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感受5 60,九一八事變感受

2025-03-28 04:30:21 字數 2532 閱讀 7347

九一八事變感受

1樓:沉落梧桐幾時別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這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和損失,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血鑑。今天,面對第79個「九一八」,勿忘國恥,我們思考的應當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國恥當思國運。走進瀋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讓人深思再三的莫過於「國運」二字。從高聳的殘歷碑到蜿蜒的展廳,如同是用一串串「難」字勾畫出的國難圖,國家的災難、民族的苦難、抗爭的磨難……撫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

當苦日子離去的時間越久遠,當富日子光臨的越急匆,我們心繫國家、民族的命運,如何才能讓國恥一去不復返?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國家與民族的興衰成敗,需要全國人民的人心支撐,而要把十三億漏亂辯人的力量凝集起來,惟有堅持陪餘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其二,勿忘國恥當思發展。77年前,我國經濟落後也是造成國門洞開、生靈塗炭的乙個返缺重要原因。看昨天知國恥,看今天想國興,看明天盼國強。

只有致力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強食」,我們必須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以科學發展來大踏步地向前追趕。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仍是乙個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我國經濟總體規模雖然比較大,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排在世界100位之後。

面對現實,倍感發展之急迫,不思發展就如同當年的不抵抗,有發展才談得上民族尊嚴,才能在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中,使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國恥當思憂患。古往今來,我們的民族不乏「憂論」:憂國憂民、居安思危、先憂後樂、進亦憂退亦憂,等等。

憂,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然而,這個道理,似乎沒有「直奔主題」,沒有「坐落」到目的上——憂患是為了圖強,而圖強又必須先進。

如今,我國人民先進意識大大增強,國家也正在欣欣向榮地強大起來。這是個大醒、大幸。然而,世界風雲變幻,「落後就要捱打」還將是乙個長久而嚴酷的現實。

因此,面對77年後的「九一八」,正如**領導同志指出,「居安思危」應成為我們須臾不可忘卻的憂患意識。

史路迢迢,多有一鑑:「兢兢以強,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奮發圖強」。惟有人人不怠,才有舉國不怠;惟有舉國不怠,我們民族才能長盛不衰,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2樓:手機使用者

勿忘國恥,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沒有人敢侵絡。

九一八事變感想150字

3樓:千代伊夢

,「九一八」事變快過去7年,侵華日軍的罪惡卻不能伴隨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中華民族的心靈創傷永遠不能夠撫平!中華兒女要永遠記得:國仇家恨;不得不報;勿忘歷史;勿忘屈辱。

勿忘國恥並不是製造新的民族仇恨。只有經濟發展,國力增強,我們才能永遠矗立於世界民族之首,才能不重蹈遭受別人欺侮的覆轍。

可是,記住了又能怎麼樣?筆者以為,不僅僅是記住,每一箇中國人要的是從自己做起,你為這個國家和民族做了些什麼?

還打算怎麼做?你最起碼是乙個愛國者,然後,你是乙個建設者。愛你的國家,愛你的民族,為她添磚加瓦。

國家統一強大,民族團結興旺,看天下誰能敵? 「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牢記國恥日,增強國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意識,自強不息精神,積極地投身到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中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鬥終身。

不可否認,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但是如果每乙個人都記住戰爭時代的慘痛,我們會更好的維持和平,共謀發展。而「九一八事變」就是這樣一段值得我們深思和銘記的歷史。

把國恥銘記在心,化恥辱為動力,相信有了我們這一代人對民族恥辱的牢記,定會讓我們的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顛,讓我們的民族不再有第二個「國恥日」,讓我們的民族傲視群雄,永不受外人欺凌。

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牢記國恥日,絕非以宣洩仇恨為目的,而是要增強國人的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激流勇進。

國恥永不忘,民族當自強。

九一八事變的經過(50字)

4樓:網友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制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中國東北的戰爭。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公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後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同學您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采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

祝您在新的一年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誰能告訴我關於九一八事變的觀後感丫~!~謝謝合作!~!~

5樓:匿名使用者

其它的我們可以幫你搞乙個,但這的。是中國人就自己寫!!!

七七事變和九一八事件的起因50字

6樓:網友

九一八:中國區域性抗戰得開始,日本侵華的全面。

七七事變:;盧溝橋事件是日帝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開始;中華人民在統一戰線旗幟下,發起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戰。

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資料

九 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 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九 一八事變 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

九一八事變簡介,九一八事變簡介80字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受蔣介石之命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1933年1月1日,榆關抗戰爆發。同年1月3日,山海關失守。1933年2月21日,熱河抗戰爆發。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引咎辭職,出國考察。九一八事變 爆發,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

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在哪,九一八事變爆發的地點是在哪?

在北平,1931年9月18日那天,在北平養病的張學良參加完英國公使館的宴會後,又趕赴前門中和戲院 梅蘭芳演出的 宇宙鋒 九一八 事變當晚,張學良因招待宋哲元等將領,攜夫人于鳳至及趙四小姐去前門外中和戲院 梅蘭芳先生的 宇宙鋒 觀劇中途,張聞侍衛副官長譚海來報事變,即起身返回醫院。據當時財政部冀察晉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