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最初又是誰定下來的

2025-03-21 19:55:19 字數 3988 閱讀 6687

1樓:啄b木w鳥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

兩千多種格式(按欽定詞譜)。詞的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稿敬悶。如《菩薩蠻》、《西江月》、《風入松》、《蝶戀鍵彎花》等。

這些有的來自於民間,有的來自於宮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

最早一首詞的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叫《憶秦娥》,又叫。

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因為白居易的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

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又叫《憶江南》。《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由於。

蘇軾一首《念奴嬌》的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的最。

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的題目。《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稿棚《更漏子》詠夜,《拋球樂。

詠拋球,等等。這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註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是。

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在詞牌。

下面或後面註明詞題。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沒有任何聯絡。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

代號罷了。

詞牌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

2樓:我們去看世界

詞牌名就相當於現在歌曲的曲譜。詞牌名是詞的一種制式曲調的名稱,亦即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蔽如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與聲律,決定著詞的節奏與音律。

詞牌數目,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包括少數金、元詞調),詞的內容多數已與詞牌的意義無關。從北宋。

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巨集薯啟意。至於各詞牌的出處,只有少數是可以考證的,絕大部分已無法弄清其來歷了。

產生

原來的樂府詩題(如「烏夜啼」,「長相思。

等)。唐代教坊樂曲的名稱手宴(如「浪淘沙,」「西江月」等)。

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如「臨江仙」原寫水仙,「雙雙燕」原詠燕子等)。

取別人詩句中幾字(如「醉春風」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絲管醉春風」,看花回劉禹錫《玄都觀桃花》

無人不道看花回」等)。

詞牌名是根據什麼來的啊?

3樓:雀無了悅

詞牌名及對應字數如下:

十六字令16字、搗練子27字、腔搏憶江南27字、憶王孫31字、調笑令32字、如夢令33字、相見歡36字、烏夜啼36字、長相思36字、生查子40字、點絳唇41字、浣溪沙42字、菩薩蠻44字、卜運算元44字、採桑子44字、減字木蘭花44字、謁金門45字、訴衷情45字、憶秦娥46字、清平樂46字、更漏子46字、阮郎歸47字、畫堂春、47字、桃源憶故人48字、攤破浣溪沙48字。

賀聖朝49字、太常引49字、西江月50字、南歌子52字、醉花陰52字、浪淘沙54字、鷓鴣天55字、鵲橋仙56字、虞美人56字、南鄉子56字、玉樓春56字、一斛珠57字、踏莎行58字、小重山58字、蝶戀花60字、一剪梅60字、臨江仙60字、漁家傲62字、唐多令60字。

詞牌名:詞牌是填詞用的曲調的名稱。有固定的格式和聲律,決定著詞的節奏與音律。

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中旋律和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宋後,則伍鬥祥主要是根據曲調來填詞,詞牌與詞的內容並不相關。

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節奏。這些旋律、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銷輪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

詞牌名來歷?

4樓:成大文化

分類: 文化/藝術。

解析: 所謂詞牌,就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詞牌數目,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包括少數金、元詞調).

詞的內容多數已與詞牌的意義無關。事實上,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

至於各詞牌的出處,只有少數是可以考證州襲的,絕大部分已無法弄清其來歷了。

但一般而言,詞牌的產生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

原來的樂府詩題(如"烏夜啼","長相思"等)

唐代教坊樂曲的名稱(如"浪淘沙","西江月"等)

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如"臨江仙"--原寫水仙,"雙雙燕"--原詠燕子等)

取別人詩句中幾字賀跡衫(如"醉春風"--李白"絲管醉春風","看花回"--劉禹錫"無人不道看花回"等)

取某些歷史故事(如"解連環"--出《莊子》"連環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馬等)

取本詞幾字(如"憶秦娥","佔春芳"等)

詞人自制,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們作的曲自己填上詞,再根據詞意自定;

用原有詞牌,增字數後改稱(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

根據詞的字數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

有綜合兩個詞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

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

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

用樂調(如"角招","四犯令"等)

當然,還應該注意到詞牌名的四種情況:

調同名異,也就是一調數名(其中乙個是本名,其餘皆為別名)。如"念奴嬌"是本名,"百字令"、"大江東去"、"酹江月"等皆為別名;

調異名同,也就是幾個調同名。如"菩薩蠻"又名"子夜歌",而另外還有"子夜禪腔歌"的正調,完全與之不同;

調異句同,即有些詞調字句全同,但譜入**時的腔調並不相同,不容混淆也。如"解紅"、"赤棗子"、"搗練子"三調,均為五句,兩句三字,三句七字,排列全同,而且都是平聲韻。但每句的平仄安排卻不盡相同,不能把它們視為同調;

調同句異,也就是一調數體。乙個詞牌之下,有數種不同的詞體,當然,其中有正格和別格(異體)之分。如"念奴嬌",辛稼軒的"書東流村壁"為正格,蘇東波"大江東去"則為別格。

以下流行詞譜,足資參考:

白香詞譜》[清]舒白香 收100調。

唐宋詞格律》龍榆生 收150調。

漢語詩律學·詞譜舉要》王力 收206調。

詞律》[清]萬樹 收825調,1670體。

詞譜》[清]王奕清等 收826調,2306體。

詞牌名的由來

5樓:金色盛典歷史

關於宋詞詞牌的來歷,主要有下面6種情況:來自樂曲的名稱、摘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取自原詞的題目、取自樂府、來自外域或邊地、詩人自度或自制。如《菩薩蠻》、《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

這些有的來自民間,有的來自宮廷。詞剛興起時,曲調大多來自民間。 <

關於宋詞詞牌的來歷,主要有下面6種情況:來自樂曲的名稱、摘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取自原詞的題目、取自樂府、來自外域或邊地、詩人自度或自制。

1、來自樂曲的名稱。如《菩薩蠻》、《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這些有的來自民間,有的來自宮廷。

詞剛興起時。曲調大多來自民間。唐、宋兩代,民間譜制的相當多,有些曲調為文人所愛好,因而據以填制新詞,後來就得到了廣泛流傳。

2、摘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早一首詞的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

3、取自原詞的題目。有些詞牌本來就是詞的題目。《浪淘沙》詠的是大浪淘沙,《更漏子》詠的是夜間景況。《拋球樂》詠的是拋球,《踏歌詞》詠的是舞蹈等。

4、取自樂府。漢武帝時。曾委派擅長**的李延年為「協律都尉」。

把製作樂曲規定為樂府的任務之一。此後,唐、宋兩代也都設有類似的**機構,專門整理古樂和創制新曲。這些新曲後來有不少都成了詞牌。

5、來自外域或邊地。漢唐兩代,西域和邊地的**不斷傳入內地,那些地方的某些曲調也隨之到處流行,有的就被採用為詞調。

6、詩人自度或自制。唐宋兩代,不少詞人通曉音律樂理,能自己創制詞調。例如宋代詞人柳永、周邦彥、姜夔等人,既是詞人,又是**家,他們的詞集中就有不少自制新調。

詞牌名有哪些老師,詞牌名有哪些

詞牌名包括 丁兒 八歸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臺 大有 大椿 大酺 個儂 子夜 無悶 無怨天香 不見 木笡 五拍 六醜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記 東仙 樂正樂令 樂世 長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麗 導引 尋梅 竹枝 合歡 防露 詞牌名是詞的一種制式曲調的名稱,有固定的格式與聲律,決定著...

詞牌名是什麼意思,詞牌名是什麼?

詞牌名,就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詞牌數目,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 包括少數金 元詞調 詞的內容多數已與詞牌的意義無關。事實上,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擴充套件資料 詞牌常見型別 一般性詞牌名沒有什麼歷史典故,或有,但已無從考證,或取自前人...

故人填詞時候,按照詞牌名填那麼每個詞牌名有不同的規定字數和每句的平仄還有押韻,請問他們是怎麼記

古人閒,士大夫有錢,文人雅士閒的蛋疼,常用的就那麼些,一千多個裡面有些是很冷門的。另外他們考詩詞歌賦,不考數理化英語,所以有大把時間去學習這些東西。因為古代的讀書人沒手機,除了看書沒別的,背不下來才怪 各種詞的詞牌名和規定的字數 宋詞中的押韻要注意什麼,一般有哪些規則,可以按照詞牌名的不同來舉例 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