這樣減脂效果才比較明顯。
節選自《我的最後一本**書》
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如何理解?
12樓:生活寶典
1.運動負荷包括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兩個方面。
2.所謂運動負荷,又稱生理負荷,是指人做練習時所承受的生理負荷。
3.運動負荷包括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兩個方面。
4.在鍛鍊時只有運動負荷保持適宜,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運動負荷過小過大都不行。
5.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練習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影響運動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練習時的速度和負重量。
6.運動量指人體在體育活動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負荷量以及消耗的熱量,由完成練習的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和運動專案特點等因素來決定運動量的大小。
如何知道自己的運動強度是多少?
1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對於大眾健身者來說,可以通過心率和主觀體力感覺等級表(rpe)來確定自己運動中的運動強度。
例如,45歲的男子,怎麼知道他鍛鍊時的運動強度是多少呢?首先,用220減去他的實際年齡45歲,得到乙個數為175,再用這個數乘以(60%~70%)就得到了乙個範圍,下限為105次,上限為122次。如果這名男子在鍛鍊過程中心率在105~122次/分之間,那麼他進行的就是中等強度的運動。
也可以用主觀體力感覺等級表(rpe)來監測運動中的心率。這是用主觀感覺來反映身體負荷強度的一種方法。在國內外常用的是6~20級分級法(如圖1)。
表中的等級乘以10約與心率相等。如運動中感覺「輕鬆」,那麼此時的心率在110~130次/分。中等強度運動時,自我感覺應在11~13為宜。
關於體育鍛煉的問題,進行體育鍛煉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他們的利益有早上和晚上早晨清新的空氣溼潤氧含量的大型血液迴圈,但晨練一般不應該吃早餐後,實際 沒有時間 而不是吃沒有能量,容易導致低血糖結合起床身在乙個半休眠心血管舒張不能被忽視,如過度運動後易發生事故的,如血管暴力晚上晚餐足夠的能量,鍛鍊後的各個部分的功能?相對興奮的狀態,吃了一天的活動能量不容易...
如何進行科學體育鍛煉,如何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
想要科學健身鍛鍊,需要牢記這幾個措施 1 先熱身再進行正式訓練 正式健身訓練之前,我們一定要先進行熱身訓練,進行動態拉伸,活動身體的關節跟肌群,再進行一組開合跳或者10分鐘慢跑促進身體血液迴圈,讓身體慢慢升溫,找到運動的狀態,這樣可以減少運動受傷風險,提高訓練效果。2 先力量訓練再進行有氧運動 正式...
小學生體育鍛煉應遵循哪些原則,體育運動鍛鍊應遵循哪些原則 (詳細答案)
1 循序漸進的原則 2 全面鍛鍊的原則 3 經常性鍛鍊原則 4 個體區別對待的原則 5 準備與整理活動原則。體育運動鍛鍊應遵循哪些原則?詳細答案 1 循序漸進的原則 2 全面鍛鍊的原則 3 經常性鍛鍊原則 4 區別對待的原則 5 準備與整理活動原則。參與自願原則 全面發展原則 鍛鍊適量原則 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