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
1樓:張三**
1665年英國物理學家胡克發現細胞,1838年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提出細胞是一切植物的基本構造,1839年德國動物學家施旺把細胞說擴大到動物界,1858年德國病理學魏爾肖提出「所有的細胞都**於先前存在的細胞」的著名論斷,至此細胞學說完全建立。
1665年,英國科學家胡克(,1635-1703)使用誕生不久的顯微鏡觀察軟木塞切片,首次發現蜂窩狀的植物細胞。此後100多年間,許多學者對動植物細胞進行了廣泛的觀察,但對細胞的內在結構、功能及其在生物體內的地位尚不明瞭。
1838年,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1804-1881)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細胞是一切植物的基本構造;細胞不僅本身是獨立的生命,並且是植物體生命的一部分,並維繫著整個植物體的生命。
1839年,德國動物學家施旺(,1810-1882)受到施萊登的啟發,結合自身的動物細胞研究成果,把細胞說擴大到動物界,提出一切動物組織均由細胞組成,從而建立了生物學中統一的細胞學說。
1858年,德國病理學魏爾肖(,1821-1902)提出「所有的細胞都**於先前存在的細胞」的著名論斷,徹底否定了傳統的生命自然發生說的觀點。至此細胞學說才全部完成。
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有哪些啟示?
2樓:小灰馬
成功不是偶然的,細胞學說的提出與達爾文的演化論、能量守恆定律並列為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絕非巧合。歷史記住了施萊登和施旺,見證了科學巨人身上鍥而不捨的品質!
一、要有遠大的人生理想;
二、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發現問題的眼睛;
三、要有一顆思維敏捷,善思善學的頭腦;
三、要有謙虛、嚴謹,對待學問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
四、要有堅韌不拔,永不言棄的**精神;
五、要有堅定地科學信念,勇攀知識之巔的凌雲壯志;
六、要有踏踏實實,本本分分,兢兢業業的人生品格。
3樓:善解__人衣彡
科學發現是有很多科學家共同參與、共同努力的結果; 科學發現的過程離不開技術的支援; 科學發現需要理性思維和實驗的結合; 科學學說的建立過程是乙個不斷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
細胞是怎麼提出的?
4樓:漫閱科技
胡克是做實驗的大師,他自己製造了顯微鏡,「細胞」一詞也是胡克首創的。本來,胡克用這個詞來稱呼他在顯微鏡下發現的軟木片上的那些小孔,但後來人們發現,這些小孔充滿複雜的液體,是生命組織的基本成分,因此便把它們稱作「細胞」了。
細胞中兩大生理過程
5樓:松柳賽竹
a、圖1為轉錄過程,該過程需rna聚合酶催化,所需原料為核糖核苷酸,不含脫氧旁桐核鄭橋糖,a錯誤;
b、根據trna的移動方向可知,圖2中④在②上向右移動;trna具有專一性,一種③只能運轉1種氨基酸,b錯誤;
c、圖1為轉錄過程,其鹼基配對方式為a-u、t-a、c-g、g-c,圖2為翻譯過程,其鹼基配對喊啟猛方式為a-u、u-a、c-g、g-c,c正確;
d、根據密碼子的簡併性等原因,圖1中①發生突變,則圖2中③攜帶的氨基酸不一定改變,d錯誤.
故選:c.
人細胞內發生的過程
6樓:吳立公冶如意
1)圖中①是dna分子複製過程,②是轉錄過程,③是翻譯過程. (2)圖中涉及的遺傳資訊的流向是:dna流向dna,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圖示為: (3)翻譯過程中trna能特異性識別mrna上密碼子,一種氨基酸可以有多轎禪種密碼子編碼,這是密碼子的簡併性. (4)由題意知,α鏈是mrna,其中g+u=54%,g=29%,u=25%,α的模板鏈中的g=19%,α鏈中的c=19%,所以α鏈中的a=27%,a+u=52%,mrna中的a+u的比值與雙鏈dna中的a+t的比值相等,為52%,雙鏈dna中a=t=52%÷2=26%. 5)由於基因突變具有低頻性,由題幹中異亮氨酸和蘇氨酸的密碼子可知,基因突變後密碼子最可能由auu→acu、auc→acc或aua→aca,即密碼子中的u→c,因此基因中可能是a∥t鹼基對替換為c∥g鹼基對或者t∥a鹼基對替換成g∥c鹼基對. (6)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線粒體、純帆稿葉綠體中,做孝②轉錄的產物rna可以直接進入核糖體同時進行③翻譯過程. (7)人的白化症狀是由於基因異常導致翻譯過程不能產生酪氨酸酶引起的,這說明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細胞代謝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故答案為:
1)dna的複製、轉錄、翻譯 (2) (3)trna 簡併性 (4)26% (5)a∥t鹼基對替換為c∥g鹼基對(t∥a鹼基對替換成g∥c鹼基對) (6)線粒體 葉綠體 (7)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細胞代謝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的主要考點,簡述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及主要內容,並說明為什麼說細
主要有兩個考點 一,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 虎克 顯微鏡觀察植物木栓組織,發現並命名了細胞施萊登 研究植物的生長髮育,得出植物是細胞組成的。施旺 研究脊椎動物,得出動物是細胞組成的。魏爾肖 細胞通過 產生新細胞,修正細胞學說二,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1 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
細胞學說的內容是什麼,細胞學說的內容是?
細胞學說是1838 1839年間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 schleiden 和動物學家 施旺 schwann 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較完善。它是關於生物有機體組成的學說,主要內容有 細胞是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單細胞發育而來,即生物是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組成 所有細胞在結構和組成上基本相似 新細...
細胞學說建立的意義是,細胞學說的地位和意義為什麼如此重要
標誌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細胞水平。細胞學說論證了整個生物界在結構上的統一性,以及在進化上的共同起源。這一學說的建立地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併為辯證唯物論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學依據。恩格斯曾把細胞學說譽為19世紀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施萊登和施旺的細胞學說為19世紀細胞的研究指出了方向。然而,他們雖然正確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