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與別董大有什麼不同之處

2025-03-29 09:00:29 字數 1300 閱讀 2378

1樓:匿名使用者

別董大:勸慰情。

送元二使安西:留戀之情。

《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2樓:匿名使用者

共同點:都是送別詩不同點:《別董大》重在與好友分別時鼓勵朋友,《送元二使安西》重在抒發對好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3樓:網友

相同點:都表達了詩人的依依不捨之情。

不同點:別董大》表達了作者對朋友深深的關懷和安慰。

送元二使安西》表達了作者對朋友深深的依戀和不忍分離的感情。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鬱積噴薄而出,如何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

又如何能詩詞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淳厚動人的詩情!

5樓:烏惜文

相同點都是送別詩,別董大表達的是與朋友分別時對朋友的鼓勵,而所有而安欣是對好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別董大與元二使安西**現要送別人物的資料

6樓:課堂實錄

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董庭蘭(約695-765):盛唐開元、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隴西人。

董庭蘭早年曾從鳳州(今陝西境內)參軍陳懷古學得當時流行的「沈家聲、祝家聲」,並把其擅長的《胡笳》整理為琴譜,董庭蘭後來的聲望已超過了沈祝兩家,百年後,元稹在詩中仍讚道:「哀笳慢指董家本,」今存的《大胡笳》、《小胡笳》兩曲,相傳就是他的作品,另有《神奇秘譜中》收有他作的《頤真》一曲,據說此曲是他隱居山林,過著「寡慾養心,靜息養真」的道家生活的反映。

董庭蘭在唐代享有很高的聲譽,如高適的《別董大》就寫道:「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當時眾多的詩人都與他有交往,並在詩中描寫了他的琴藝,最為著名的就是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聲》,詩中對他的出色琴技進行的詳盡生動的描述。

董庭蘭編寫的譜集,當時的善贊大夫李翱為之作序。

董庭蘭一生清貧,高適曾在詩中說他:「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薛易簡也說:

庭蘭不事王侯,散發林壑者六十載」在他六十歲以前,幾乎都是在其家鄉隴西山村中渡過的。天寶末年,,應宰相房琯之請,在其門下當過清客。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唐代人名,詩人王維的好友。

元年二年。漢王充《論衡‧恢國》:「孝明天崩,今上嗣位,元二之間,嘉德流佈,三年零陵生芝草五本,四年甘露降五縣,五年芝復生,六年黃龍現。

大小凡八。」

送元二使安西 古詩,送元二使安西的古詩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1 註釋 2 使 到某地 出使。3 安西 指唐代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附近。4 渭城 故址秦時咸陽城,漢代改稱渭城 漢書 地理志 位於渭水北岸,唐時屬京兆府咸陽縣轄區,陝...

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本文兩首詩所描寫的情景和表現的情感有什麼不

相同 都是從描寫自然景物入手 不同 一黯然神傷,一樂觀豪邁耳!別董大 從 黃雲 白日 北風 雁 雪 這些景物給人的感覺是 淒涼 從 莫愁 天下誰人不識君 表達勸慰 激勵 送元二使安西 詩中描寫的景物 雨 客舍 柳,這些景物給人的感覺是 清新 作者表達的情感 與朋友依依不捨。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

這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安西,是唐 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 今新疆庫車 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 不見...