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齒寒的成語故事,唇亡齒寒成語故事

2025-03-21 15:50:12 字數 1166 閱讀 5973

唇亡齒寒成語故事

1樓:金果

唇亡齒寒出自《左傳·僖公五年》中晉獻公向虞國借路伐虢,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虞君說,虞虢兩國像嘴唇和牙齒之間的關係,唇亡則齒寒,但虞君未聽勸告最終也為晉所滅。

唇亡齒寒的故事是晉獻公又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虞國一定跟著亡國。對晉國不可啟發它的野心,對入侵之敵不可漫不經心。

一次借路已經是過分,豈能有第二次呢?俗話所說的'面頰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丟了牙齒就受涼',那就是說的虞、虢兩國的關係。"

虞公不聽,答應了晉國使者。宮之奇帶領他的家族出走,說:"虞國過不了年終大祭了,就在這一次假道之行,晉國不用再出兵了。"

這年冬天,晉國滅掉了虢國。軍隊回來,住在虞國的館首者絕舍嫌薯,就乘其不備進攻虞國,滅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唇亡齒寒的成語故事及出處

2樓:金色盛典歷史

成語唇亡齒寒出處:

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五年》。

春秋時,晉國的近鄰有虢、虞兩個告者罩小國。晉國想併吞這兩個小國,計劃先打虢國。但是晉軍要開往虢國,必先經過庚國,如果虞國出兵阻攔,甚至和琥嫌遊國聯合抗晉,晉國雖強,也將難以得逞。

晉國大夫荀息向國君晉獻公建議:「我們用屈地產的名馬和垂棘出的美玉,作為禮物,送給虞國,要求借路讓我軍通過,估計虜公一定會同意的。」晉獻公說:

這名馬和美玉是我們晉國的兩樣寶物,怎可隨便送人!」荀息笑道:「只要大事成功,寶物暫時送給虞公,還不是等於放在&己家裡!

晉獻公明白這是荀息的計策,便派他帶著名馬和美玉去見處公。

處國大夫宮之奇知道了荀息的來意,便勸虞公千萬不要答應晉軍「借路」的'要求,說道:*虢虞兩國,一表一里,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如果虢國滅亡,我們虞國也就要保不住了!」

可惜目光短淺、貪財無義的虞公,竟不聽宮之奇的良言忠告,反而相信了晉國的陰謀欺騙,不但答應「借路」,而且願意出兵幫助晉軍,一同去打虢國。宮之奇預料祖圍將亡,無法挽襪鬧救,只得帶著家小,趁早逃到曹國去了。

這樣,晉獻公就在虞公的「悚慨幫助」下,輕而易舉地把虢國滅亡了。晉軍得勝回來,駐紮在虞國,說要整頓人馬,暫住乙個時期,庚公還是毫無戒備。不久,晉軍發動突然襲擊,一下子就把虞國也滅亡了。

虞公被伴,屈地產的名馬和垂棘出的美玉,仍然回到了晉獻公的手裡。

成語脣亡齒寒的啟示,成語脣亡齒寒的典故

脣亡齒寒的歷史故事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 輔車相依,脣亡齒寒 者,其虞 虢之謂也。公曰 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 大伯 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 虢叔,王季之穆也 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

脣亡齒寒的故事,脣亡齒寒故事概括

脣亡齒寒有什麼故事呢?脣亡齒寒故事概括 5 脣亡齒寒 晉獻公又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說 虢國是虞國的外圍,虢國滅亡,虞國一定跟著亡國。對晉國不可啟發它的野心,對入侵之敵不可漫不經心。一次借路已經是過分,豈能有第二次呢?俗話所說的 車子和車版互相依傍,嘴脣丟了牙齒就受涼 那就是說的虞 虢兩...

成語脣亡齒寒意思是什麼,成語脣亡齒寒的意思

脣亡齒寒 ch n w ng ch h n 基本釋義 嘴脣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出 處 左傳 僖公五年 諺所謂輔車相依 脣亡齒寒者 共虞 虢之謂也。例 句我們兩廠關係密切,我們哪能不幫你們渡過難關?釋義 嘴脣沒有了,牙齒就會覺得冷,比喻關係密切,利害相關。1 語法 緊縮式 作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