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有法律是不是就不需要道德》為題的報告

2025-02-23 16:30:09 字數 1626 閱讀 9281

1樓:網友

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繫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係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

其中,第一類道德通常上公升為法律,通過制裁或獎勵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類道德是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轉化為法律,否則就會混淆法律與道德,結果是「法將不法,德將不德」。〔15〕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乙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

因為法律作為一種國家評價,對於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有乙個統一的標準;而法律所包含的評價標準與大多數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實施對社會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準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

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

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範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絡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思想道德為法律提供什麼

2樓:律臨侯穎

法律分析:思想道德為法律的制定、發展和完善提供價值準則。思想道德與法律的關係:

思想道德與法律既屬於不同的學科領域,有著各自不同的研究物件和領域,但也存在著相互關聯的地方,他們在個體思想道德素質結構層次上融為一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為思想道德提供什麼

3樓:劉興龍

法律分析:思想道德與法律的關係:思想道德與法滑悉律既屬於不同的學科領域,有著各自不同的研究物件和領域,但也存在著相互關聯的地方,他們在個體思想道德素質結構層次上融侍讓液為一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老物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道德與法治》中提到哪些法律法規

4樓:

道德與法治》中提到哪些法律法規。

1. 法律是治理國老信家的重器,為我們的成長提供文明有序、和諧自由的空間。2. 法律 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廳含敏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扮枝約束力。(特徵)3.

在法治社會里,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您好,自行協商更改協議後具有法律效應,不需要去加蓋相關部門公章麼?之前離婚協議民政局長條的公章

得看是什麼協議,其實協議就是合同的另一種說法,如果合同雙方都是平等民事主體,又非特殊的比如有關婚姻 繼承等涉及人身關係的,普通合同,不需要相關部門蓋章,只要合同雙方是平等自願協商一致,一經雙方協商好並達到雙方約定的條件就產生法律效力,約束合同雙方 民政局離婚協議書需要蓋民政局公章嗎?離婚協議書是指即...

異地情侶之間是不是不需要天天聊天

這個我比較有發言權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天天聊天,對方想找你就會找你聊天的。如果不想聊回覆都不會。都說異地戀很痛苦,也很難堅持到最後,所以順其自然吧,別太把精力和情感投入進去,不然會自己焦慮和傷心痛苦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永遠也不是,時間會給你答案。你好 異地戀需要天天聊天的。因為,...

報名「三支一扶」是不是不需要考試只需要面試

我去,做特崗教師需要考教師資格證,其他的應該不用 三支一扶考試有面試麼?三支一扶是公共基礎知識,有面試,而且面試是採用結構化面試的方式進行。根據每個地區省份不同,可能考試科目會有所不同,所以小夥伴們要看考試公告來哦,就貴州而言18年19年考的科目都是公共基礎知識哦 每個省份不一樣,江西三支一扶沒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