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哪裡觀滄海,觀滄海是在哪裡的滄海?

2025-03-19 00:25:16 字數 1168 閱讀 6248

1樓:匿名使用者

到掘鄭觀滄鄭基海判叢頌找。

觀滄海是在**的滄海?

2樓:金果

碣石山,在現在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碣石山。

滄海」又作東海的別稱。本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滄海」指東海。《初學記》六解釋道:

按東海之別有澥,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這裡說的東海泛指我國東部海域,與今天特指浙江以東的海域「東海」不同。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徵烏桓時所作。西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原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麼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執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觀滄海的意思

3樓:休閒娛樂

觀滄海的意思就是**滄海。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曹操集》,《觀滄海》是後人根據第一句話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原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臘轎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尚和袁熙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檔返。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詩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

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水何澹澹,山行局飢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是實寫眼前的景觀,神奇而又壯觀。

觀滄海賞析,觀滄海賞析 50字

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 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託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出自 觀滄海 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原文 觀滄海...

觀滄海是什麼題材,《觀滄海》是什麼體裁?

觀滄海 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 樂府 詩。作者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

觀滄海的詩意,觀滄海的詩意是什麼?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 澹澹 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絕頃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 雖然已到秋風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