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包含了什麼哲理?

2025-02-23 23:15:20 字數 1264 閱讀 6282

1樓:塵心之素

在山地地區,植物在垂直分佈上的差異性是與山地氣候要素一一氣溫和降水的垂直變異分不開的。所以山地地區的氣候就表現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所以季節的出現也較陸地晚這裡就提出了乙個問題:

大林寺的桃花在季節上為什麼比山下要開得遲?從氣象的角度來解釋,答案只有乙個,這就是「受了氣溫垂直差異的影響。也就是說,大林寺桃花之所以開得遲,原因是由於這裡是「山地氣候」 的緣故。

常識告訴我們,在山地地區,氣溫是隨著地勢的高度的上公升而相應遞減的。一般說, 高度每公升高100公尺,氣溫就下降。當山地垂直起伏到幾幹公尺時,氣溫的垂直差異就更為明顯。

加上植物對氣溫的適應能力不同,這樣,處於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觀必然就會出現差異。廬山海拔高度約1400公尺,山頂氣溫比山麓平川地區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於今日廬山「花徑風景區」,比山下平原高出1100餘公尺,氣溫較山下的九江市一帶低6~7℃;加以廬山地處長江與郡陽湖之間,江湖水汽鬱結,雲霧瀰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氣溫降低,春天當然就來得遲了。

2樓:松林小樹洞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在於它們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其實這種特殊的矛盾規定了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詩句深刻地說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如果離開了對於矛盾特殊性的具體分析,人們就無法區分事物,也就更談不上正確地認識事物。

大林寺桃花中包含著怎樣的哲理?

3樓:驕學相長

哲理如下:

人間四月芳菲盡」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遺憾,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衝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

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培緩」 是在對陪飢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蘆中返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作品簡介與賞析。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

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現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

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立意新穎,構思巧妙,趣味橫生,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有誰知道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的 《大林寺桃花》 全詩

大林寺桃花 ren jian si yue fang fei jin 人 間 四 月 芳 菲 盡,shan si tao hua shi sheng kai山 寺 桃 花 始 盛 開。chang hen chun gui wu mi chu長 恨 春 歸 無 覓 處,bu zhi zhuan ru ...

卞之琳的《魚化石》包含了怎樣的哲理意義

首先糾正一下,是艾青的 魚化石 艾青詩歌在藝術上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善於把象徵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辯結合起來,抒發對生活對生命對人生的真知灼見。具體到本詩則是用哲理性的詩句統領全篇,使象徵性更加明朗 同時又用富於啟示性和暗示性的生動意象和鮮明形象,拓展讀者的思維空間,引導人們探索生命的意義 人生的真諦...

十二色大地桃花潭裡麵包含了什麼顏色的眼影

這個就是一些橘色系的和粉色系的,而且裡面還有一些大地色系的,所以裡面顏色還是比較多的。美容化妝在生活 工作中有什麼作用?可以給人一種很精神的感覺,也使自己變得出眾一些!在適當的場合化化妝是對他人的一種尊敬!美容化妝是在日常的社會活動中,以化妝品和藝術手法描繪自己,一達到振奮精神和尊重他人的目的。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