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對你子女怎樣的家庭教育,尤其是你與子女在一起時

2025-02-22 06:00:25 字數 5052 閱讀 5934

1樓:懷舊天

1、犯了錯誤就要懲罰。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要受到懲罰。比如:

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也應該告訴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仍要為此道歉。如果他是無意的,並勇於承認錯誤,家長會相信他;

2、懲罰的「量刑」要適當。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良性轉化,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

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後,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3、要依照規則進行懲罰。家長應和孩子協商制定乙個獎懲規則,讓孩子知道犯錯後將受到什麼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減少犯錯誤的概率。

當孩子犯錯後,家長應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衝動而隨意懲罰孩子。若是孩子以後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該按規則進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行為才能停止。家長要態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麼樣的後果。

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5、罰了又賞要不得。家長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態度一致,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態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知道自己錯之所在。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後,家長中的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實踐證明:

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迴圈會使孩子產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絡起來,從而使懲罰歸於失敗。

2樓:網友

我是乙個7歲孩子的媽媽,也是國家心理諮詢師,也有自己的家庭教育群45900622,你在這裡可以盡情的討論孩子的教育。

3樓:加勒比魔女

平等對待,尊重孩子,互相溝通。十多年來我們做的很好,跟孩子做朋友。

不以訓斥的口吻跟孩子說話,多聽孩子意見。

作為子女,你是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還是聽從父母的安排?

4樓:彌翎

做子女的,不可以全聽從父母的安排去生活。自己已經獨立了,不能都按著父母的安排去生活。這樣你不會永遠都不會長大。

應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父母的思想和你來相比,是很陳舊的,時間久了也許你會接受不了。

5樓:帥思琳

作為子女,應該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不應該走父母的路,因為父母與子女所處的年代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想法也不一樣,所以說年輕人還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6樓:應思真

作為子女,不應該去按父母的安排去生活。這樣就不會長大,有了自己的小家就應該獨立,因為父母這思想陳舊,與父母所處的年代也不一樣。按自己的想法去過生活會更開心。

7樓:我要登出

作為子女雖然父母有的時候經常過多的干預總想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總想讓孩子按照他們的意願來走。但是。孩子一旦成年,以後還是應該選擇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父母不能經常陪伴你。

8樓:德智教育謝老師

您好:作為子女,我是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的,因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跟主見,而父母的出發點雖然是對我們好的,但他們只是站在他們的角度,並不知道我們想要的!

所以作為子女,我是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的!

9樓:旅行者見聞

這不是二選一的問題,父母的話和自己的想法並不矛盾,父母畢竟也是為你未來考慮的,他們從他們的立場出發,想讓你有乙個穩定的生活環境甚至一位滿意的生活伴侶,想為孩子安排妥當一切他們認為可以包辦的事情,我們不能片面說他們安排的不好,因為父母一路走來是比較務實的,我們自己比較理想化一些,所以我想你可以和父母平心靜氣的溝通一下,說明你的想法,因為做乙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找乙個真心愛人真的不容易,父母也會聽取你的理由,大家都考慮考慮,看看最理想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啊,父母可以給我們參考,可以給我們提意見,可以指手畫腳,但是我們也要想清楚,父母的想法是否真的正確,是否對我們的人生真的能起到作用,如果父母的話,確實有道理,你自己也覺得可行,那麼父母的想法就是你的捷徑,你可以聽取,但如果父母的想法不是你心裡想要的,又或者說父母的想法對於你來說,是一種強逼,那麼你就聽從自己的,該怎麼選擇就怎麼選擇,畢竟未來的路是你自己在走,不是父母替你走。

10樓:小童鞋

這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父母性格來做選擇,如果父母個性強勢,喜歡一意孤行,那麼就要慎重一點,最好自己做選擇。父母是對我們的愛是最無私的,他們什麼都為我們考慮,生怕我們誤入歧途,所以作為兒女,我們是幸福的。

但有時候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負擔,比如在學業上,我們喜歡理科,可是父母覺得文科更有出息,於是非要我們選擇文科,比如事業,我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父母說公務員是鐵飯碗,非要我們考取公務員,比如愛情,我們想要娶一位三觀相合的人,可是父母說愛情不能當飯吃,要娶過日子的人。對於父母的想法,我們有時候無能為力,有時候會奮力反駁,甚至是逃脫。

可是父母真的錯了嗎?沒有,他們只不過是把自己的思想硬塞給我們,他們覺得是在為我們好,但是他們沒有考慮是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當在人生岔路口,我們面臨選擇時,父母只是參與者,我們才是決策者。

父母可以給我們參考,可以給我們提意見,可以指手畫腳,但是我們也要想清楚,父母的想法是否真的正確,是否對我們的人生真的能起到作用,如果父母的話,確實有道理,你自己也覺得可行,那麼父母的想法就是你的捷徑,你可以聽取,但如果父母的想法不是你心裡想要的,又或者說父母的想法對於你來說,是一種強逼,那麼你就聽從自己的,該怎麼選擇就怎麼選擇,畢竟未來的路是你自己在走,不是父母替你走。

所以你心裡要有一杆秤,把人生的天秤估量平衡,這樣才能讓你的未來人生更完美。當然當你拒絕父母的想法時,也要顧慮一下父母的心情,畢竟他們的初衷是好的,他們也想你好,只不過他們方式方法存在問題而已,所以無論做什麼選擇,父母對你未來人生提什麼不合你意的想法時,你都要委婉一點拒絕,別傷了他們的心。

11樓:信戎

我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1.青出於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當還未接觸到外界事物時,我們對於人生的所知所感都來自家庭,來自於父母。

我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都與父母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同理,我們的想法,一定程度上含有父母的想法,但青出於藍卻又不同於藍。我們繼承之,延續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上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獨特的想法。

2.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父母無疑是陪伴我們長大的,但父母不能陪伴我們完整的人生,我們不能完全被父母的意志所支配,我們的精神世界始終有一方屬於自己的領土。

12樓:許名義上

最毒的毒雞湯:越是貧窮的家庭,越是不能聽父母的話!

我也不知道從哪流傳出的毒雞湯,伴隨著這個毒雞湯的邏輯就是:[貧窮的家庭的父母都是窮人思維,聽他們的話,只能讓自己一直窮下去]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邏輯怎麼看,猛然一聽很有道理,如果他們的思維沒問題,不過是經商還是進體制肯定都很成功啊。他們不成功,證明他們的思路有問題,所以孩子一定不能聽父母的話,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如果邏輯反過來呢,父母就是因為年紀大了,有過失敗的經歷,給你總結了人生的寶貴經驗,讓你避免踩坑呢?

這種毒雞湯的論點出發就是乙個對立點,估計就是為了挑起對立和博眼球吧。

很多時候,父母的眼界和見識確實不如我們年輕人,但是別忘了,他們有幾十年總結的經驗和教訓,他們是你的父母,會無條件愛你的人,他們會毫無保留的告訴你他們所知道的一切,他們願意做一切為了你好的事情。

希望大家看到之後,能在自己心裡有個成熟的想法!

謝謝大家,理性討論,拒絕罵街!喜歡的話,點贊關注,謝謝!

13樓:網友

肯定都是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一般來講,考上大學以後,就有比較好的資格來選擇職業了,只要選對了職業,並且勤奮努力,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的,少數人,也有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實現不了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的目標。那麼,聽父母安排,一般來講,也未必就不好,有時還會很好,這是因為父母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老馬識途,對社會有深刻的認識,在認知上不會好高騖遠,不會盲目自信,會腳踏實地的按社會規律辦事,所以對子女生活的安排,都是符合實際的。聽從父母的安排,也許守舊,也許穩妥,也許有利於今後的發展,也許比你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要好,這都不一定,但不管怎樣說,選擇職業和生活都必須符合社會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和條件,實現了二者的統一,才是自己的最佳選擇!

14樓:網友

你好,作為子女,是不是想按照父母的安排?還是想按自己的生活,這要看自己的能力,因為畢竟你也要成家立業,所以說不能事事都聽從父母的安排,當然父母安排的對我們一定要聽要聽父母的意見和建議,所以說自己的生活還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15樓:結局成王當

當然是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啊。

父母的安排是他們以為的好的,但不一定是我喜歡的。加上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觀念有一些差別。可即使我喜歡的生活不盡如意我也會很開心,可如果讓我服從安排過著不喜歡的生活,那生活帶到底有什麼意思呢。

還有父母的安排就一定要聽從嗎?我是乙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喜好,為什麼要去聽從父母的安排呢?我不聽從父母的安排不代表我不孝順父母。

合格的父母應該尊重並且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人生在世,就這短短幾十年,你的父母已經走過大半,但是你不一樣,為什麼不按自己的想法走呢?

16樓:網友

作為子女肯定要按自己的想法生活。

其實現在我為人父母,我會認為自己想的什麼是對孩子好的,什麼是對孩子多想的,都為他的未來來添磚加瓦的。但事實孩子想的和我們想的不一樣。也可能他近期想的不太一樣,以後會認為我們說的是對的,但是他們現在也不會聽我們的。

因為他不是乙個傀儡。他是乙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行動力的社會人。

如果他的生活歷程中會經歷極端困苦,那麼就讓他自己經歷之後再明白一些道理吧。不知道疼永遠是不會有長進的。不碰壁永遠不知道哪些路是不能走的,哪些路是可以走的。

還有一句話說,莫為子孫做牛馬。

希望能關注,希望能幫到你。

您認為家庭教育的難點是什麼,你認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遇到的困難有 1 如何處理家長與孩子的關係?2 在家庭中如何解決權威與民主的關係?3 與孩子沒有共同語言。4 怎樣避免社會的負面影響。5 孩子沒有夥伴。6 老師不喜歡我的孩子。7 孩子學習不刻苦。讓孩子積極主動的學習 父母意見不統一,互相干預 你認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

家庭教育怎樣培養孩子的謙讓精神,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在生活中孩子的語言和行為是相當真實的。根據孩子的語言和行為進行隨機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對於孩子的謙讓言行可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給予幫助的孩子體會到幫助別人分享與謙讓的快樂。平時要注意抓住每個教育時機,適時進行教育誘導。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1 心平氣和的力量 面對孩子的成長,一定要永遠保持心平...

羅翔老師談家庭教育問題,你覺得將來你會怎樣教育你的孩子

同時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儘量不要打和罵,除非萬不得已的時候,跟孩子還是要好好說話,讓他明白道理,而不是隻是一味的打和罵他,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當然,教育孩子家庭十分關鍵,因為孩子在上學前幾乎都是家裡教育,所以最能體現孩子出去和別人交談的素質,就是做父母的應該培養孩子的一個方面之一,首先父母就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