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認識和應用負數比西方早多少年

2025-02-23 22:15:18 字數 2671 閱讀 5459

1樓:網友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數學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這部著作的成書年代,根據現在的考證,至遲在西元前1世紀,但其中的數學內容,有些也可以追溯到周代.《九章算術》採用問題集的形式,全書246個問題,分成方田、粟公尺、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章,其中所含的數學成就是十分豐富的.

引進和使用負數是《九章算術》的一項突出的員獻.在《九章算術》的「方程術」中,當用遍乘直除演算法消元(即用加減消無法解一次方程組)時,可能出現減數大於被減數的情形,為此,就需要引進負數.《九章算術》在方程章中提出了組下的「正負術」:

同名掃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

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員之.

這實際上就是正負數和零的加減運演算法則.「同名」、「異名」分別指同號、異號;「相益」、「相除」分別指兩數的絕對值相加、相減.

前四句說的是正數、負數和零的減法法則,翻譯成現在的語言,就是:同號兩數相減,將絕對值相減(得到差的絕對值);異號兩數相減,將絕對值相加(得到差的絕對值);零減去正數得到(與它相反的)員數,零減去負數得到(與它相反的)正數.

後四句說的就是正數、負數和零的加法法則,你能把它翻譯成現在的語言嗎?

不難看出,這與我們所學的有理數加減法法則是完全一致的.

九章算術》以後,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對負數的出現就作了很自然的解釋:「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並主張在籌算中用紅籌代表正數,黑籌代表負數.

在國外,負數的出現和使用要比我國遲好幾百年,直到7世紀時印度數學家才開始使用負數.而在歐洲,直到16世紀韋達(,1540~1603)的著作還拒絕使用負數。

2樓:

這種問題即使有答案也沒有意義,不覺得可悲和可笑嗎?

中國是最早應用負數的國家,比西方早幾年

3樓:網友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應用負數的國家,比西方早(一千多 )年。

負數最早記載於中國的《九章算術》(成書於公元一世紀)中,比國外早一千多年,負數在國外直到十七世紀荷蘭人日拉爾(1629年)才首先認識和使用負數解決幾何問題。

據史料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了正負數的概念,掌握了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人們計算的時候用一些小竹棍擺出各種數字來進行計算。比如,356擺成|||3056擺成等等。

這些小竹棍叫做「算籌」算籌也可以用骨頭和象牙來製作。 我國三國時期的學者劉徽在建立負數的概念上有重大貢獻。劉徽首先給出了正負數的定義,他說:

今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意思是說,在計算過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要用正數和負數來區分它們。 劉徽第一次給出了正負區分正負數的方法。

他說:「正算赤,負算黑;否則以邪正為異」意思是說,用紅色的小棍擺出的數表示正數,用黑色的小棍擺出的數表示負數;也可以用斜擺的小棍表示負數,用正擺的小棍表示正數。 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成書於公元一世紀)中,最早提出了正負數加減法的法則:

正負數曰: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這裡的「名」就是「號」,「除」就是「減」,「相益」、「相除」就是兩數的絕對值「相加」、「相減」,「無」就是「零」。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正負數的加減法則是:同符號兩數相減,等於其絕對值相減,異號兩數相減,等於其絕對值相加。

零減正數得負數,零減負數得正數。異號兩數相加,等於其絕對值相減,同號兩數相加,等於其絕對值相加。零加正數等於正數,零加負數等於負數。

這段關於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的敘述是完全正確的,與現在的法則完全一致!負數的引入是我國數學家傑出的貢獻之一。

在印度,數學家婆羅摩笈多於西元628年才認識負數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而在歐洲14世紀最有成就的法國數學家丘凱把負數說成是荒謬的數。直到十七世紀荷蘭人日拉爾(1629年)才首先認識和使用負數解決幾何問題。

總之在世紀,歐洲人雖然接觸了負數,但對負數的接受的進展是緩慢的。

我國是最早認識負數,並進行相關運算的國家

4樓:雲深見鹿穎

正確。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了正負數的概念,掌握了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著名的《九章算術》中有記載。

負數是數學術語,比0小的數叫作負數雀鬧檔,負數與正數表示意義相反的量。負數用負號。「-和乙個正數標記,如2,代表的就是2的相彎餘反數。

於是,任頃亂何正數前加上負號變成了負數。乙個負數是其絕對值的相反數。

在數軸線上,負數都在0的左側,在算籌中規定"正算赤,負算黑",就是用紅色算籌表示正數,黑色的表示負數。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中國是最早認識和使用負數的國家嗎

5樓:五筆老人

中國最早在《九章算術》中就引入了負數的概念和正負數加減法的運演算法則。在某些問題中,以賣出的數目為正(因是收入),**的數目為負(因是付款);餘錢為正,不足錢為負。在關於糧谷計算中,則以加進去的為正,減掉的為負。

6樓:波羅密

早在二千多年以前,中國人就認識和使用負數。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應用負數的國家比西方早幾年

7樓:愈柏褚博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雹殲和應用負數的國家,比西方早(一千多。

年。負數最早記載於中源梁衝國的《九章算術》(成書於公元一世紀)中,比國外早一千多年,負數在國外直到十七世紀荷蘭人日拉爾(1629年)才首先認渣塵識和使用負數解決幾何問題。

中國是最早認識和使用負數的國家嗎

是的。據史料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正負數的概念,掌握了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人們計算的時候用一些小竹棍擺出各種數字來進行計算。比如,356擺成 3056擺成等等。這些小竹棍叫做 算籌 算籌也可以用骨頭和象牙來製作。中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專著 九章算術 成書於公元一世紀 中,最早提出了正負數加減法...

為什麼西方油畫比中國畫貴些,為什麼中國山水畫拍賣價格遠遠低於西方油畫

並非絕對喲,你的問題應該是偽命題呢,不過現在確實有些時候是這樣的,其原因我想應該有受眾群以及藝術品收藏市場等關係的影響,受眾群方面欣賞接受油畫者不少,收藏市場也相對成熟,而中國畫的受眾群除中國人以外也就是受漢文化影響的日韓等昔日等國,隨著中國各方面的發展,文化影響也在逐漸擴大,會欣賞中國畫的人也會越...

近代中國對東西方的認識有什麼不同

近代中國人對西方文明的態度經歷了由鄙視到接受 由盲目排外到文明排外的變化,說明近代社會觀念不斷走向科學 包容。古代的中國是封閉的,不接受東西方發思想,而近代中國是敞開的,自動學習變革的思想和新科技。清末時期中國認為東方 上國,認為西方是蠻夷,但是後期經過了各個戰爭之後,中國才發現西方科技的強大。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